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白粉病危害極大!搞清楚發生特點,綜合管控能解決

小麥白粉病屬於一種世界性病害,也是危害小麥栽培的重要病害之一,該病害能夠侵害小麥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還是以葉片和葉鞘為主,植株發病嚴重時,穎殼和芒也可受害。正常年份可造成10%-20%的減產,病害高發時,減產可以達到50%以上,嚴重威脅到小麥的產量。

小麥白粉病危害極大!搞清楚發生特點,綜合管控能解決


小麥白粉病發病症狀

白粉病會危害不同時期的小麥生長,前期主要侵害植株的葉片,而隨著病害程度不斷增加,會逐漸擴展到鞘、莖稈、穗部。在發病初期,小麥葉片先是出現黃點,然後隨著時間推移,如果不能採取有效措施,黃點會逐漸成為圓形或橢圓形病斑,危害嚴重時,會形成白色黴斑,甚至會覆蓋到整株。到了生長後期,白斑會按照灰白色、淺褐色的順序成為小黑點狀的閉囊殼。

小麥白粉病危害極大!搞清楚發生特點,綜合管控能解決


傳播方式及發生特點

氣流傳播是小麥白粉病的主要傳播方式,藉助氣流方式將小麥白粉病菌傳播到葉片上,在適宜溫度和溼度條件下,病菌就會萌發出芽管,之後侵入到葉片角質層和表皮細胞,在這個過程中,還會向寄主體外長出菌絲,成熟之後會出現脫落,隨著氣流不斷傳播、蔓延,會再感染給其他健康小麥。在小麥白粉病發病後期階段,小病菌可以進行有性繁殖。

小麥白粉病危害極大!搞清楚發生特點,綜合管控能解決

防治措施

(1)適時適量種植:我們要適時、適量種植小麥。首先要對量做好控制,儘量降低麥苗密度,使其在生長過程中接受充足的光照和通風,確保營養充沛,提高免疫力。

(2)科學選用耐抗病品種:無論哪一種小麥品種,大面積種植時抗病性都會逐漸降低,我們需要做的是儘量在此基礎上對抗病品種進行科學選用,避免大面積種植該品種。極力推廣抗病、優質經濟型小麥品種,從最開始降低白粉病的發病程度。

(3)藥劑防治:在正式播種前,我們要對種子進行藥劑拌種處理,推薦用種子量0.03%三唑酮(粉鏽寧)進行拌種。用藥量不宜過大,藥物過量會影響到出苗率,嚴格按照說明配比。在田間管理階段,如果發現病葉率達到10%,就要立即採取措施進行噴藥防治,以爭取將損失降到最低。一旦延誤防治最佳時機,即使進行藥劑防治,也難以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推薦用藥有12.5%禾果利可溼性粉劑、粉鏽寧、70%甲基硫菌靈、50%退菌特、20%三唑酮、12.5%烯唑醇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