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最忌“長舌婦”

職場最忌“長舌婦”!

我們生活中常常能看到一種現象,幾位無所事事的中老年婦人,坐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的閒聊,於是,老北京話就把這種現象稱為“嚼老婆舌”。當然,對於交流信息的婦人們無可厚非,也許,對她們身心健康還有好處。但是,作為職場人士,如果熱衷於“嚼老婆舌”就是職場最大的忌諱之一。

職場最忌“長舌婦”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靜坐常思自己過,閒談莫論他人非”,這反映了中國人明哲保身的處世之道,意思就是平時多想想自己的事情,少說別人的閒話,以防惹麻煩。閒談莫論他人非,在我們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那些專門揭他人之短、傳他人之私的“長舌婦”或“大嘴巴”而言,搬弄是非往往是他們心存隱疾的表現。從精神分析理論來看,亂嚼舌根兒與謾罵他人的心理基礎類似,是一種“殺人不見血”的攻擊行為。嚼舌者常常有意無意地披上冠冕堂皇的外衣:比如辦公室裡某個長舌婦,常常會藉口“給你提個醒兒”,告訴你某某曾說過你的壞話,某某心術不正。這種人性格中“超我”(或稱“良心”)的部分不夠完整,他們很難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不能對受傷害者產生同情,卻往往以他人的痛苦和不幸為樂,藉此襯托自己才能和道德上的優越性。

  然而,嚼舌之徒往往不乏聽眾。其實,攻擊性是人性的一部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只不過普通人的人格中還包含著社會化與良心的成分,不允許其直接做出過分傷人的行為,所以聽壞話成為間接滿足攻擊性的方式。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最喜歡看到那些比自己強的人物走黴運,因此捕風捉影的花邊新聞總是長盛不衰。

如果將一個人的生活做個粗略的劃分,根據時間和空間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公域和私域。因此,我們說話要分場合,“公私分明”是一條在什麼時候都很有效的遊戲規則。所以,辦公室裡不能亂說話,即使說也要說公事,不要攙和私事。別人沒興趣會讓你掃興,別人感

興趣對你可能會更糟。當然,說話的過程中,我們尤其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搬弄是非。

  許多人進入職場後,為了爭權奪位,不惜四處散播謠言,或者搬弄是非,惹得人人生厭,公司內部的和諧狀態被徹底打破了,完全違反了職場中的遊戲規則,結果,老闆不得不請他捲鋪蓋走人。

俗話說:“誰人背後不說人”,大家坐到一起總會對事、對人有所評論,無論是對事對人,還是對事不對人都不好,我覺得那說那了的好。不說更好。為什麼你要去傳話呢,無論是張三說了李四,還是李四說了張三,都會給同事之間帶來問題。尤其是在同事之間出現了問題、分奇的時候。更不能得什麼說什麼,造成同事間更大的誤解。

同事之間無意說了什麼別太當回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在有水平和修養的人也不一定不說錯話,不說傷人的話。大家常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我也常範這樣的毛病,一方面,要學會說話不能太隨便,另一方面,別人無意說的話不能太當回事。“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常以此話提醒自己,要謹慎說話,閒談不論人非。

職場最忌“長舌婦”

同事間有了矛盾要學會溝通和交流。

本來也沒有什麼,你不理我,我不理你,應當樹立一個陽光的心態。因為一點小事就記仇,怎麼能解決問題呢。遇事多在自己身上找不足,總是看著別人不順眼,能有什麼好結果。有些事情只要說開了,心情也就舒暢了,還能有什麼呢。

當我們當面說一個人的是非過失時,我們只照顧自己“要說話”的衝動,隨順內心的怨恨和不滿,卻從來不去思考自己所說出來的是非之詞會帶給聽者什麼樣的感受。我們常常天真地、弱智地認為,聽者不會痛苦和悲傷,對是非之語具有無限的承受力。實際上,只要觀察一下我們自己在聽到別人的不好評價後的心理反應就可以知道,哪怕是別人一丁點的不好評價,都會造成內心難忍的傷痛。所以,在此世間,很少有人願意聽到對自己的不好評價,即使這些不好的評價是事實。當一個人聽到別人對自己當面或背後的批評、指責時,心裡會習慣性地痛苦、難過和悲傷,並且會本能地為自己辯護、爭論,乃至反唇相譏,引發一場痛苦的爭吵,甚或無休止的仇恨。在此世間,一句話把人氣得暴跳如雷的例子屢見不鮮。

當我們在背後說人是非的時候,我們常常心存僥倖,並天真地、愚昧地認為,這些是非之詞永遠不會被當事人得知。而事實上,“要得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你所說的是非之詞,總有一天,會以你根本意想不到的方法,被添油加醋地傳到當事人耳裡。在此世間,很少有人能夠容忍別人在背後言說自己的是非、敗壞自己的名聲,即使我們自己——一個自認為修行還不錯的人,如果得知別人在背後談論自己的是非、過失,心裡也會隱隱作痛,併產生怨恨和不滿。

所以,無論是當面還是背後,言人是非都會給別人造成巨大的傷害。當面言人是非很少有不招致回擊和爭吵的;背後言人是非,很少有不招致怨恨和報復的。如果一個人想製造痛苦、爭吵、或者世間的刻骨仇恨,最簡單快捷的方式就是當面憤怒地指責或抱怨一下某人,或在張三面前說一下李四的是非,然後讓張三將這些是非之詞轉達給李四。

對別人的評價就像放出去的家鴿一樣,總有一天會飛回來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你不想放出去的家鴿在將來的某一天飛回來,今天就不要將“是非之鴿”放出去!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

朱新月: 超級暢銷書《細節決定成敗》《精細化管理》策劃人、出版人;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歷史系、南開大學商學院EMBA;北京博士德管理顧問公司高級培訓師;日中管理學院特聘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學會企業管理專委會副秘書長;前北京大學精細化管理研究中心副理事長;主講課程《領袖的智慧—向毛澤東學領導力》、《如何成為組織的骨幹》、《組織如何培養骨幹》《工匠精神》、《中層領導力與執行力》、《零缺陷工作》《精細化管理持續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