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真想告訴你

孩子,我真想告訴你

孩子,我真想告訴你

夏天,我們江浙滬一帶的飯館都有特色菜——燒龍蝦。或炒,或烤,或醉;紅燒的,要麼十三香,要麼蒜泥:總之,口味因人選擇,個個惹人喜歡,種種令人垂涎。

1

昨天去市場,看到市場裡商販的網兜裡一隻只活生生的龍蝦,我心裡就想著買點回家紅燒燒。但偏偏那個中年男子就是要20元一斤。我說,

“金餘一斤12,你便宜點,我就買。”

“我這不是養殖的。”他一隻手提了提網兜說,聲音高而嘶啞,帶著地道通東口音。

“如果養殖的,你還坐在這裡幾斤幾斤的賣?”我笑了笑。

“你看看,這龍蝦,只只如樣,肉也飽滿,沒有小的,也沒有死的。”他極力說著龍蝦的好。

“你便宜點,我就買。”我心裡還真嫌它有點貴。

“我昨天還賣22元呢,今天只買20元。”他辯解道。

“你是從別人手裡收的,不是自己捕捉的啊。少賺點。你不便宜,我就不買。”我看著龍蝦並不大,也一般。說著就離開了那商販,心想,大不了今天不吃了,明兒去金餘買吧。

轉了一圈,又轉到他的面前,我又問,“便宜嗎?便宜我就買。”

“秤上準點,零頭少的不算,可以嗎?”他利索地秤一秤。

“你不要忙著秤,說好再秤吧。”

“要不要沒關係。3斤8兩。”

我經常買菜時遇到弄秤的,也常常對此深惡痛絕。弄秤的各種伎倆見多了,眼睛也就雪亮了。

是不是像我一樣戴了一副眼鏡的,商販認為斯文的人,五穀不分,四體不勤,秤上不會斤斤計較的,說不定連桿秤也不識的,扣斤壓兩沒事的。

其實,小時候,家裡就有秤,我們就用過秤。田裡收起的稻穀、油菜、小麥、大豆等要賣的時候,總有人上門來收。這時,就要秤和算。母親總是在旁邊教著。我們聽著,試著秤著,口算著。我們這樣的生活小技能還是很溜的。

當然,在集市上買菜時,如果遇到老弱病殘的,我總是會要多少給多少。對於那些精明的商販,特別是喜歡弄秤的,我一分也不多給,而且第二次就再也不向他買東西了。

眼前的這位中年男子,張著利落的嘴說著,雙手利索地將龍蝦倒入大塑料袋裡遞給我,口裡報著錢數,“75吧,便宜你一元錢。”

“你不要這麼快吧,裡面的死龍蝦要挑掉,水也要瀝瀝,秤也要定定砣,我還沒看秤呢。”我說著,只見旁邊的一位老大姐向我擠弄著雙眼笑著。我會意地也笑了笑。

“不要沒關係。”他說著,眼睛卻瞧著我。真不知他的伎倆蒙過多少戴眼鏡的斯文人。

“我來秤,就不會這麼多了,你信嗎?其他不說,我只要把塑料袋地下撕個小洞的話,水就成股,你信嗎?”我笑著說。

“沒有多少水,龍蝦沒水要死的啊。”他還極力辯解。

“我買的是龍蝦,不是買水啊。”我說。

“你要吧?買點龍蝦,還這麼費勁?”他有點急了,但語急心不急。

“哈哈,算了,我不要了。”對於這樣強買強賣,我不要。

“弄了大半天,還不買,來玩的。”他真急了。

“都是你秤的,我秤也沒看到。又是你說的,買不買都沒關係的啊。你急什麼呢。”我笑了笑,離開了。

孩子,你明白吧,我想對你說:生活,可不是一清二白,也不是不黑就白的,需要你用眼用心。但我們心要黑白分明,我們做人要一清二白。你的善良,不是別人欺負你的理由。

孩子,我真想告訴你

2

今天早上,我和兒子開車去了金餘,一個農村的小集鎮。我們直接到了買龍蝦的地方。

“這龍蝦怎麼賣?

“15一斤!”中年女商販說著。

“12賣嗎?”

“你買多少?”

“我買個4斤吧!”

“好吧,這個盆裡估計要4斤左右吧。”說著,她就張開黑色塑料袋靠近盆,用手將龍蝦捋進塑料袋裡。

“你慢點,死的挑出來,這樣好多水進了袋裡。”

“沒有死的。水等會再倒吧。”她一隻手握著袋口,一隻手提著袋底,將袋子倒過來,水就快速地流了下來。然後,她把袋子放到電子秤上秤了秤,“4斤2點,50元吧。”

我沒說什麼,水是有的,死龍蝦也是有的,算了吧,買吧。兒子手機微信掃描付了費。正要往回走,後面傳來似乎熟悉的聲音。聲音高而嘶啞,地道的通東口音:

“龍蝦賣完了嗎?”

“才賣完的。”

我轉過頭一看,就是昨天那個賣龍蝦的中年人,只見那位婦女邊說邊看了看我,眼睛還帶著未消停的對中年人擠弄示意,眼神裡卻又透著幾分狡黠。

哎,在劫難逃啊。估計沒好事。還好,算便宜的了。

到了家,將龍蝦倒了水池,沒想到,龍蝦死的很多。我懷疑,那婦女張著的黑塑料袋可能有死龍蝦,我沒來得及看看。袋裡的水也不少,也有1斤多。算算,也便宜不到哪兒去。生意人,你還真搞不過他。

孩子,這就是生活。我想告訴你,有時你想避免的事,往往它就與你形影不離。生活中,總是斤斤計較可不行,難得糊塗幾回也無妨,大度還是需要的。

孩子,我真想告訴你

3

水池裡放了水,用剷刀柄鼓搗撥弄著龍蝦,讓龍蝦旋轉起來,然後再換清水洗,就這樣三次後,水清了。

我戴上長皮手套,拿起長板刷,一隻只地刷洗。死的挑出來,肉硬實的就去頭抽筋留尾。

龍蝦在水池裡張牙舞爪,梭來梭去,時不時尾巴敏捷地彎伸,濺起一線水花。有的浮在水池邊,露著腦袋,兩根長長的觸鬚擺動著,如京劇《穆桂英掛帥》中剛健婀娜、武藝高強的穆桂英在耍雉翎,兩隻小青眼斜豎著,亮亮的,腮裡還時不時發出淅淅索索的聲響。

刷洗後,又用水洗了三次,龍蝦這樣才算清洗乾淨。

兒子說,拿到龍蝦加工點去加工,10元一斤,四斤以上加工。我算著,加工費還要40元呢,也不知他的油和調料怎樣,還是自己燒吧。

孩子,我真想告訴你

我把油、鹽、醋、冰糖、十三香調料拿出來,拿出蔥蒜和生薑,一一放在廚房的臺板上。

先往鍋里加水,蓋上蓋,點火燒水。在等待中剝蔥剝蒜切生薑。蔥好剝,但蒜頭剝起來真費事。那麼多的蒜頭,又是本蒜頭,剝得還讓人心煩。

蒜還沒剝好,水開了。我放下手裡的蒜,用籃子撈起龍蝦倒入鍋裡,用熱水淖2分鐘,水面上泛起裡泡沫。然後將龍蝦倒入清水裡淘洗,洗掉泡沫。又用籃子撈起龍蝦瀝乾水分。

我繼續剝蒜。然後用刀將蔥、蒜和生薑切成顆粒,裝盤待用。

準備工作做好,就開始燒龍蝦了。

先點火,將鍋燒熱,然後倒入油。要想龍蝦好吃,油可不能省。待油6成熱,就將蔥、生薑和一半的蒜倒入鍋裡,用剷刀在鍋裡翻炒,炒香。

然後往鍋裡倒入瀝乾的龍蝦,加鹽加醋進行翻炒,再加一把冰糖繼續翻炒,接下來倒入兩聽啤酒,進行大火悶燒十幾分鍾。

待龍蝦有個六成熟時,我用勺兒撈起一半的龍蝦到海碗裡,也舀起一半的湯汁。

而鍋裡繼續燒,用大火將鍋裡的湯汁收幹,散上蒜,就可以起鍋,將龍蝦盛入另一隻海碗裡,蒜泥龍蝦大功告成。

接下來,往鍋里加油,帶油熱了,將十三香調料適量倒入鍋裡,翻炒出香味後,將盛起的六成熟的龍蝦倒入,繼續翻炒,再倒入舀起的湯汁,大火燒,直到鍋裡的湯汁很少的時候,熄火起鍋,倒入海碗,十三香龍蝦也完美收工。

中午,桌上放著滿滿兩大海碗的龍蝦,油得發亮,紅得發光,香得誘人。葉子喜歡蒜泥的,兒子喜歡香辣的,一人一大碗。我是一會蒜泥一會香辣。看到他們邊吃邊讚不絕口時,我躊躇滿志,似乎如果當年不提前錄取做個師範生當了孩子頭,做個大師級的廚師估計是沒問題的了。正當我還在嘚瑟的時候,兩大碗4斤不到的龍蝦,都已下了他們的肚裡了。

“明天我再買點回來複習複習?”看著他們滿嘴的油,手不停地剝著龍蝦,我說,而我的口水也在往下嚥。

“不了,今天吃了,過幾天再吃吧。”葉子眨巴眨巴嘴說著,兒子也在旁邊附和。

“你們兩個傢伙,我沒怎麼吃就沒了。這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飢’呀!”我不無後悔地說。

他們兩人都笑了,舞著沾著油的手比劃著。

“好吧,你買你煮,我們吃。”他們兩個人一邊說,一邊還使著鬼眼,一邊笑。我也不由得笑了。

孩子,生活就是這樣。我想告訴你,生活裡,我們有好多不會的,只要去試著做做,常常會成功。對於生活,我們要降低生活要求的高度,提升自我人生的丰度。

孩子,我真想告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