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太累,為娃犧牲自己的時間,這種耗竭式育兒並不可取

文丨箐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父母對孩子最不好的影響,莫過於是讓孩子覺得他們的父母沒有好好的過過自己的日子。


這句話非常適合形容中國的父母,因為在中國大部分父母在有了孩子以後,基本上就失去了自我。他們會把很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孩子身上,甚至有些時候會放棄自己的所有,為的就是能夠好好的教育孩子。


媽媽太累,為娃犧牲自己的時間,這種耗竭式育兒並不可取


媽媽太累,為娃犧牲自己的時間

對於中國父母這種普遍的情況,就有人用了這樣一句話來形容:全世界沒有誰會比中國父母更辛苦,更偉大更無私。因為在中國無數的父母,他們都秉持著以孩子優先的原則,他們犧牲了所有為了就是能夠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東西,對自己卻是能將就的就將就。


著名網絡博主Papi醬曾經就在意自己的一期視頻中吐槽過,在她很小的時候,父母就經常會對她說:為了你爸爸媽媽砸鍋賣鐵也要…


相信這句話很多人都會覺得非常的耳熟,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父母就是如此。Papi醬己也說他自己明白,父母說這些話是為了表達他們對自己的愛,希望我們能夠在學習和工作上都更努力更辛苦。

但是這樣的話,如果聽多了,很多人的內心可能更多的是壓力感而不是感動。因為他們會覺得父母之所以在現在過的如此辛苦,都是因為自己。

他們甚至還會把父母這輩子的悲劇全部歸咎在自己身上,在今後的一生中都會有一種深深的負罪感

媽媽太累,為娃犧牲自己的時間,這種耗竭式育兒並不可取

在中國大部分孩子的母親為了能夠更好的照顧孩子,他們放棄了自己年輕時的夢想放棄了自己優越的工作,回到家中做起了孩子的保姆,他們不僅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還要管理孩子的學習教育。

耗竭式教育得不償失

這樣傾盡所有的教育,我們也把它叫做耗竭式教育。無論什麼時候父母和孩子其實都是一體的,如果父母承擔所有的痛苦,只是為了給孩子快樂,相信大部分孩子都不會願意接受這份快樂。

媽媽太累,為娃犧牲自己的時間,這種耗竭式育兒並不可取

更何況在這種來自於父母全身心付出的愛裡,還會有太多的控制,更多的期待,以及許多數不清處的身不由己。父母如果真的希望能夠照顧好孩子,能夠讓孩子心安理得的去得到這份快樂,享受這份愛,那麼就應該去學會自私。


在蘇茲盧拉《母親進化論》一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值得所有母親去學習:如果你的油箱滿到甚至快要溢出來的時候,即使還要去照顧別人,也會覺得自己的容身充滿了動力。也就是說,那些為了照顧孩子經常感到疲憊且勞累的母親,都是源於缺乏自我關懷。


所以無論是母親還是父親,在照顧孩子的時候,不妨先試一試滿足自身的要求,再去管理孩子:

媽媽太累,為娃犧牲自己的時間,這種耗竭式育兒並不可取


1.正視自己的需求


每個人無論是在精神還是在物質上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需求,即便是需要照顧孩子的父母。因為只有把自己的這些需求滿足了,人的內心才會強大,才會有更多的力量去愛別人。所以父母們如果真的想要照顧好自己的孩子,那麼就先學會照顧自己,等到自己的內心足夠強大,足夠富裕,再去分一些愛給孩子。

媽媽太累,為娃犧牲自己的時間,這種耗竭式育兒並不可取


2.調整自己的視角


父母在養育孩子的時候,應該擁有一種富足的視角。因為父母們只有先給自己的油箱加滿油,才能擁有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生活態度,給孩子的照顧和教育才會是高質量且有效果的。


3.形成正確的認知


無論有沒有當父母,所有人都應該有一個這樣的認知:人生在世一輩子並不能只為了孩子,因為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所以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夢想,有自己的初心,有自己的堅持。

媽媽太累,為娃犧牲自己的時間,這種耗竭式育兒並不可取


父母們要堅信只有當自己活得精彩,才能更好地影響孩子成為孩子心目中的榜樣。因為無論在什麼時候,父母和孩子都是共同成長的,父母以一個優秀的狀態去迎接人生,孩子在今後也才會像父母那樣真正的去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即便是成為了父母,人的一生中除了孩子還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的。我們不要把所有自己的努力,所有的付出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因為孩子只是人的一生中的一部分,他們並不能成為每一個父母的全部。

所謂的耗竭式教育不僅會讓父母感覺非常地疲憊,也會讓孩子倍感壓力,只有那些相對自私的父母願意關照自己的父母,才會培養出優秀且擁有精彩人生的孩子。


本文由箐媽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