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死後明朝實力猶在,為何不能像南宋一樣偏安一隅?

公元1644年崇禎皇帝在煤山(景山)上吊自盡,接著吳三桂開門放清軍入關趕走了佔領北京不到一個多月的李自成,如此拉開了清朝入主中原的序幕。

崇禎死後明朝實力猶在,為何不能像南宋一樣偏安一隅?

從清朝佔領北京到基本統一全國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這讓人搞不懂,當初區區一個山海關就能阻擋滿清鐵騎多年,就算清軍入關大明還有秦嶺淮河阻擋以及長江天塹,為何明朝不能像南宋那樣偏安一隅?

崇禎死後明朝實力猶在,為何不能像南宋一樣偏安一隅?

說到這個問題跟朱元璋多少有些關係,當初大明立國為了避免北宋當年靖康之難的滅族禍患,朱元璋將自己的兒孫分封到全國各地,到時候就算都城淪陷,皇族也不至於被一網打盡。朱元璋同志的想法是好的,卻也造成了水淺王八多的紛爭景象。

崇禎死後明朝實力猶在,為何不能像南宋一樣偏安一隅?

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上吊一了百了,卻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爛攤子。崇禎死前沒有留遺詔讓誰來繼承大統,結果那些各地的藩王誰也不服誰,南明政權存在不過27年,先後出現了福王朱由崧、唐王朱津建以及永立王朱由琅等多個政權並立的局面。

崇禎死後明朝實力猶在,為何不能像南宋一樣偏安一隅?

這些政權除了互相攻擊,各自內部也紛爭不斷,在還有滿清這一大敵的情況下,不能一致對外,最終被敵人一一擊破。再看南宋,汴京城破導致宋朝大部分宗室被俘,卻也留下了趙構這個唯一的皇族,那些大臣們想要發光發熱只能圍繞在趙構身邊,有了統一的領導核心進而可以抵禦金國入侵。

崇禎死後明朝實力猶在,為何不能像南宋一樣偏安一隅?

回到明朝崇禎以後的政權雖然被後世冠以“南明”,但更像是一個個小的割據勢力,屬於一盤散沙,有勁使不到一處,就算沒有滿清這一外患,可能也會被其它勢力鑽了空子。清朝能夠短時間內結束紛爭,某種程度上來講也是好事。按照歷史進程,蒙古的葛爾丹以北部的沙俄都將會成為中原王朝的大敵,一個統一的清朝總比割據的明朝在對抗外敵方面要有更多優勢。

崇禎死後明朝實力猶在,為何不能像南宋一樣偏安一隅?

說到南明無法偏安一隅還有一個因素就是作為對手的清朝,不同於金國遲遲沒有做出消滅南宋的決定,靖康之難後甚至一度造成北方權力真空,從而給了南宋喘息之機。而清軍攻入北京後,多爾袞在范文程等漢臣的建議下制定了短期武力統一全國的目標。隨著滿清鐵騎的大舉入侵,南明政權無法及時做出反應,加上關寧鐵騎跟隨吳三桂投降清朝,內地的明朝部隊更加不堪一擊,南明能夠堅持二十七年也實屬不易。

崇禎死後明朝實力猶在,為何不能像南宋一樣偏安一隅?

說這些自然不是為南明政權的失敗找藉口,一個充滿內鬥的組織滅亡是必然的結局,只是因為這個不爭氣的朝廷不僅使得中原百姓遭遇戰亂,更是丟掉了多年的衣冠,數百年後雖然有人想要重現曾經的文明,只是已經丟了的東西想要再撿起來又能看到幾分過去的模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