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出愛很容易,輸出愛卻需要技術

說出愛很容易,輸出愛卻需要技術

撰文:王小五

本篇為#家庭首位論#系列


每個人都有愛的衝動,但認為天生就能“愛得好”,是種誤會。


新婚燕爾,如膠似漆。新鮮感過去,缺點不經意暴露,時不時重複,形成難以接受的汙點。

吵架找到了理由,暴力找到了出口。


孩子降生,父母萬千寵愛,年深日久,瑣事將耐心磨盡。

輕則發火,重責掌摑。

冷言冷語冷暴力,逼婚逼嫁逼跳樓。


是父母不愛嗎?不,他們事後多後悔,心底裡還是愛的。

但“愛的能力”卻不知不覺喪失了。


能把夫妻、父子(女)感情維護得很好的人,看上去簡簡單單、平平凡凡,但都很有本事。

就像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一樣,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他們有本事把家庭,組織成幸福的模板。


這種能力,不是天生,很多從與父母相處的互動中,反覆練習。

有矛盾了,父母坐下來解決,他也學會坐下來解決矛盾;父母掀桌子摔碗,他也下意識掀桌子。

看到缺點,父母包容鼓勵對方,他也學會了包容鼓勵;父母破口大罵,他也很難口下留情。

看到家裡缺錢,父母想方設法賺錢,他也學會了上進;父母指責對方窩囊廢,他也學會了不思進取,指責對方。


父母給好的榜樣,他習得“愛得好”能力;父母給壞的,他只得到壞版本。

愛的能力,會“遺傳”。


有愛的衝動,或潛意識,不稀奇。

但從衝動到行動,姿勢卻經常變形。

孩子考試考不好,無明業火陡然而生;

配偶犯錯,得理不饒人,舊賬翻到第一次見面;

父母做菜鹹,一句埋怨也不忍。

感情內耗,越耗越少。


除感情內耗,還有財務內耗。

以家人的名義,追求不切實際的理想,家人生活條件不斷變差;

不正經工作,啃老、啃老婆;

賭博,刷老婆信用卡;

借高利貸,刷老婆信用卡;

信用卡不夠,賣房。

也可能夫妻反過來。

“壞的愛”輸出時,常打出漂亮的旗幟。


“愛得好”這種能力,只能練習獲得,用進廢退。

用則熟能生巧,廢則坍塌萎縮。


日常生活,瑣事繁多,提供大量練習場景。

從學習到生活,從家務到工作,從小家到大家……

每件小事,都是修習素材。


雖然“愛得好”沒有固定標準,但有些原則可做參照系,用以檢驗。


1、給人快樂

輸出愛的能力強,大多情況能讓別人快樂。

沒人能在吵架中獲得快樂,即使最終獲勝,得到對方道歉,磨損也顯而易見。

吵一次,感情賬戶支出一筆。如果要收支平衡,需要更多努力,更多存入。

有人在吵架中,發現給愛人提供快樂,是一種了不起的能力。

這樣當然吵架更少。

說出愛很容易,輸出愛卻需要技術

對孩子同樣如此,讓他快樂,遠比讓他痛苦,好得多。

大人都無法在痛苦、失望中,做成事、過得好,孩子更沒有可能。

他快樂,才有正向不確定性;否則,負向不確定,會大增。


2、可持續

不可持續的快樂,意義不大,甚至有副作用。

沉迷賭博、遊戲等,很過癮。但除了職業玩家,沒人能幹一輩子。

忽冷忽熱、反覆無常,很符合情緒。但溫度不夠,人是恆溫動物。

一起吃了早餐,還會一起吃晚餐;

今天很開心,明天依然很開心;

今年在一起,明年依然在一起……

做可持續的事,付出可持續的愛,讓人可持續獲得快樂,是厲害角色。


3、溫和的輕聲細語

大聲說話,是感情發生磨損的前兆。

嗓門高,再無心,聽者也只聽到指責和抱怨。

能意識到音量變化,幾乎掌握了“愛得好”的鑰匙。

別說話,走一走,能冷靜下來。

暴烈的語言和動作,都是幸福的反面。歇斯底里、哭天喊地、下跪.......統統不要。

輕聲細語,是幸福的常態。


4、賦能

段位高的,用愛賦能。

一起做家務,而不是看一個人做家務,這是尊重,節省他的時間。

一起努力賺錢,為家庭輸入更好的生活質量,而不是供養、內耗。

一起學習進步,給自己和家庭無限可能,給孩子好榜樣,帶動他學習。

做大自己的引力,吸引更多能量,在家裡傳遞,每個人都會越來越明亮。


把愛的衝動,用好的方式輸出給家人、朋友,就獲得了幸福加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