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O2O第一股”手樂電商被指拖欠工資達6個月之

近日,“烘焙O2O第一股”手樂電商被曝成“老賴”未信披,同時多地運營現異常現象。光大證券發佈公告稱,其作為主辦券商通過日常督導發現,“烘焙O2O第一股”、掛牌新三板的上海手樂電商及其3家子公司均成“老賴”,公司實控人吳滋峰也被限制消費,但手樂電商未能及時披露相關信息,涉嫌信披違規。

同時,據手樂電商“貝思客”官網信息,其在上海、蘇州、南京等地因工廠升級自2020年11月22日起暫停發貨;北京、天津、嘉興、常州等地自2019年9月26日起調整服務;重慶、成都兩地已因疫情影響暫停城市相關業務。

《證券日報》記者多次撥打手樂電商貝思客官方電話,均是“無法接通”狀態。據瞭解,該電話是消費者目前與貝思客在產品及售後上溝通的主要方式。而手樂電商公司的電話也一直處於“網絡忙”的狀態。

而記者在貝思客官方網站的留言信息裡看到,有消費者反應:蛋糕已經連續幾天訂不上,每次都顯示產能超上限,微信客服根本不理。蛋糕超過一個禮拜無人配送。用蛋糕卡訂蛋糕從今年6月份開始就無法使用。

有工作人員直接稱,近幾個月工資未及時發放,甚至有三個月沒有發放,而蛋糕派送員的工資被拖欠半年之久。該工作人員甚至曬出了截圖。

被指拖欠工資達6個月之久

靠燒錢擴張模式難持續

手樂電商主營互聯網蛋糕品牌“貝思客”,曾被業內稱為“烘焙O2O第一股”,備受市場關注。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導致的物流停頓、訂單減少等原因影響,手樂電商營收為1.11億元,同比減少3.37%;淨利潤為1172.82萬元,同比減少26.98%。很快,11月23日,貝思客官網顯示的14個運營城市中,上海、南京等地發佈了調整供應鏈的通知,稱工廠生產線近期籌備升級,重慶、成都兩地已暫停城市相關業務。而在官網,眾多消費者也稱,“蛋糕沒貨”“無法退款”等。

目前,思客官官方電話及手樂電商公司也處於無法接通或電話忙的狀態。《證券日報》在貝思客官網及貼吧看到,多個消費者反應,其訂購的蛋糕無法配送,無人退款,充值蛋糕卡已經無法使用。自己的訂單被無故取消,目前無論是電話還是在線客服,均無人響應。而也有員工不斷吐槽,自己工資被拖欠數月,被剋扣,蛋糕配送員的工資已有近半年未發。

而在官方,北京、上海、蘇州等地的蛋糕,大多部分顯示訂單已滿狀態,消費者無法訂購蛋糕。

根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因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手樂電商及麗水貝思客於2020年7月7日被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

而手樂電商實控人、貝思客創始人吳滋峰,也被限制消費。《證券日報》記者查詢資料瞭解到,吳滋峰,也是極致蛋糕bestcake創始人、手樂數碼科技創始人。2000年之後互聯網在國內逐漸興起時,吳滋峰曾先後在語音增值服務、光通通信網遊領域涉獵,並在上海茲豐投資、麗水景寧等多家公司擔任法人代表。

其任實際控制人或股東的上海茲豐投資、麗水景寧、上海克恩頓存在多筆糾紛和官司。然而公司從2017年獲得融資快速擴張發展至今,業績下滑、門店大規模整頓關停、深陷官司,甚至被列入“老賴”,也才兩年時間。

手樂電商如今的“麻煩”發生得並不突然。2017年,頭戴“互聯網+烘焙品牌”光環的貝思客宣佈獲得天賦資本數千萬元Pre-IPO輪戰略投資,雙方隨後將圍繞互聯網與食品消費產業鏈升級開展戰略合作。

獲得融資後,手樂電商曾大肆擴張,手樂電商在2017年就已將業務擴展到上海、無錫、蘇州、北京、天津、重慶、成都等地,宣稱要“打造一個全國性的貝思客烘焙王國”。

中國本土企業軟權力研究中心研究員周錫冰接受《證券日報》採訪時表示:“新冠疫情是直接導致手樂電商出現問題的重要原因,具體表現在物流成本上升、訂單下降、客流斷崖式下滑、新產品增加費用等;第二,對賭失敗;第三,激進的財務擴張戰略,業務遍及上海、無錫、蘇州、北京、天津、重慶、成都等地,試圖‘打造一個全國性的貝思客烘焙王國’,這樣的擴張需要充裕的資金鍊,疫情來襲之後,直接影響了公司資金鍊。”

融資消耗過快

對賭失敗陷多重“麻煩”

隨著融來資金的快速消耗,手樂電商的上市計劃也慢慢開展。其實控人吳滋峰甚至拋出“5年期內上市”對賭協議,吳滋峰承諾將以自有資金按照約定對手樂電商二股東賽富投資的股份進行回購。

資料顯示,2014年11月,手樂電商前身手樂餐飲獲得賽富投資3000萬元增資(其中2850萬元計入公司資本公積),註冊資本增至750萬元。不過,賽富投資在注資的同時,向手樂電商及吳滋峰開出了對賭條件,手樂需在此次增資完成後5年內,在賽富投資及手樂共同認可的證券交易市場上市,且上市前估值不低於7.5億元、融資規模不低於2.5億元的首次公開發行並上市為“合格上市”。

2016年,手樂電商獲批通過協議轉讓的方式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公開轉讓,併發行87.09萬股,募資2685萬元,光大證券、東方證券、林拙投資認購。2019年9月份,因“根據戰略規劃及業務發展需要,提高公司經營決策效率及降低運營成本”,手樂電商宣佈擬終止掛牌新三板。

5年時間過後,手樂電商終究未能實現“合格上市”。而手樂電商也處於“搖擺”之中。5年期內上市對賭失敗,吳滋峰將以自有資金按照約定對手樂電商二股東賽富投資的股份進行回購,目前該承諾仍在履行中。

其間,手樂電商有望被A股乳製品與烘焙上市公司麥趣爾收購,進而實現“曲線上市”,當時的收購溢價率一度高達616.22%。但經過一年多的談判後,麥趣爾因手樂電商估值過高等原因於2019年2月份宣佈終止收購。

前幾年,電商呈現快速發展態勢,而電商企業在資本市場也趨之若鶩。然而近幾年,電商企業隕落不在少數。隨著互聯網紅利消失,流量高企,電商互聯網行業增速已經放緩。近年來,電商行業中多家知名電商和互聯網公司“隕落”,其中不乏眾多明星企業,如飛牛網、美圖電商等,這些電商及互聯網公司出局的原因,大部分是資金鍊斷裂、瘋狂燒錢、難以盈利、團隊管理等問題。

著名經濟學家、清暉智庫創始人宋清輝認為:“電商企業上市,一定要將完善公司治理作為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監管層也應對這類輕資產企業加強監管力度。”

“電商類輕資產企業的上市應該有合規的財務報告體系,以及規範的現代企業管理經營。相關部門也應加強監管。首先,加強規範上市前的盡職調查和財務合規。第二,加大造假上市的懲罰力度,可以考慮無上限的罰款金額。第三,支持投資者的集體訴訟和無上限的賠償金額。第四,完善退市退出機制。”周錫冰建議。記者 賈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