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蘆筍長成“頂樑柱”

記者 陶攀

“什字鎮草脈村這個蘆筍基地2018年在我們這兒建起來以後,我就在這兒幹活,每天能掙70元,在家門口既能掙錢,又能顧家,太好了。”正在靈臺縣綠源蘆筍種植基地幹活的王鳳英高興地說。

4月16日,走進靈臺縣什字鎮草脈村綠蘆筍種植基地,一根根青翠的蘆筍長勢喜人,煥發著勃勃生機。蘆筍進入採筍季後,到處都是工人忙碌的身影。

王鳳英是什字鎮草脈村村民,今年是她在蘆筍基地上班的第三個年頭。她介紹說:“前幾年,我一直在街道的工程上當小工,自從這裡建起了蘆筍基地,我就一直在這兒幹活,家裡能脫貧,全靠這個蘆筍種植基地了。現在兩個娃娃都在上大學,我在這裡幹活的收入就能保證娃娃的生活費。”

2018年,靈臺縣綠源種植業公司在什字鎮草脈村投資建設靈臺縣綠蘆筍種植基地,基地採取“國有公司+產業項目+合作社+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徹底解決了附近群眾就業難題。

在蘆筍基地打工的村民大部分和王鳳英一樣,有的還在合作社裡入了股,平時在基地上班,年底還能分紅,真正享受著脫貧攻堅的政策紅利。

“因為蘆筍這個產業屬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常年用工量大,我們就在附近找工人,而且建檔立卡貧困戶佔大部分人,截至目前,已累計用工6000多人次,為周邊群眾提供勞務創收50萬元。我們還採取合作社入股的方式,吸納貧困戶2000多人,按照每年保底分紅6%,效益分紅不低於2%的協議分紅標準,已向貧困戶兌現分紅資金33.6萬元。”綠源產業扶貧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馮鵬程說。

據瞭解,蘆筍屬於宿根性作物,一次栽植可採收15年以上,每年採收2次,每畝採筍2000-3500斤左右,畝收入可達1萬元以上。 隨著上市熱銷,小蘆筍已成為了村民眼中的“香餑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