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這三件事,你就是最好的父母

慈懷伴讀

各位書友,四月的天氣,總讓人想起北島的那句詩“玻璃晴朗,桔子輝煌”。慈懷伴讀專欄,四月的讀書主題是“每天都是讀書節”。


在這樣的溫度和清爽中,最適合讀的,莫過於那些藏在電影中,書籍中,以及我們身邊的故事。我們在這些文字中,看到了自己,也看到了世界。慈懷四月的伴讀書單,就像是收集美好故事的捕手,把最溫情、真誠的一面,展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書是《窗邊的小豆豆》。


做好這三件事,你就是最好的父母


養育一個孩子,也許是世上最難的事之一。

他或是她,從出生時小小的生命,到長大成人,完全信賴地交託到父母手裡。這是蒼天對為人父母者最大的贈禮,也是最大的考驗。

如《窗邊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徹子所說:“教育與成長應是自由與天真的大合唱。”

父母能做的,也許就是用愛去呵護、教育、引導孩子。不止要讓孩子能力優秀,更要留存他們閃閃發光的心不被磨損,讓孩子成長為他們最好的模樣。


做好這三件事,你就是最好的父母

孩子是幼苗,

需要自由生長的環境

孩子是一株幼苗,需要呵護,更需要自由生長的空間。

作為栽培者和園丁的大人們要慎用自己手中的剪刀,只剪去枯枝敗葉,絕不可把他們全都強行修成一樣的形狀。

《窗邊的小豆豆》就講述了一個讓幼苗自由生長的故事。這本書是作者黑柳徹子的自傳式小說,她是成績斐然的日本著名主持人、亞洲歷史上首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

而在這個故事開始的時候,她叫小豆豆,一個好奇多動,整天趴在窗邊看風景,在一年級時就被學校丟棄的退學孩子。

母親為她重新挑選了一所學校:小小的巴學園。校長小林宗作先生,是一個對孩子們親切又耐心的溫柔大人。

在入學的第一天,他就和小豆豆聊了四個小時的天,她從未被大人們如此認真地對待過。

校長教大家不同的課程,也組織孩子們一起活動、聚起來講故事,舉辦能讓孩子們都拿到獎的運動會,在完成了功課後帶著孩子們在陽光下散步……

他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好孩子,他們不是怪孩子、壞孩子,都會和天下的所有孩子一樣,成長為有用的人。

在小小的巴學園裡,坐在“窗邊的”小豆豆不再是被排斥的多餘小孩,她真的成長為一個被大家接受的好孩子。學校中脈脈溫情的日子,也奠定了她一生對人寬厚溫柔的品德基石。

有看完故事的讀者甚至感慨:如果可以,我不想做小紅花,我想當小豆豆。

教育不是工廠流水線,尊重每個孩子的不同,鼓勵每個孩子的成長,才能讓孩子們成為個性多彩,熱愛生活的大人。

發現孩子的優良品質,通過環境的影響呵護他們的成長,順其自然發揚光大,才是最好的教育。


做好這三件事,你就是最好的父母


做好這三件事,你就是最好的父母

教育不是灌滿一桶水,

而是點燃一把火

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干涉與控制孩子的生活,往往會適得其反。

這是人的本性。即使是大人,當被強迫做一件本沒有惡感的事,也會一下子感到沮喪,對這件事失去興趣。逼著孩子學習成長,就是在殺死孩子的自主性,掐滅孩子心中的火。

孩子需要的不是被人推著向前,而是找到自己的雙腿。

《銀河補習班》裡,討厭學習、整日逃課的差生孩子馬飛,目睹父親馬浩文努力工作養活他們後,明白了讀書的意義。

他的爸爸並不逼著他讀書。他躺在小床上時,爸爸在昏暗的光下畫著圖紙,他小聲問:“那我也可以不睡覺嗎?”

馬浩文知道孩子的小算盤,他沒有命令也沒有說教,只是淡淡地說:“你自己的事情,可以永遠不用問爸爸哦!”

獲得了未曾想到的答案,馬飛怔愣半晌,第一次開始思考自己究竟為何讀書。最終,看著努力工作的父親彎著腰的背影,他也拿起教材翻看起來。

好的教育就是來自父母們言傳身教,來自於日常的細節。

因為教育不是填滿一隻鴨子,不是灌滿一個水桶。一萬句說教與逼迫,比不上讓孩子自己想一想,為什麼我要學習努力,我究竟想要做什麼?

逼著學,永遠比不過想要學。身教勝於言傳,讓孩子學習父母的榜樣,自主做出決定並對自己負責任,他們就會知道,不是任何人逼迫著他們向前,而是他們應當為了自己而努力。

而又有哪個孩子真的甘心放任自流,沒有一點進取心呢?

誰都會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當孩子的心裡點燃火焰,他自會燃燒。


做好這三件事,你就是最好的父母


做好這三件事,你就是最好的父母

不僅要呵護孩子身體,

也要呵護孩子心靈

孩子是最敏銳的。他們不懂很多事,卻也懂得很多事,他們知道上進,在意臉面,會討好大人,也會有悲傷與歡樂。

他們不是一具具矇昧未成熟的軀體,而是亮晶晶的靈魂。在孩子的成長中,不僅要呵護身體,也要呵護他們的心靈。

紀錄片《人生第一次》,記述了雲南漭水鎮的漭水中學一群孩子學詩的故事。他們不是條件優越的有錢孩子,而是偏遠山區裡的窮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兒童。

有人問:學詩對孩子有什麼用?這些孩子可能一輩子也無法受到詩歌帶來的物質恩澤。詩不能增加他們的高考分數,或是替家裡打一畝地的穀子。

攝製組用他們的鏡頭回答這些問題。

孩子們寫出的詩一首首呈現在鏡頭裡,細膩,敏感,卻又溫柔。

穆慶雲是班上的一個女孩,父親車禍去世,母親為了撫養兩個孩子外出打工。她和媽媽視頻通話時,總是隻有飲食穿衣,天氣晴雨。

而這一天,她們之間無話可聊的尷尬卻被詩歌化解。穆慶雲摸出她的本子,勇敢地給母親念出自己寫的第一首詩。

“小鳥是大鳥的孩子/白雲是藍天的孩子/路燈是黑夜的孩子/母親去廣東的時候/我把我的鞋放在母親鞋的旁邊/因為我是母親的孩子”

唸完詩之後,母女都是眼淚在眼眶裡打轉。媽媽說不出誇獎的話,只是問她可委屈,可願意原諒媽媽?女孩抽噎著說,她想要每週都給媽媽讀一首詩。

豆瓣上有一篇評論說,“學了詩歌的孩子,不會去砸玻璃”

他們也許不能靠著詩歌飛黃騰達,但卻因為詩歌得到了心靈的一方港灣。

受到心靈上呵護的孩子,即使外在條件貧瘠也不會自我封閉。敞開心扉,才可能表達出對世界的思考,對家人的愛。

他們的心不是鐵石,是溫熱的,會跳,會流淚,也會歡笑。

當他們不再習慣沉默,不再以表達愛為羞恥,家人之間的感情得以流通,他們也在這個艱難卻美麗的世界上,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所以,為人父母,學會呵護孩子的心靈,引導孩子心靈成長,才是真正呵護孩子的美麗一生!


做好這三件事,你就是最好的父母


做好這三件事,你就是最好的父母


用愛養育的孩子,方能用愛去對待世界。

在教導以知識之前,對一個孩童最應給予的教育,是幫助他自然生長,教會他如何正確對待世界,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心靈。

在愛中長大的孩子,最終會成為父母都為之驚豔的一道光。


以上就是我們分享的全部內容。


一起讀書,享聽四月的好故事!

慈懷四月伴讀願做小酒館

好故事都寫在春天的後面


*注:配圖來自攝圖網


*作者:橘子屋,寫點想寫的東西。希望偶爾有那麼一兩句,你會聽到心裡去。本文首發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因書明理,以慈懷道,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