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AS區塊鏈 ——起源


VENAS區塊鏈 ——起源

1994年,凱文凱利在其著作《失控》(第十二章)第一次提出了“電子貨幣”與“點對點金融”的理念,看似簡單粗暴地為15年之後“比特幣”及其“區塊鏈技術”的誕生找到理論源頭。但從2009年區塊鏈元年至今,無論從行業或技術角度去看,除了概念、噱頭與資金的炒作,從坊間最常用的一句話來調侃,可謂“區塊鏈,即一地雞毛”。


事實證明,區塊鏈行業的確是既可喜,又可悲的生態。喜的是,區塊鏈技術作為前沿科技,尤其在溯源、安全與透明的結構上,確實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間與應用場景。悲的是,由於太過超前,我們還無法找出足夠多的樣本案例與時間,去證明其在大規模商業化中的可行性。


我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區塊鏈技術商業化發展如此緩慢?於是,我們從“公鏈”的角度出發,通過區塊鏈各階段的發展似乎找到了些許蛛絲馬跡。


主流共識機制體現出的公平與效率無法達成共識。


目前的主流共識,即PoW、PoS、DPoS、PoC以及“異類”IPFS。從順序上看,後者無一不是對前者在“耗能”、“權益分配”與“降低門檻,全民參與”的上做文章。


PoW:經典去中心化,共識最強,ASIC挖礦,耗能最高,TPS最小;

PoC:硬盤挖礦,極大降低了挖礦能耗,共識也隨之極大降低;

PoS/DPoS:通過期權分配權益方式構建各類“節點”,來替代傳統礦機挖礦,雖然基本上“0能耗”,但也削弱了“去中心化”的功能,而被坊間詬病。


公鏈“百花齊放”,生態“百家爭鳴”。

如今區塊鏈業界凡起項目,均以構建“公鏈”為上。好言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實言之,“魚龍混雜濫竽充數”。構建公鏈所涉及環節甚多,主鏈、共識機制、錢包、礦機及節點部署(礦池/礦場)、COIN、區塊鏈瀏覽器等缺一不可,其所構建的每一個環境,各自又“自成一派”。


事實上,衡量一個公鏈是否具備商業化可行性的標準,除了其所涵蓋的應用場景是否能邏輯自洽外,更重要的是有多少“參與者”可以深度綁定於生態之中。這意味著公鏈生態中需要更多的Dapp的開發者,與更好的COIN激勵機制以此完成價值流通的商業閉環。


但遺憾的是,目前似乎除了BTC的點對點支付、ETH的ERC-20智能合約與EOS的“菠菜”Dapp外,其他“公鏈”均處於“都付笑談中”的窘境。我們一直不斷反問自己,真正的“應用性的區塊鏈技術”究竟應該是何種形式呈現?


通過對事物的觀察,我們試圖從大自然中尋求靈感,從樹葉脈絡中找到解決方案,即由主葉脈絡各自延伸成網的一種有機聯盟結構,從而實現聯盟結構中的“有序與無序有效和諧的統一”。


VENAS區塊鏈 ——起源

(樹葉脈絡網狀聯盟)


這種源於大自然的啟示,為我們構建之於商業化的自主創新區塊鏈技術,提供了整體架構上的思路,並促使我們做出了巨大的突破與改良。我們引入了“鏈上自帶數據庫”的概念,極大的提高了鏈上數據交互的TPS速度,顛覆了人們認識中的“區塊鏈只是一個共有賬本的數據庫”傳統概念。


這種使每個區塊自帶的數據庫的聯盟鏈結構,我們也出於對大自然的啟示與敬畏,將它命名為“VENAS”(脈絡之意),並針對性優化了其在鏈改方面的場景功能,讓它能更好的為傳統實體賦能。


VENAS即鏈改,公鏈級別的聯盟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