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進決勝年:上海“創新引領”探索鄉村振興之路

邁進決勝年:上海“創新引領”探索鄉村振興之路

新豐村將閒置民宅改建為鄉村人才公寓 樊中華 攝

  中新網上海1月21日電 題:邁進決勝年:上海“創新引領”探索鄉村振興之路

  作者 樊中華 高志苗

  農曆小年第二天,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鎮新豐村的迎新春活動熱鬧非凡。居住在村人才公寓的10名年輕人與村民們一同寫春聯、猜燈謎、捏泥人、剪窗花、搓圓子做塌餅……親密談笑好像一家人。

  2019年,毗鄰張江科學城、擁有1500畝生態林但農業用地很少的新豐村挖掘自身資源優勢,面向張江科創人才住宿難的問題,盤活村中閒置民宅,改造成鄉村人才公寓。村民多了房租收入、人才居住難題多了緩解路徑、往日“空巢”的鄉村也重新迎來青春活力。

邁進決勝年:上海“創新引領”探索鄉村振興之路

“三園”工程實施後的連民村風景生態 樊中華 攝

  這只是上海鄉村著力尋求振興之路的一個縮影。

  2019年,圍繞“美麗家園、綠色田園、幸福樂園”的“三園”工程,上海完成了糧食生產功能區、蔬菜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三區”劃定,守住農業生態底線。在此基礎上,啟動兩批次共計37個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依據不同資源稟賦探索鄉村振興之路。

  事實上,作為寸土寸金的國際化大都市,上海如何定位鄉村的角色,如何引領占上海85%陸域面積的鄉村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其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

  “農業有生態、生活、生產三大功能,一是為城市涵養水源土壤,二是為城市提供新鮮的農產品,三是承載和傳承一個地區的傳統文化,”上海市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常務副主任蔡友銘在談及上海鄉村振興為何必須以生態保護為基礎時表示。

  上海浦東新區川沙鎮連民村的發展驗證了這一說法。連民村地處偏僻,但農業用地和水系豐富,在實施河道整治、美麗庭院建設後,吸引特色民宿品牌“宿予”落地村中,城市客流源源而來,帶動特色農業採摘、文創手作、宿遊打卡等三產聯動,村民收入翻番。

  上海市政協委員顧慧華表示,藉助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對健康營養的農產品、便捷的配送服務、創新的消費場景等的需求引領優勢,上海鄉村應當在農業科技研發、農業科創企業發展、農業品牌建設幾方面發力。

  對此,上海市農科院副院長許復新表示,一方面,上海應支持鼓勵農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等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保護生態的同時滿足消費者對綠色健康農產品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作為“魚米之鄉”的長三角地區將通過合力發展農業科研,打造產業聯盟的方式,為鄉村振興提供技術支撐。

  顧慧華認為,上海鄉村難以發展規模農業,因此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就十分重要。

  “當前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轉變對農業的認知,現代農業經營是包含品牌、科技、人才、產業鏈、生態鏈等在內的全要素管理,而不僅僅是傳統的種植概念,”顧慧華表示:“從這個角度來說,農業科創與其他產業並無二致。”

  蔡友銘指出,發展農業科創,吸引人才是當務之急。他建議,一是搭建高素質農民培訓平臺,頒發職業證書,持證農民可享受產業政策優惠;二是對新農業高科技人才在降低生活成本、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讓農業成為一個體面的職業。”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專業的農業科技人才,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上海的鄉村吸引而“迴流”,其中既有土生土長的本村人回鄉創業,也有因公司佈局鄉村振興而常年工作、居住在鄉村裡的年輕人。

  而在新豐村,入住人才公寓、與村民們做了半年“和睦鄰里”的十幾位年輕人,已經成立了志願者服務隊,為村裡產業發展、美麗庭院建設、河道治理、垃圾分類等出謀劃策,成為鄉村振興的新生力量。(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