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高考有妙招,看過後,不佩服不行!

今年,高考時間史無前例地推遲了一個月,疫情之下,千萬高三備考生的考前生活可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居家學習、各種不確定性也帶來了焦慮和無助,但無論前期如何,面對人生中的這一重要考試。

願所有懷揣夢想的考生都能調整好心態,見招拆招,膽大心細,越戰越勇,前途光明!

古人高考有妙招,看過後,不佩服不行!

高考秘籍

面對高考,很多考生和家長都不免緊張。

其實,這種緊張中國古人也是飽嘗了多年,可能有人說高考考這麼多門科目,古代科舉多好,就考一門寫作文,多簡單!其實,古代的“高考”遠沒有我們想象中容易,說比今天難上十倍,一點不假。

在艱難的上千年的考場廝殺中,中國古人也積累了豐富而無奈的“考試秘訣”。

古人高考有妙招,看過後,不佩服不行!

▲ 明代貢院舉行考試

考前細細準備

考前心態很重要

古人在考試前早就想明白了,平常心最重要。

“五十少進士”,五十歲能考上進士,都算年輕的,雖然誇張,但考試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古人很少有因為幾次考試失利就自暴自棄的,“萬里關山從頭越”,大不了從頭再來。

#科舉考試,雖然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但大多數學子都保持著一種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平常心態。

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從容赴考,往往能提高心理素質。

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有一個考生晚上做夢夢到自己的鬍子被人剃了,醒來就去找算卦先生,算卦先生說去年的狀元叫劉滋,鬍子又叫“髭”(zī),你做夢夢到剃了鬍子,就是“剃髭”,說明你今年要替了劉滋啊!

考生聽了很高興,自信滿滿的去考試,結果超常發揮,果然中了狀元。

《太平廣記》裡記載了大量考生趕考路上去寺廟求籤算卦的故事,實際上求籤算卦只不過是求一種心裡安慰罷了。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說古時候,有三個書生一起赴京趕考,書生們心裡都緊張不安,恰巧半路上經過一座寺廟,三人於是進廟燒香拜佛,祈求能高中,裡面有一位老和尚正在唸經,三個書生走到老和尚跟前,恭恭敬敬地說:“請法師為我們三人算上一卦,此次赴京趕考,三人之中能有幾人獲取功名?”

老和尚沒有說話,只是伸出一個食指,就把三人打發出去了。數月後發榜,三人中只有一人上榜。中榜的書生欣喜不已,又專程前往那座寺廟去感謝老和尚,老和尚笑著說:“公子雖然博學多才考中了,但實在是沒有理解老納一個手指的妙用啊!”書生細想之後,才恍然大悟。

原來老和尚只伸出一個手指頭,你可以理解成只有一箇中,也可以理解成只有一個不中,或者一個都不中,或者一個也沒落榜,無論什麼結果,都能應了他的驗。

熟悉考試大綱

古代也有備考資料,備考資料就是現在的考試大綱,每個朝代科舉考試的備考資料略有不同。如除了進士科,唐朝還有明經一科,著名宰相狄仁傑就是明經科出身,這一科主考記誦,《孝經》《論語》是必考課目。《禮記》《春秋左傳》《毛詩》《周禮》《儀禮》《周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分成大中小三經,學子們可以選考其中自己背得好的,唐宗室為李姓,自認為是老子李耳的後代,所以特別看重《老子》一書,有時加試就考《老子》。

到了明代,《明史·選舉志》記載說,明初科舉制沿襲唐宋舊有的制度,但稍微有所改變,規定考試題目只從《四書》《五經》中出,《四書》中有《孟子》,朱元璋有一次看到孟子“君之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一句,龍顏大怒:皇帝說你兩句,你還能反了?

孟子這話真是大不敬!氣的朱元璋非要拆去孔廟中孟子的神位不可,下面一些人為了拍馬屁,特意刪去《孟子》中“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等不利於君主的言論,這樣的內容不能算作備考資料,考試也絕不會考。

隨後朱棣上位成功,他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組織人編成了《五經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為學子們提供了詳細的備考資料,朱棣企圖通過為科舉考試提供標準的考試文本來達到統一思想、穩定政局的目的,“考綱”一出,其他人也只能以此說法為準。

古人高考有妙招,看過後,不佩服不行!

▲ 殿試圖

讀讀備考範文

備考範文就是歷年的真題,有點像現在的《三年高考五年模擬》,古代考試學子也幾乎每人一冊。唐朝實行“行卷”制度,科舉中的禮部試卷是不糊名,不密封,因而主考官除了看試卷答得怎麼樣外,還要看考生的名字是誰,有沒有名氣,有沒有人推薦。

考官可以根據考生名氣的大小擇優錄取。所以,考生們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爭取名次,多將自己平日詩文加以編輯,寫成卷軸,在考試前送呈一些官場有名氣有威望的人,求推薦,求轉載,此後形成風尚,即稱為“行卷”——在今天的博士考試中,也會有同學把自己的論文、作品、戲曲、古文拿給導師看,這也許是行卷風俗的遺存吧。

一些成功者的行卷會被舉子們蒐集,書商們看到了這個市場的需求,於是書坊之中就有人專門刻印“行卷”集子進行發售,舉子們“於京師書肆百錢得此”,花幾百塊錢就能買到這些參考書,歷史上還發生過有人以他人的行卷冒充自己所作,而又投獻給原主的笑話。

明清八股取士,書商們就又蒐集大量的八股文編成集子出售,一些學子偷懶,甚至連經書都不讀了,直接買來這些參考書,當模版背誦,正如顧炎武在《日知錄·擬題》所說:“記其可以出題之篇,及此數十題之文而已”。

清代徐大椿《道情·時文嘆》說:“讀書人,最不濟,爛時文,爛如泥。

國家本為求才計,誰知變作了欺人計。三句承題,兩句破題,擺尾搖頭,便道是聖門高第。可知《三通》《四史》是何等文字,漢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案頭放高頭講章,店裡買新科利器。”“新科利器”指的就是最新一屆科舉考試中獲勝的試卷,即去年的考試真題和範文模版。

準備備考器具

古人最重要的備考器具除了錢,用以置辦衣物、花錢住宿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備考器具,即“身份證”,明朝規定,凡人員遠離所居地百里之外,都需由當地政府部門發給一種類似介紹信、通行證之類的公文,即 “路引”。准考證,准考證就是“相貌冊”,“冊”上寫著考生的相貌特徵。

有一個故事說清代有一個考官看到一個考生的“相貌冊”上寫著“微須”,“微”有很多個意思,其中之一是“沒有”,如《論語·憲問》記載孔子說:“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要沒有管仲,我們將會被蠻夷統治,而和蠻夷的裝扮一樣了,考官看了看考生,說“你這上邊寫著‘微須’,也就是說沒有鬍子,你怎麼有鬍子,肯定是替考!”

考生很無語,“大人,微還有很多意思,比如‘些許’等等,另外《孟子》說‘孔子微服而過宋’,這是說孔子穿著普通人的衣服路過宋國,要是按照您的解釋,‘微’是‘無’的意思,難道孔子是光著過去的?”考官被問的啞口無言,忽然想起“康熙微服私訪”之事,一身後怕,趕緊放考生進去。

說來說去,古代的考前秘訣和今天也差不多,心態要好,複習題、資料要齊全,要備齊考試工具——身份證、准考證……不要在小細節上出紕漏。

古人高考有妙招,看過後,不佩服不行!

▲ 貢院放榜

考場好好發揮

考試,考的更是意志

說到古代“高考”,第一個難關不是試卷,而是考場環境。進場的時候,為了防止作弊,考生們必須排著隊,一個個脫光衣服驗身,查清楚有沒有帶小紙條,平均一個考生就要耗上大半個小時。

進去之後,是一個個小黑屋,叫“號房”,聽著跟監牢似的。帶著筆墨蠟燭和乾糧進去,一坐就一天,第二天早晨才能出來,中途睡覺連床都沒有,只能拿兩塊木板拼起來湊合著用。

考生也可以在裡面上廁所,可是房間嚴密,夏天不能透風,冬天不能生爐,溫度不適,氣味不宜,和現在舒適的空調相比,真是天上地下。

除此之外,科舉的考試內容也不僅僅是“寫一篇800字作文”那麼簡單。我們知道科舉要考八股文,那八股文要怎麼寫呢?規則如下:

〔一〕全文要分成八個部分寫。

〔二〕每一個觀點都要遵循“高考寶典”──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去擬。

〔三〕文章後四個部分,要分四段,每段必須有兩段對偶排比句……

格式要求非常嚴格,可謂“戴著鐐銬跳舞”。除此之外,考題數量也非常巨大。以明朝鄉試為例。假設你是明代的一名考生,走進考場後:

第一場|先一口氣寫7篇論文;

第二場|1篇政論,5篇判詞,再加1篇公文;

第三場|再寫5篇時政評論。

閉上眼就能想象,在昏天黑地的考場裡,接受如此堪比馬拉松的書寫考驗,那是一場怎樣七葷八素的折騰啊!

明朝有詩形容科舉:三場辛苦磨成鬼。能全程咬牙熬過來的,真不是一般人,像大儒王陽明,大改革家張居正,大英雄鄭成功,大名臣曾國藩……沒有一個不是憑藉堅強的意志實打實考出來的。

今天的考試條件比以前好多了,但科目繁多,一門接一門,對學子們的考驗也不低。不過,辛苦的時候不妨想想古人,他們連魔鬼科舉都捱過來了,我們只要咬一咬牙,海闊天空就在眼前。

古人高考有妙招,看過後,不佩服不行!

▲ 古代科舉“號房”

考試,頭腦清醒是關鍵

每個人應對考題的方式都不一樣,有的揮灑,有的穩健,但不管怎樣,目的明確,頭腦清醒才是關鍵。

明末清初文壇奇才金聖嘆,為人玩世不恭,在考場上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專寫“零分作文”。他第一次參加考試,試題是《吾豈匏瓜也哉,焉能擊而不食》,出自《論語》,意思是“我不是匏瓜,不是掛在那裡給你們看的,是要給人吃的”,比喻一個人懷才而莫展,不願中看而不可吃用。正常做法,當然是就題論事,寫一篇瀟灑雄文。

可金聖嘆偏偏不走尋常路,在試卷上畫了一個光頭和尚,一把剃刀。主考官問他這是幹什麼,他說:“這是匏瓜的意形。”主考官大怒,結果可想而知。

第二次參加科考,題目叫《吾四十而不動心》,出自《孟子》,原意是人到四十心如止水。結果金聖嘆又是大筆一揮,在試卷上連寫了39個“動心”。主考官又來追問,他幽幽地說:“孟子說四十不動心,即是說三十九歲之前必動心咯”,自然又被除名。

再一次歲試,題目是《西子》,要求考生評論越國派西施出使的史實。金聖嘆提筆寫道:“出其東門,西子不來;出其南門,西子不來;出其北門,西子不來;出其西門,則西子來矣!”主考官見狀,在捲上批道:“秀才去矣!秀才去矣!”最後當然又是名落孫山。

同樣是才華絕頂的考生,蘇軾比金聖嘆要穩健多了。當年蘇軾上京赴考,帶了一肚子學問,可謂意氣風發。進入考場後,他鋪開卷子,一看題目是《刑賞忠厚之至論》,即是“賞罰要厚道”。

蘇軾馬上審題:題目出自於《尚書》,體現了典型的儒家思想:“刑罰上有疑問,就從輕處理;獎賞上有疑問,就根據大多數人的意見來決定,這是最忠厚的做法”,可以顯示當朝者仁厚治天下之風。

如果當時要出一本《零分作文》,金聖嘆的文章得收錄好多篇。聰明大膽是好事,但不等同於兒戲,只有以認真的態度把握機會,才對得起自己大好的才華和青春。

文章主題確立之後,文字風格怎麼定呢?蘇軾左思右想,忽然想到了出題人歐陽修。這位主考官極其反對華麗花哨的文風,提倡寫文章要淺顯明白,用平實的文字表達深遠的思想。蘇軾當場決定,放棄囉嗦的理論,用兩個具體故事作為論據,乾淨利落地論證文章主題。最後,答卷果然被歐陽修一眼相中,榮登進士榜。

對待考試,戰略上要輕視,這是一種膽量,但在戰術上則要重視,這是一種負責。多年苦讀實在不容易,既然有心一搏,就要收起玩心,全力以赴。

古人高考有妙招,看過後,不佩服不行!

▲ 殿試錄取分三甲

考試,遇難心不慌

人生不完美是常態,考場上遇到難題也難怪。對今天的學子來說,難題也許是卷子末尾的大題,而對古代學子來說,可能就是皇上的“刁難”了。

清代乾隆年間,江西有個書生叫劉鳳誥,勤奮好學,鄉試、會試連連及第。可惜他相貌醜陋,只有一隻眼睛。按照當時規定,五官不全者是不能及第入仕的。好在當時會試的主考官是個惜才之人,硬著頭皮稟告了乾隆。乾隆不想被嘲笑“以貌取人”,只好親自上陣考驗一下這位南方醜儒。

殿試當日,乾隆帝高坐龍椅之上,一見劉鳳誥的長相,心裡不免有些輕視。他一擺摺扇,念出一句上聯:“獨眼不登龍虎榜。”在場的人一聽,知道皇上在暗諷劉鳳誥獨眼,都替他捏了把汗。豈料劉鳳誥不僅沒被嚇到,還挺胸昂首對出下聯:“半月依舊照乾坤!”

乾隆帝見他如此氣魄,頓時刮目相看。沉吟半晌,又出句:“東啟明,西長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漢!”劉鳳誥不卑不亢,馬上接招:“春牡丹,夏芍藥,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乾隆帝大喜,當場欽點劉鳳誥為殿試探花,登上金榜。

遇到難題,無須陣腳大亂,穩住氣勢,保持信心,說不定就能文思泉湧,柳暗花明。

古人高考有妙招,看過後,不佩服不行!

▲ 中進士,衣錦還鄉。

考試,切忌浮躁

考場上還有一條打不破的真理,就是切忌浮躁。

傳說唐代有個秀才,才華橫溢卻驕傲自大。一次京城科考,洋洋灑灑,自感考得不錯。考後遊玩,遇到一算命先生,上前讓其測測名次。算命先生看了他一眼說,請在紙上寫一個字吧!秀才揮筆而就,在紙上點了一點。先生摸摸鬍子:你有望考取一等。

秀才樂了:一等榜首嗎?先生搖頭:結果出來就知道了!後來,皇榜告示,秀才是一等最後一名。秀才去找算命先生:“我一向文才極好,‘點’是‘文’字的第一筆,所以才寫了這一點。為什麼現在反而是一等最後一名?”算命先生笑了:“這一點,固然是‘文’字的第一筆,但也可以是‘等’字的最後一筆呀!我先前見你寫字的時候,洋洋得意,心浮氣躁,就知道你雖有才華,卻只能是一等之末。”

故事有點玄幻,但驕兵常敗的道理是真的。唐代大詩人溫庭筠,年紀輕輕就寫得一手絕好文章,可惜性格也比較恃才傲物。他年輕的時候沒把科舉當回事,總覺得自己啥時候想考,啥時候就能考中,於是一直玩了幾十年。直到了快40歲,玩夠了,才大搖大擺走進考場,開始人生中第一次“高考”。可等他是把科舉當回事了,科舉卻不把他當回事,一直考到56歲,都沒有把自己的名字弄進進士榜。

考場上,信心和虛心,兩者都必不可少。從古到今,考場是一個人生轉折的縮影,表面上考的是知識,但其實更考一個人對待挑戰的態度。

過來人說:高考的時候,以為高考就是天,畢業後才發現,學校的考試,其實是人生路上遇到的最簡單的考驗。它教會我們,在順境中,要把握自己,珍惜順境;在逆境中,也要直面困難,正視現實。

古人高考有妙招,看過後,不佩服不行!

結語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願考場上每一個努力的人,都有勇氣和幸運加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