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歐洲國家,俄羅斯卻總被排斥,這是為什麼?

文/元貞吉

俄羅斯是一個地跨亞歐大陸的國家,其國土面積有一大半在亞洲,但俄羅斯的經濟政治中心全都在歐洲部分,首都莫斯科也在這一地區,亞洲部分相對比較落後。自最開始的基輔羅斯國家,再至後來的沙皇,蘇俄都稱自己是一個歐洲國家。但令人奇怪的是,其他的歐洲國家對這個龐大的國家沒有什麼好感,經常受到排擠和嫌棄。包括和其文明最為相近以及前蘇聯成員國的東歐國家,都對俄羅斯充滿敵意。北約的軍事演習也往往將俄羅斯列為假想敵,這令俄羅斯非常的不滿。俄羅斯為什麼會陷入如此境地,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同樣是歐洲國家,俄羅斯卻總被排斥,這是為什麼?

俄羅斯版圖


歷史的教訓

俄羅斯全國土地1700多萬平方公里,這些土地是怎麼來的呢?當然是打出來的。自伊凡四世自稱沙皇以來,俄羅斯一直在對外擴張,最著名的彼得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以及其他歷任沙皇,全都將擴張領土,對外征服,視為執政期間的頭等大事。在一戰結束之時,俄羅斯的總領土面積高達2200多萬平方公里。我們要知道全球陸地一共才1.49億平方公里,單單一個俄羅斯就佔了七分之一。


我們再看看下面的俄羅斯國徽,是一個雙頭鷹的造型。雙頭鷹原是拜占庭帝國的徽記。拜占庭帝國也曾經是一個地跨亞歐大陸的大帝國,雙頭鷹一頭望著西方,另一頭望著東方,象徵著兩塊大陸間的統一以及各民族的聯合。著名的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二世曾公開宣稱:“假如自己能夠活到200歲,那麼她將讓整個歐洲全都匍匐在自己的腳下。”因此,對於絕大多數的歐洲國家來講,俄羅斯是一個不好的鄰居。所以他們必須聯合起來,限制他的擴張野心,並對他圍追堵截,甚至邀請美國駐軍,並經常以俄羅斯為假想敵進行軍演,這也再正常不過了。


同樣是歐洲國家,俄羅斯卻總被排斥,這是為什麼?

俄羅斯國徽


民族的矛盾

俄羅斯族屬於斯拉夫人。在拉丁語中,斯拉夫的意思是“奴隸”。我們要知道拉丁語是中世紀的歐洲應用範圍最廣的語言,從西歐、北歐、中歐的日耳曼人,到南歐的拉丁人,都會使用這一語言。從此我們可以看出,歐洲通常將俄羅斯人視為奴隸。


同樣是歐洲國家,俄羅斯卻總被排斥,這是為什麼?

傳統的俄羅斯族房屋


除此之外,俄羅斯所在地區民族眾多,歷史上的匈奴、蒙古、突厥等民族都曾在俄羅斯這一地區活動過,並對俄羅斯進行過侵略和統治,所以俄羅斯民族成分非常複雜、血統不純,而且繼承了它們粗俗野蠻、好戰成性的基因,直到現在我們仍將俄羅斯稱為“戰鬥民族”。而正是這樣歐洲其他國家又將其視為蠻族,從而經常遭到其他歐洲國家的歧視。歐洲流行著很多與此有關的俗語,比如“在俄羅斯人的鍋底,你能找到韃靼人的影子”、“撕下一個俄羅斯人的臉皮,你就會發現一個韃靼人”等等,無不充滿嘲諷、貶低的意味。

信仰的分歧

基督教有這麼幾大派系,天主教、新教和東正教,歐洲絕大多數國家信仰天主教和新教,而俄羅斯信仰的則是東正教。雖然都是基督教,都將《聖經》作為經典,但是他們的聖經是有區別的,個別的文字章節是不相同。而且他們對教義的解讀也有很大的差別。其中突出的矛盾就圍繞著“三位一體(聖靈、聖父、聖子)”這一核心問題,東正教主張“聖靈”只能來自於聖父,而天主教則認為“聖靈”來自聖父和聖子。除了教義,他們之間關於宗教的儀式、教會的形式,神職的稱謂、甚至結婚習俗和節日都有極大的差別。


同樣是歐洲國家,俄羅斯卻總被排斥,這是為什麼?

瓦西里大教堂


在我們眼中,他們都是基督教,而且分歧也沒有這麼大,但對於他們則是關乎生死存亡的大問題。在中世紀時期,信仰天主教的歐洲國家將信仰東正教的東歐國家視為叛徒和異端,並藉此發動了無數次的宗教戰爭,而且始終不承認他們是歐洲文明的一部分,將其排斥在外。雖然已經進入21世紀,但受慣性思維的影響,大多數歐洲國家依然不願接納俄羅斯,並對它充滿排斥感。

制度的差異

俄羅斯建立後,始終就是一個君主獨裁的國家,雖然大多數歐洲國家也經歷過漫長的專制時代,但在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到19世紀下半葉時,都不同程度地實現了向君主立憲制或共和制的轉變。在俄羅斯的君主獨裁製度崩潰後,俄羅斯建立起的蘇維埃政權,但由於蘇聯依然奉行對外擴張的戰略以及意識形態的衝突,歐洲各國對俄羅斯的反感更加強烈。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軸心國集團就曾以反對蘇聯為目標進行結盟。


同樣是歐洲國家,俄羅斯卻總被排斥,這是為什麼?

克里姆林宮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建立起三權分立的民主制度,成為了一個民主國家。雖然採納了西方的基本政治原則和價值觀念,但只是在憲法層面上。實際上,歷屆總統依舊在實行蘇聯式的威權統治,出於制度方面的差異,大多數歐洲國家對俄羅斯充滿警惕、排斥的心態,不願與其為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