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真的有那麼稀有嗎?為什麼珍貴呢?

大家在購買婚戒時都會想為什麼鑽戒價格那麼昂貴?鑽石真的有那麼稀有嗎?是不是真的像大家所說是因為廣告推動所以價格昂貴,其本身是否具有價值!今天我們就來根據這些問題好好聊一聊鑽石的稀有性和價格!

鑽石是碳構成的,為什麼珍稀罕見?

鑽石是唯一一種由單一元素構成的寶石:99.95%的成分都是碳元素,另外0.05%可能是一些微量元素,這些原子不屬於鑽石的基本化學結構。有些微量元素可以影響鑽石的顏色和晶體形狀。

碳是自然界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礦物質,但是如果要結晶成鑽石,則必須再地表深處,也就是地幔中經受極端高溫高壓環境。在這些條件下每個碳原子和4個相鄰的碳原子可以形成短而強的鍵。石墨是碳的另一種形式,在地殼中經受較低的溫度和壓力形成結晶,所以它的晶體結構截然不同。石墨十分柔軟,用於生產寫字用的鉛筆,而鑽石則十分堅硬,只有鑽石才能劃傷鑽石。

鑽石在 35 億年前就形成了,直到數百萬年前,一些鑽石通過火山爆發被帶到地表。許多鑽石仍然嵌在凝固的火成岩中,典型的火成岩是金伯利岩,在經年累月的地殼運動中分散開來,隨著主巖的侵蝕,被河流和其他水流沖刷到數百甚至數千英里之外。由於鑽石的解理(因原子結構而有斷裂或分裂的傾向)或包裹了較大的內含物,不計其數的鑽石未能在這一過程中倖存下來。

鑽石為什麼昂貴?

大多數的鑽石開採成本都很高,因為開採鑽石需要移除大量礦石,然後經過粉碎和清洗才可以獲得鑽石。鑽石礦通常都在偏遠地區,增加了鑽石開採的複雜性。在西伯利亞和加拿大的凍土地帶,或者非洲和澳大利亞的偏遠地區採礦面臨著特殊的挑戰和高昂的成本。

鑽石真的有那麼稀有嗎?為什麼珍貴呢?

位於加拿大北北部地區,被凍土苔原包圍的這個鑽石礦暗示了從地下開採這種珍貴寶石的挑戰。

此外,與我們購買的大多數商品一樣,質量和稀有性會提升價值。在大多數鑽石礦開採的原石中,低質量的“工業”鑽石佔了很大一部分。這些原石不適合製作珠寶。雖然不同礦場的寶石級鑽石與礦石的比例各有差異,甚至同一個礦場內也會出現比例不同的情況,但工人們通常必須加工大約一噸的石頭,才能獲得一顆半克拉重的原石,而這顆原石加工成刻面鑽石後的重量可能就只剩一半了,也就是 0.25 克拉。


鑽石真的有那麼稀有嗎?為什麼珍貴呢?

像開採的大多數鑽石一樣,這些鑽石原石都沒有達到寶石級品質。它們更適合工業用途。

如今,很多鑽石產量高,價格也很實惠。但高淨度、顏色佳的優質大鑽石仍然相當罕見。

根據礦場的特點,可能需要加工 10 萬噸金伯利岩或次生物質,才能生產出一顆 1 克拉的 D 級無瑕鑽石。質量這麼好的鑽石的稀有性會在其價格中反應出來。

鑽石真的有那麼稀有嗎?為什麼珍貴呢?

D 級顏色圓形明亮式切磨鑽石是一件美物。這顆鑽石重達驚人的 102.34 克拉。即便如此,挖掘出用於切割成這顆鑽石的原石宛如大海撈針。


鑽石真的有那麼稀有嗎?為什麼珍貴呢?

這枚訂婚戒指中的 1 克拉優質墊型切工鑽石閃耀著迷人的光彩。另外 0.70 克拉鑽石在鑲座上熠熠生輝。

彩色鑽石的稀有性

彩色鑽石將“鑽石稀有嗎?”這個問題推向了極致。大多數彩色鑽石都比 GIA D 到 Z 級顏色範圍內的鑽石更為稀有。一些專家估計,彩色鑽石僅佔鑽石原石總產量的 2%。

雖然黃色和褐色鑽石相對比較常見,但其他顏色的鑽石都很罕見。中到深色調、中等色度的紅色、綠色和藍色鑽石極為罕見。相對稀有性很難判斷,但紫羅蘭色、紫色和沒有一絲褐色的純橙色是最稀有的鑽石色彩。其中以優質的粉色鑽石最受歡迎,一石難求。

這些獨特美物的價值正在飛漲:59.60 克拉的 CTF Pink Star(周大福粉紅之星)——內部無瑕的豔彩粉紅色鑽石——於 2017 年 4 月以 7120 萬美元的天價被周大福收入囊中。


鑽石真的有那麼稀有嗎?為什麼珍貴呢?

絕無僅有 CTF Pink Star(周大福粉紅之星)——重達 59.60 克拉的豔彩粉紅色鑽石——最近以 7120 萬美元的價格售出。它是地球上的獨特珍寶之一。

以前褐色鑽石常常被預留作工業用途,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澳大利亞的阿蓋爾礦開始生產大量迷人的褐色鑽石。精明的市場營銷人員將它們命名為“干邑”、“香檳”和其他吸引人的名字,成功地為購買珠寶的大眾創造了對褐色鑽石的需求。


鑽石真的有那麼稀有嗎?為什麼珍貴呢?

這枚鉑金戒指上鑲嵌著一顆 7.01 克拉的心形暗彩黃褐色鑽石,另裝飾著 16 顆圓形明亮式切磨鑽石。

黃色是鑽石中第二種最常見的顏色。與其他顏色的彩色鑽石相比,黃色彩色鑽石的產量更為豐富,但仍然只佔鑽石整體產量的一小部分。黃色彩色鑽石的美麗和顏色濃度為製作訂婚鑽戒提供了豐富的可能性。


鑽石真的有那麼稀有嗎?為什麼珍貴呢?

2.02 克拉的濃彩黃色鑽石非常稀有,這枚戒指的價格將反映其珍貴性。兩側各鑲有一顆 Trilliant 切磨鑽石做副石。

廣告營銷是否創造了對鑽石的需求?

“聰明的廣告營銷創造了我們對鑽石的渴望”,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數百年來,鑽石獨特的品質和稀缺性使其成為人們夢寐以求的寶石。對鑽石的熱衷起源於印度,當地人從河流和溪流中淘鑽石。早在公元前4世紀,鑽石便作為商品開始交易,受到富人們的追捧。

商隊將印度鑽石和其他別具異域風情的商品帶到了威尼斯的中世紀市場。到了 15 世紀,鑽石逐漸成為歐洲上流人士的時尚配飾,18 世紀巴西鑽石礦的發現進一步激發了人們對這種寶石的渴望。

然而,鑽石一直很稀有,直到 19 世紀 60 年代在南非發現鑽石礦之前,只有貴族和富人才買得起鑽石。南非豐富的礦藏——以及後來在其他非洲國家、俄羅斯、澳大利亞、加拿大和其他地方發現的礦藏——使迅速壯大的中產階級得以接觸到鑽石。

鑽石真的有那麼稀有嗎?為什麼珍貴呢?

您認為鑽戒的流行是一件新鮮事嗎?這枚古董鑽戒產自 18 世紀晚期。

我們為什麼認為鑽石很重要

雖然廣告並沒有創造我們對鑽石的渴望,但它確實促進了對鑽石的需求,特別是在 20 世紀初。

廣告文案員 Mary Frances Gerety(瑪麗•弗朗西絲•格瑞蒂)在 1947 年寫下了著名的廣告語“鑽石恆久遠”(A diamond is forever),此後幾乎在戴比爾斯的每一個廣告中都可以看到這句話。這波廣告活動非常引人注目並且極具說服力,以至於鑽石訂婚戒指迅速成為表達婚姻愛情和承諾的方式。事實上,這條廣告語於 1999 年被 Advertising Age 評選為 20世紀最佳廣告語。

廣告在塑造鑽石的形象方面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不僅將其塑造成了地位和奢華的象徵,還將其塑造成了長久和成功的婚姻的完美象徵。但是,如果廣告沒有進一步挖掘人類與鑽石固有品質——耐久性、永恆性、美麗性和稀缺性——之間的深層聯繫,也不太可能奏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