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味道叫做路邊的“杭州包子鋪”

無論是兒時還是現在每天最痛苦的莫過於早起上學上班,雖然久而久之已成常態,但也免不了每日對愛床的依依不捨,所以早餐基本都是路邊買點什麼,若是有時間就在附近的店裡吃了!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困擾,學生時代那會的早餐,基本都會和“小籠包”有關,除了護國寺之類的清真早點或者餅攤,基本早餐店就是小籠包一類了,這一類早餐店,做的好的便自立門戶取名“杭州包子鋪”,不是說所有的包子鋪都叫杭州包子鋪,而是見得最多的就是這個了。別瞧不起這包子鋪,全天供應包子不說,還有面、粉、炒飯等,早上人不少、中午人不少到了晚上人也不少,人多的原因1是便宜,2是好吃,最起碼上學那會早中晚飯也就指著這個了。

這間鋪子多少年沒來過了,居然還是如此這般,還是明面操作,幾張桌子,原來那會都是客人排隊,現在則是外賣排隊,還好這外賣多,內用的人就少,找張桌子坐下來,舒坦的吃個早餐。

有一種味道叫做路邊的“杭州包子鋪”

小籠包、蒸餃、米線、面、飯,是這店販賣的食品,一家人和餡、包餃子、麻利的上過蒸,點了基本不用等,還有小鹹菜可以自取,實惠方便無二。

有一種味道叫做路邊的“杭州包子鋪”

、我其實在外多半不愛吃肉餡的包子餃子的,就怕咬下去一口膩還沒滋味,但這家蒸餃的好吃,因其餡用醬油等提前醃製過,使得其比外些個店鋪滋味重,有湯汁還不膩口,加上皮薄餡也足,小小一個既然有點停不下來的意思。

有一種味道叫做路邊的“杭州包子鋪”

我們一個哥們家就在附近,基本天天來這吃,一坐下就是5屜起,被大家奉為大胃。

有一種味道叫做路邊的“杭州包子鋪”

小時候爸媽也是經常帶去吃小籠包,基本上葷素搭配的吃,那時候還能吃韭菜餡的,如今見了韭菜就怕,素餡就改成了胡瓜、白菜白菜一類的,不過這家的素餡小籠包餡少,滋味可是沒肉餡的好吃,就拿大球那句話,有肉誰還吃素那!

有一種味道叫做路邊的“杭州包子鋪”

最對味的搭配就是配上一碗雞蛋湯或者小餛飩,別看這清湯一碗,拯救了多少個宿醉的時日,紫菜、雞蛋、少許蝦皮和芫荽葉,熱騰騰的端上來,解膩還暖胃,甚是舒服。

有一種味道叫做路邊的“杭州包子鋪”

小餛飩就不要讓它大,皮薄餡少湯鮮,基本一碗不做主食,當做湯喝是對的,這樣還能吃下包子、蒸餃一類的,實為餛飩湯。

有一種味道叫做路邊的“杭州包子鋪”

不知是真餓還是好吃,兩人不一會兒既然吃了4籠包子,以我們倆的食量來說,這頓早餐吃的有夠分量,說出去也不怕沒出息,我們在路邊的“杭州包子鋪”給吃撐了!

有一種味道叫做路邊的“杭州包子鋪”

有一種味道叫做在北方的‘杭州小龍鋪’,雖然看起來十分不起眼,也沒什麼精緻與檔次,但確是最接地氣的地方之一,無論誰人,早餐的一頓包子、雞蛋湯都是日常吧!

有一種味道叫做路邊的“杭州包子鋪”

正宗杭州小籠包:北京紅霞路9號

#北京身邊事##吃在北京##吃在中國#

@頭條美食聯盟@頭條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