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內瑞拉坐擁石油儲量第一國,卻遠沒有沙特土豪,問題出在哪

一旦說到"土豪"兩個字,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恐怕就是沙特。

這個國家的石油讓他們的王室富得流油,各種豪擲千金的行為層出不窮,引得無數人羨慕。但是有了石油就一定會有錢嗎?其實不然。

按照最新數據,世界上石油儲量的國家是委內瑞拉,為3000億桶,比沙特要多出300億桶。坐擁如此多的資源,委內瑞拉國內的情況卻十分糟糕,根本就沒有享受到相應的好處。

委內瑞拉坐擁石油儲量第一國,卻遠沒有沙特土豪,問題出在哪

石油的油品太差,增加了開採的成本

委內瑞拉的石油大多為重油,這種油較為粘稠,分佈在很深的地層。這就意味著要開採它難度極大,需要付出的成本也極高。而沙特的石油屬於輕質原油,開採難度較小。

一個數據可以比較清楚地說明情況,在沙特,一桶油的開採成本低於10美元,而在委內瑞拉,這個數據會達到23美元。

這會有什麼影響呢?如果國際油價一直保持在高位,那麼委內瑞拉還是可以賺到錢的。但是現在石油價格在一路走低,甚至最近還跌到了負數。在這種情況下,開採石油在委內瑞拉反而會虧錢,這自然讓油氣企業沒有了開採的熱情。

委內瑞拉坐擁石油儲量第一國,卻遠沒有沙特土豪,問題出在哪

這一點從各國的石油日產量也可以看出來,沙特最高可以日產1000萬桶,而委內瑞拉只有200萬桶

不僅如此,因為石油的品質差,即使委內瑞拉將其千辛萬苦地開採出來,在國際市場上的價格也遠遠落後於沙特所產的石油,並不受歡迎。

這個問題,可不可以通過提高石油開採技術來解決呢?

委內瑞拉坐擁石油儲量第一國,卻遠沒有沙特土豪,問題出在哪

當權者的短視,讓委內瑞拉的石油開採技術停滯不前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委內瑞拉開始了一場產業國有化運動,將所有的企業都收歸國有,當然石油也不例外,但是政府的手段十分簡單粗暴:當時其國內大的石油企業都是外資企業,委內瑞拉先是規定新發現的油田都收歸國有,不允許私人開採,隨後又不斷提高外資公司的稅收,甚至強行低價收購這些公司的股份,導致外國資本紛紛外逃。

這確實在短時間內讓委內瑞拉政府可以獨佔石油外賣的利潤,但是這種破壞市場經濟規則的行為,讓外國公司再也不敢與其合作;同時國有企業的內部腐敗和效率低下,讓其石油開採技術一直停留在七十年代,開採資本也就一直居高不下。

委內瑞拉坐擁石油儲量第一國,卻遠沒有沙特土豪,問題出在哪

那麼委內瑞拉政府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嗎?真實情況是他們意識到了,那些靠選票上臺的政客也沒有能力去改變。為什麼呢?這和他們推行的福利政策有關。

其實有一段時間,委內瑞拉的國民也是其他國家人羨慕的對象,因為那時候他們的福利實在是太好了。不僅有免費的醫療,廉價的住房,還有各種補貼等等。凡是西方國家有的福利,委內瑞拉一個不差。

這樣好不好呢?短時間內,民眾是滿意的,可是如此一來,就佔據了大量的政府財政收入,也就沒有了多餘的資金來進行石油開採技術的改良。而之後的掌權者們也不敢輕易取消這些福利,因為這意味著大量選票的流失。

委內瑞拉坐擁石油儲量第一國,卻遠沒有沙特土豪,問題出在哪

民眾當然無視這種可能性,已經習慣高福利的他們,不願意放棄眼前的輕鬆生活,即使這會讓整個國家慢慢墮入崩潰的深淵。

南美國家的悲哀,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

我們經常會為墨西哥黑幫的囂張而感到震驚,為當地受苦的民眾感到悲哀,而當我們想要去細究其悲劇的根源時,就會發現這背後少不了美國的干預。同樣的,委內瑞拉之所以會陷入貧窮與動盪,和美國也脫不了干係。

從石油方面來說,委內瑞拉位處南美洲,最大的顧客就是美國,但是因為其與美國的緊張關係,所產石油很難進入美國市場;同樣的,這樣的情況也在歐洲發生。

委內瑞拉坐擁石油儲量第一國,卻遠沒有沙特土豪,問題出在哪

如此一來,委內瑞拉的石油只能賣給中國和日本,但是它與東亞的距離實在太過遙遠,這大大提升了運輸成本,讓石油出口變得更加困難,讓本來經濟就高度依賴石油的委內瑞拉舉步維艱。

加上因為美國的干涉,委內瑞拉的政治局勢十分不穩定,甚至出現了兩個總統,一個是民選總統馬杜羅,一個是被美國扶植起來的總統瓜伊多,這都讓其國內民生受到極大影響。原本作為南美洲之光的委內瑞拉,開始變得暗淡無色。

委內瑞拉坐擁石油儲量第一國,卻遠沒有沙特土豪,問題出在哪

中國有句老話,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擁有豐富資源是好事,但是也要看當地人如何去運用它,如果只是一味地靠這些資源逍遙度日,那麼好日子也不會過太久。只會追求高福利,卻不培養國家的核心競爭力,往往只能受制於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