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知識產權維權幾大誤區

電商平臺上產品銷售的一大優勢是價格透明且大部分相對於線下銷售有一定的價格優勢,權利人對電商平臺上產品的銷售渠道、銷售價格管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往往權利人在電商知識產權平臺上會陷入以下幾個誤區:

誤區一:渠道管控

引自阿里平臺定義:阿里巴巴尊重權利人與其合作伙伴(包括分銷商)達成的分銷協定。但由這些合約協定產生的糾紛不涉及知識產權侵權問題,此類糾紛應由合約協定雙方解決。

電商平臺知識產權維權幾大誤區

誤區二:價格管控

產品銷售價格低於某一價格水平, 比如最低廣告宣傳價格 (“MAP”) 或廠家指導零售價格 (“MSRP”)。

電商平臺知識產權維權幾大誤區

誤區三:禁止網上銷售

關於禁止銷售、銷售受限和/或違法產品(如武器和爆炸物) 的投訴。如果您認為某產品屬於法律禁止售賣的類別,請在產品詳情頁上點擊“舉報”進行投訴。

電商平臺知識產權維權幾大誤區

或許權利人為了保障渠道商、經銷商的利益,或許權利人對於平臺規則或者法律法條並沒有深入瞭解,往往很多權利人把知識產權平臺當成控價或者渠道管控平臺。但筆者從各大電商知識產權平臺瞭解到,以上幾種情形並不屬於知識產權受理範疇之內,因權利人對於以上知識產權維權誤區有一定了解但同時又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控價公司利用IPP賬號過多控價投訴後被電商平臺標記為“失信名單”,最終造成後果的影響是平臺對於權利人的“封殺”, 陷入權利人在電商平臺上的維權舉步維艱困局。

其實繞開誤區少走彎路其實還是有很多辦法,例如貫徹整套完整經銷體系、防偽溯源技術等。

若您在電商上維權遇到類似的問題請諮詢聯盟電商保護高級專員,請掃下方二維碼

電商平臺知識產權維權幾大誤區

- END -

電商平臺知識產權維權幾大誤區

編輯:版權區塊鏈聯盟

原文來源:反侵權假冒聯盟

免責聲明:本文為僅為信息傳播、交流學習之用,不代表任何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公眾號發佈,可與後臺聯繫,本公眾號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