逃跑的藝術:這種昆蟲的逃跑方式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一個很現實的話題,物種要想生存下去,除了一些供給存活、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之外,躲避天敵、規避危險則是另一個很關鍵的因素。羚羊跑的更快,是為了不叫獵豹追到,並且要比跑的非常快的獵豹更快才能生存下去;鳳蝶幼蟲擬態成蛇 外形,也是為了規避一些潛在的危險……


逃跑的藝術:這種昆蟲的逃跑方式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

擬態昆蟲幼蟲

白蟻,作為一種廣泛分佈的社會性(社會性生物:最為明顯的一點就是群居生活,比如人類)昆蟲,不同於以上說的那些單個生物,它們的逃跑註定要顯得比較有群體性,這樣才能高效且迅速的逃離危險的境地。

此次介紹的是低等白蟻——臺灣乳白蟻(Como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的工蟻和兵蟻是如何高效的逃離危險的,該項逃跑行為已經被研究並發表成SCI期刊論文,感興趣的可以自行查看(論文標題在最下方)。

在介紹白蟻的逃跑行為之前,先簡單的介紹一下白蟻這種生物。

白蟻介紹

白蟻作為一類分佈廣泛的社會性昆蟲,其多在地下或者樹中等黑暗環境下活動。白蟻根據特點可以分成高等白蟻和低等白蟻,低等白蟻多以木材或者含有木質纖維素的物品為食,高等白蟻通過收集木材或者含有木質纖維素的物品,培養菌圃,並以菌圃中的菌絲或者代謝產物為食,總之,白蟻是能夠高效分解木質纖維素的一類最有效和最豐富的生物。

臺灣乳白蟻,也被稱之為家白蟻,是房屋建築、橋樑、大壩、街道綠化樹木上為害最嚴重的一種土、木兩棲白蟻,其喜歡在古樹名木及行道樹內築巢,使之生長衰弱,甚至枯死。此外,其也是一類有效分解死樹、促進生物循環的重要生物,而對於白蟻是不是害蟲一說,各有爭論,此處暫且不提。


逃跑的藝術:這種昆蟲的逃跑方式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

白蟻群體活動


逃跑的藝術:這種昆蟲的逃跑方式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

白蟻兵蟻形態


此篇文章著重要講的是家白蟻在面對危險時的反應和決策。

研究內容

該項研究中,將試驗的臺灣乳白蟻工蟻及兵蟻放置在一個圓形的培養皿中,當人為給這些試驗的臺灣乳白蟻工蟻及兵蟻一定的刺激後(即造成騷亂,讓家白蟻察覺到有危險),

大多數工蟻緊隨其後並沿著培養皿的皿壁逃跑,從而形成了單向逃逸流,即大部分工蟻有序的朝著一個方向逃跑。而與工蟻相比,兵蟻有的在逃跑的序列中,但大多數是在逃跑序列外圍,但基本上都是在起到維持秩序的作用,而且根據工蟻逃跑序列的進程和情況,兵蟻會在序列內外移動,控制逃跑序列的有序進行。


感悟

該項研究簡單但卻有趣,向我們揭示了家白蟻這麼一種社會性昆蟲在面對危險時,那有序且快速的逃跑行為。要知道白蟻都是以巢為單位,進行一系列的生活活動,而一個巢白蟻的數量從十幾萬只到幾百萬只不等,甚至還有更多,所以在面對危險的時候,一旦不能高效且有序的逃離,則會造成大量的死亡。

與此相對應的是人類,當面對危險來臨時,踩踏事件、擁堵事件等等隨之發生,這種有別於白蟻的有序且快速逃離的方式,不但成功規避風險的效率降低,而且極易造成新一輪的大範圍死亡,相對於人類的這種無秩序的逃離危險的行為,白蟻的逃跑行為值得我們學習。

(溫馨提示:該項研究源於學術論文,但文章內容則是由本人原創編輯,請勿盜取)

參考內容:

百度百科:臺灣乳白蟻;家白蟻

Panic escape polyethism in worker and soldier Coptotermes formosanus (Isoptera: Rhinotermitidae)[J]. 中國昆蟲科學:英文版, 2016(2):305-3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