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和利潤雙雙同比增長 宇信科技交上市首份亮眼“答卷”

登陸A股創業板近四個月後,北京宇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宇信科技”,300674.SZ)交出了一份頗令市場滿意的業績“答卷”。

2月27日,宇信科技披露了2018年業績快報。財務數據顯示,宇信科技去年營業總收入同比大增31.79%,達到21.41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亦同比增長4.38%,為1.96億元。

業績增長的背後,是宇信科技多年來在銀行IT市場深耕的成果。今年以來,憑藉業內領先的解決方案、產品以及強大的實施服務能力,宇信科技已連續中標多家大型商業銀行、省級農村信用合作社的大數據平臺實施項目。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我國軟件行業發展整體態勢良好,銀行等金融機構積極擁抱創新,並以此帶動銀行業IT市場快速擴張的背景下,作為這一領域的龍頭公司,宇信科技將憑藉其全面的業務、渠道和管理的優勢,進一步穩速發展。宇信科技自2018年11月7日成功上市以來,股價持續走高,在近日更走出42.05元/股的歷史最高點,較發行價8.36元/股上漲幅度高達403%。

首份業績亮眼出爐

宇信科技2月27日發佈的2018年業績快報,這是其自美股退市並在A股成功上市後,披露的首份年度業績情況。

財務數據顯示,宇信科技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1.41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31.79%;營業利潤2.11億元,同比增長0.12%;對應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6億元,也同比增長4.38%。

業績的亮眼,得益於宇信科技多項業務營業收入的增加。一方面受益於近年來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另一方面宇信科技在穩步發展現有大型客戶的同時,也大力發展城市商業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等客戶,使公司收入規模不斷擴大。去年公司軟件開發及服務收入較2017年同期增加2.40億元,增幅18.02%。

同時,隨著雲計算發展和響應國家對系統自主可控的號召而推動分佈式架構導致集成設備和服務需求增加等方面的刺激和推動,銀行對信息化建設的需求和業務量也在持續增加。去年宇信科技系統集成銷售及服務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2.81億元,增幅145.61%。

宇信科技業績的持續增長,也將對公司在金融IT產業領域的龍頭地位起到穩定作用。作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一直致力於為金融行業提供全方位IT解決方案的宇信科技,也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成為整個行業的領軍者。

根據IDC近年來披露的《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份額》報告,宇信科技已連續多年在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整體市場佔有率排名領先,保持在網絡銀行、信貸管理等領域的領先地位,具有強大的行業競爭力。

2017年,宇信科技在渠道類解決方案市場競爭中排名第一,在網絡銀行、呼叫中心等領域排名較為靠前;在管理類解決方案市場競爭排名第二,在商業智能和客戶關係管理領域公司排名較為靠前;在業務類解決方案市場競爭率排名第三,信貸業務方面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同時在核心業務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近日,《互聯網週刊》&eNet研究院聯合發佈2018年金融雲服務提供商排名,宇信金融雲與騰訊雲、阿里雲、平安雲等服務提供商一同入選榜單top 10。

“傳統金融+雲計算,是行業的大勢所趨。相比傳統IT架構,雲計算在調用計算資源和存儲海量數據等方面表現地更為靈活,它能很好地適應當下的金融環境,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的要求。而云計算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將提高金融機構的數據處理能力,從而完善流程,達到改善客戶體驗、降低運營成本的目的,越來越多的金融科技服務商在此領域進行嘗試和探索。”宇信科技方面表示。

研發投入持續增長

隨著業績的不斷增長,宇信科技在研發投入方面也愈加重視。

在披露的2018年業績快報中,宇信科技利潤總額較2017年相比其實略有下降。數據顯示,宇信科技去年利潤總額為2.086億元,同比減少1.80%。

對於利潤總額的小幅下滑,宇信科技方面解釋,主要原因系公司業務規模擴大後相應的銷售費用增加,以及公司加大了研發投入力度使得研發費用增加。

實際上,在IPO招股說明書中,宇信科技近年來在研發投入方面的力度也一直逐年加大。據瞭解,軟件開發和生產能力是信息化解決方案供應商最核心的能力之一,而2015-2017年,宇信科技定製化軟件開發佔主營業務的比率分別為33.82%、30.30%和34.76%,對應的無形資產分別為992.78萬元、2.40億元、2.31億元。

宇信科技在研發方面的持續投入,也使公司在行業標準的制定方面掌握了一定話語權。

目前,宇信科技擁有CMMI3認證、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信息系統集成及服務資質認證,同時參與制定了工信部《軟件研發成本度量規範》(SJ/T11463-2013)和北京市地方標準《信息化項目軟件開發費用測算規範》(DB11/T1010-2013)。

“迴歸A股後,憑藉募資以及後續市場化的操作,宇信科技在資金方面將更具實力,對研發方面的投入也將更具保障。A股上市之前,宇信科技融資渠道相對單一,主要通過短期借款、供應商信用欠款等方式來解決營運資金缺口。上市之後,宇信科技可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有效拓寬融資渠道,改善資本結構,抵抗因償債能力弱帶來的風險。” 一位瞭解宇信科技的人士說。

資料顯示,通過IPO方式在A股上市,宇信科技共募得首發資金2.88億元,主要用於智慧銀行建設項目、金融雲服務一體化平臺建設以及IT整體解決方案建設。

對於迴歸A股,宇信科技副總經理兼首席運營官歐陽忠誠也曾表示,宇信科技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6年,成功地利用了資本市場的工具,豐富了公司的產品線,業務有了長足的增長,迴歸A股市場後,公司有信心充分借力資本市場,讓公司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宇信科技一直注重技術研發,密切關注銀行等領域的實際需求,通過公司的技術優勢來解決銀行業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系列難題,成為銀行業發展背後的強有力支撐力量。在未來,公司還將堅持自主創新,繼續保持公司在業內的領軍地位。

發展後勁充足

宇信科技在研發投入方面的重視,也讓外界對公司未來長期的發展充滿信心。

長城證券研究團隊在其最新研報中指出,宇信科技作為長期深耕銀行IT市場的龍頭企業,在整個市場快速擴張的大背景下,未來公司也有望不斷提升自身的整體盈利能力。

“公司中小客戶收入增長動力強勁,大型客戶收入下降趨勢有望觸底反彈,並主動壓縮集成業務佔比,依託公司核心產品和麵對中小客戶相對強大的議價能力,不斷優化客戶和產品收入的結構,未來有望推動收入增長提速,同時帶動毛利率小幅走高。 另一方面,公司軟件業務收入整體趨勢向好,未來公司亦將主動提高其佔營收的比重。我們預計公司未來的營業收入增長有望提速。”長城證券在研報中指出。

數據顯示,宇信科技中小型機構客戶的收入從2015年約5.01億元,增長至2017年約6.81億元,年平均增長率達16.56%。

外界對宇信科技未來業績看好的另一原因是銀行信息化的廣闊前景。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產業結構不斷升級,信息技術已逐漸成為其中的核心要素,而作為信息產業的基礎,我國軟件產業也在近年來保持了較快發展。

根據工信部數據,2005-2017年,我國軟件產業實現業務收入從0.39萬億元增長到5.50萬億元,複合增長率為24.67%,增速顯著高於GDP增速,且佔GDP比重也逐步提升。

在此基礎上,我國銀行業加大了對信息化的投資以保持服務效率。IDC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整體規模為339.6億元,同比增長22.5%,同時IDC預測市場規模在2021年將增加至737.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1.37%。

在行業持續擴張的背景下,龍頭企業的增長潛力也被認為尤為突出,宇信科技的卡位優勢將愈發明顯。資料顯示,宇信科技已覆蓋業務、渠道和管理三類銀行IT解決方案市場,而這三類解決方案佔據了整個銀行業IT解決方案市場的絕大部分份額。

業績的持續穩步增長疊加發展後勁充足,也令宇信科技在二級市場的表現頗為亮眼。自2018年11月7日正式登陸創業板以來,宇信科技的股價節節攀高,春節後更是一度漲至歷史新高的42.05元/股。3月4日,宇信科技股價再漲3.81%,報收35.66元/股,公司最新市值來到143億元。

股價持續走高意味著投資者對宇信科技的信賴,也為公司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未來,藉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宇信科技也將在銀行IT領域持續深耕,以優異的業績反饋市場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