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迎恩門的前世今生

一座擁有2500年曆史的古老城市,曾經的統治者、老百姓都已經遠去,一堵城牆,一座城門都屬於它自己的歷史和故事。今天我們要來講的是位於紹興老城區西北邊,環城河上的迎恩門。相傳古代但凡朝廷命官以至皇帝親臨都必經此門,故稱迎恩門。


紹興迎恩門的前世今生

當今的迎恩門


紹興以前是一座圍城,四周有一圈環城河包圍著,河道上最多的時候有14座古城門,其中一座叫做迎恩門,小時候我們都叫它西郭門。相傳迎恩門初建於南宋嘉定十六年(1223),水陸兩用的城門,城門可以過人,城牆處留有一橋洞,方便船隻進出。是歷史上從杭州進入紹興的主要水陸要道,千年古運河緩緩流淌,講訴著悠遠的歷史。


紹興迎恩門的前世今生

乾隆下江南時紹興迎恩門工筆畫


1938年的時候,紹興的城牆大面積被拆除,那些年前後迎恩門也被拆掉,隨後紹興修建了環城馬路,也就是現在的一環馬路。所以在我出生的年代,其實看不到迎恩門,那個地方被稱為:西郭門外,當時的西郭門外是城西的生活中心,馬路市場,沿街店面都在這裡,非常熱鬧。


紹興迎恩門的前世今生

1935年的迎恩門


到了2000年,紹興老城區主力發展旅遊,保護和重建了一些歷史景觀。迎恩門就在這個時候根據隋朝越國公楊素設計的城門重建了,由水陸城門、敵樓、生聚閣和送賢堂等組成,城門高21米,懸有歐陽中石所書“浙東屏藩”匾額,旱門外有吊橋,水門外有明代古橋迎恩橋。成為紹興的一個景點,免費向公眾開放。

作為城西的一個重要景點,政府一直致力於開發迎恩門周邊旅遊,但是一直不見成效,或者說政策時常改變,一直斷斷續續,一條迎恩門風情水街前前後後從傳說要開發到如今的真正建成,用了整整10年。2020年年初,迎恩門風情水街正式落成對外開放,市長馬衛光親自剪綵。根據紹興市政府的整體規劃,迎恩門風情水街和東面的陽明故里景區連成一線,提升整體紹興旅遊實力。

紹興隨處都是擁有千年歷史的景點,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紹興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