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誼定增23億,國資首入局、騰訊阿里再加碼

華誼兄弟投下了一記重磅炸彈。

公司公告顯示,華誼兄弟於4月28日晚間,發佈了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擬以2.78元/股非公開發行合計不超過823,741,004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9億元。

發行對象為阿里影業、騰訊計算機、陽光人壽、象山大成天下、豫園股份、名赫集團、信泰人壽、三立經控、山東經達九家公司。全部發行對象均以現金方式認購本次發行的股份,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借款。

同一時間,公司還發布了2019年年報。年報數據顯示,華誼兄弟2019年實現總營業收入21.9億,同比下降43.8%,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實現歸母淨利潤-39.6億,上年同期為-10.9億元,虧損幅度擴大;經營性現金流大幅下降84.5%至9035.6萬。至此公司已經連續兩年虧損,面臨退市風險。

而受到電影院停業、電影行業停工等影響,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第一季度裡,華誼兄弟實現營業總收入2.3億,同比下降61.4%;歸母淨利潤-1.4億,上年同期為-9392.8萬,虧損幅度擴大。受此影響,最近三個月內華誼兄弟的股價波動較大,較年初整體下跌了近3成。

華誼定增23億,國資首入局、騰訊阿里再加碼

華誼兄弟以往作品(部分)

不過在逆市定增23億、引入大批實力雄厚的股東的利好下,今天上午開盤後不久,華誼兄弟便迎來漲停,股價上漲至3.94元/股。

本次定增發行對象名單中,騰訊計算機和復星系的豫園股份算是華誼兄弟的老朋友了。公司年報披露的前10股東持股情況顯示,二者分別持股7.9%和2.36%,是華誼兄弟第二和第六大股東。

根據公告,騰訊和華誼兄弟或將在電影、遊戲、文學的IP轉化、短視頻內容和國際市場方面展開合作;而和豫園股份的合作亮點,則更多集中在實景娛樂方面——2019年,華誼兄弟“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業務營收下滑76%,此番和豫園的合作深化,復星在旅遊產業上的資源能否助力華誼兄弟在相關業務上,真正發揮其IP優勢,值得長期關注。

阿里系和華誼兄弟的淵源同樣頗深,雙方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十幾年前。而截至2019年年底,阿里創業投資和馬雲還分別持有華誼兄弟4.45%和3.58%的股份,是公司第四、第五大股東。

華誼定增23億,國資首入局、騰訊阿里再加碼

此外,早在去年阿里影業便與華誼兄弟簽訂戰略協議,通過企業借款形式為華誼兄弟提供7億資金,此次則是直接入股、首次成為華誼兄弟的戰投股東。2019年裡,華誼兄弟和阿里影業在《只有芸知道》等項目上有過合作,而此次入股,則意味著阿里影業在票務端、發行端等方面的優勢與資源,在日後也將給華誼起到更大的助力。

新增股東中,還有一家頗為值得關注的,那便是山東經達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這是濟寧國家高新區直屬的全資國有企業,隸屬於濟寧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資產400餘億元,擁有兩家AA+及一家AA評級子公司。

根據協議,山東經達將基於政府背景的資源與平臺,專業化產業園區運營、產業投融資和城市發展的經驗和資源,與華誼兄弟共同打造一個集展示儒家文化、影視拍攝及製作、文化藝術展覽、旅遊、網紅經濟和衍生品開發營銷於一體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此前有消息稱,華誼兄弟一直在尋找國資方面的投資者。

在影院開工日期遲遲未定、影視行業多項業務陷入停滯的情況下,對於此前正處在懸崖邊上的華誼兄弟來說,此次引入多位實力雄厚的合作伙伴,究竟能起到怎樣的效果,還有待觀察。畢竟投資背後涉及到的多項合作業務,回報週期都較長,會給華誼兄弟短期業績帶來多大助力還是未知數。

不過至少這次定增,一方面極大緩解了華誼兄弟債務和現金流壓力,另一方面也能幫助公司在影院不營業的情況下,更多去拓展以短視頻、遊戲為代表的線上業務(此次和多個投資者的合作內容裡都涉及了短視頻)。更重要的是,有了國資和巨頭背書,市場對於華誼兄弟的信心和企業價值判斷,也將有很大不同。

本文為作者 毒眸 分享,影視工業網鼓勵從業者分享原創內容,影視工業網不會對原創文章作任何編輯!如作者有特別標註,請按作者說明轉載,如無說明,則轉載此文章須經得作者同意,並請附上出處(影視工業網)及本頁鏈接。原文鏈接 https://107cine.com/stream/12531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