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諸葛亮還聰明,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為何最終不得善歸,痛苦死去?

劉伯溫又稱劉基,浙江人,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俗話“

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前朝軍師諸葛亮後朝軍師劉伯溫”,可見劉伯溫在軍事領域上的才能之高,對明朝的建立貢獻之大。劉伯溫不僅在軍事,政治上很有成就,輔助朱元璋消滅群雄、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他的智慧還體現在許多“預言未來”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贊轉發評論,我會大家詳細說明)

但是這樣一個神機妙算,充滿智慧的“神人”,晚年竟然“不得好死”,痛苦孤獨地病死去。

原因就是劉伯溫得罪了朱元璋。

比諸葛亮還聰明,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為何最終不得善歸,痛苦死去?

神機妙算劉伯溫

首先就是從建國之前多次的軍事策略來看,朱元璋想到的,劉基也想到了;朱元璋沒有想到的,劉基還是想到了。而朱元璋是什麼人呢?他可是一個從乞丐地位不斷爬到皇帝地位的人!可想而知,朱元璋絕非一個簡單之輩,他的皇帝之位是堆疊在無數人的頭蓋上的。對於朱元璋來說,劉伯溫的才華太過耀眼,已經刺到了朱元璋的眼睛!在朱元璋內心深處,他是十分害怕劉伯溫強大過於自己的。

話說有這麼一天呀,朱元璋試探地劉伯溫:“我的丞相之位看來只有先生你能擔任了啊”這原本只是朱元璋詐一詐劉伯溫的,不成想,劉伯溫就真入套了。他沒有細想,直接回說“我確實是可以的,目前確實沒有更加合適的人選“這麼一來,這朱元璋內心那是一萬個不舒服呀,這麼一番談話直接就在朱元璋心中埋了一個炸彈。


比諸葛亮還聰明,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為何最終不得善歸,痛苦死去?

朱元璋

後來,導火索就來了。當時明朝的政黨之間明刀暗槍,已經鬧得水火不相容,而偏偏劉伯溫就被捲了進去,被敵方的政黨給彈劾了。

這麼一來,正中了朱元璋的下懷,朱元璋本就對劉伯溫不滿,只是礙於劉伯溫是開國功臣,自己不好無緣無故就對劉伯溫下手。於是,順著敵方政黨的彈劾,劉伯溫從朝廷要職直接被“還鄉養老”。

洪武三年,朱元璋親自下書“你年紀大了,回去家鄉好好養老吧,不用再忙於政事了。”劉伯溫於是回到了鄉下。按理說,到這兒也就結束了,這劉伯溫乖乖養老,安度晚年就好了。但是呢,人生總是充滿著不如意,到晚年也是如此,命運女神可不會尊老敬老。這個時候,一個叫胡惟庸的傢伙登場了,這胡惟庸呢,是劉伯溫敵對頭,他成了宰相了!人生就是如此可笑,你以為快到手裡的,轉眼變成了敵人了的。胡惟庸再次向皇帝打了小報告,說起了劉伯溫之前的種種不是,更是胡編亂造給他加了莫須有的罪名,朱元璋只好再下詔處罰劉伯溫。劉伯溫是真的慘呀,已經躲到了這麼遠的地方,還是有人不放過他。


比諸葛亮還聰明,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為何最終不得善歸,痛苦死去?

晚年劉伯溫形象


劉伯溫很害怕呀,害怕就在這個不知名的偏遠地方不明不白地死去,他明白,這些人不搞死他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於是,在某個夜深人靜的夜晚,劉伯溫腦瓜子一拍,決定回去京城!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他決定待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讓自己的性命得到保障。


但是呢,這一次,劉伯溫還是犯錯了,而且這是致命的一次。1375年正月,在這個大雪紛飛的月份裡,劉伯溫病倒了,他腿腳不便,頭暈目眩,只好終日躺倒在病床上,於是劉惟庸在朱元璋的指示下去看望了這位開國功臣,並給這位開國功臣開了藥方。然而,吃了藥的劉伯溫,卻病情越來越重,在經歷過幾十天的掙扎後,歸天了。這裡無法論證所開藥方是否有問題,但從朱元璋的為人來說,給劉伯溫也開的藥方有問題也並非不可能。


比諸葛亮還聰明,神機妙算的劉伯溫為何最終不得善歸,痛苦死去?

影視形象劉伯溫


至此,足智多謀的劉伯溫一生落下了帷幕。劉伯溫一生多謀多智,思維敏捷,為明朝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是後人對他極高的評價。但這麼智慧的人,卻沒有看清朱元璋的為人,更不瞭解他的城府,劉伯溫以為自己為朱元璋打下了天下,他就會善待自己。沒誠想,朱元璋一步一步迫害他,這也讓劉伯溫寒了心,他在臨時之際更是一言不發,終日沉默,只寫了一本書籍,交予兒子呈給皇帝朱元璋。可想而知,其寒心之程度。

最後我們來說說胡惟庸這個人,他配合朱元璋一起搞垮了劉伯溫,滅掉了自己的大對頭,但是這個人呢,也不是什麼好人,他貪汙腐敗,屢次惹怒朱元璋,但奇怪的是,朱元璋卻總是任由他胡鬧,為什麼眼裡容不得沙子的朱元璋會允許這樣一個人在自己的地盤上胡來呢?

關注我,不迷路,我們下期來聊。

覺得好看就轉發評論加收藏吧!謝謝支持!

參考來源:明朝那些事兒

圖片來源網絡,文章為原創,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