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90後之後,00後也正消失在朋友圈!


繼90後之後,00後也正消失在朋友圈!

最近看網上有人問:“你為什麼不想發朋友圈了?”

底下00後們排隊留言:

“我都是特別激動的添加圖片,輸入文字,然後慢慢平淡,刪文刪圖……”


“朋友圈就是一種不發憋屈,發了矯情,刪了可惜,留著又膈應的存在,它的保質期只有三天,三天,也正好是我重新審視自己的一個輪迴。”


“情緒要隱藏起來,不動聲色的長大。”


我們為什麼要發朋友圈?


坦白說,作為一名資深80後,我也大概有兩年的時間,不怎麼刷朋友圈,發的東西也少了。一是因為朋友圈裡工作原因加了太多的人,我的通訊錄裡有兩千多人,根本刷不過來。也因為每天都在瞎忙,感覺沒有更多的閒暇生活和心情分享。

記得剛開始用微信的那幾年,我也是和身邊的大多數人一樣,每天都要抱著手機刷很久,看看這個親戚的動態,那個好友的分享,挨個評論、點贊。而我也會經常發一些自己的生活和成長,和親近的朋友、家人互動一下。那時候的朋友圈還像是一個“客廳”式的交互空間,充滿了熟人交際的溫暖和坦誠。那時候的朋友圈發出去的消息,很多人都是秒贊。

很長一段時間,微信朋友圈好像成了大多數人生活中的情感調節器。微信給我們營造了一個看似非常安全的空間,在這個世界中,我們中的很多人可以把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也習慣於通過每天的刷,曬朋友圈,抵禦和消弭一部分現實生活和工作中帶給我們的壓力和焦慮感。


繼90後之後,00後也正消失在朋友圈!

那時候的我們,為什麼這麼熱衷於發朋友圈呢?

有研究指出,人們在製造、分享信息時,可能有以下原因:1、表示喜愛;2、發洩消極情緒;3、獲得認可;4、為了娛樂;5、滿足認知需求;6、建立社會聯繫;7、自我表現;8、打發時間;9、記錄生活等等。

簡單點說,大致可以將這些歸為四類滿足:過程滿足、內容滿足、社交滿足和技術滿足。而其中,內容滿足和社交滿足是促使我們使用社交軟件分享的最大的因素。我們試圖通過朋友圈去了解未知的世界,或者看著那被點亮了的小愛心下面一排排或熟悉或陌生的好友頭像,讓我們體會到了更多的響應和反饋,也彌補了很多現實中無法被充分滿足的存在感,安全感以及認同感。

因此,隔著手機的屏幕,我們貌似置身於一個安全的孤島,當我們放下手機重新回到現實生活中的時候,我們也就不知不覺的在那樣的狀態中增強了心理耐受性,恢復了心理能量。

但事情總有雙面性,在一次次秀炫曬的過程中,我們也有意無意的留下了太多透露著內心自我的線索和痕跡,我們稱之為“

自我表露”。


社交邊界和“三天可見”的保質期


自我表露”的概念最早是由人本主義心理學家朱拉德(Jourard)在1958年提出的,後來他又在《透明的自我》中,將其定義為:告訴另外一個人關於自己的信息,真誠地與他人分享自己個人的、秘密的想法和感受的過程。

通常情況下,人們會盡力避免別人發現我們身上不被人喜歡的人格特徵和習慣,害怕自己陷入難堪的境地或失去自己喜歡的人的尊重,害怕別人發現真正的自己。

但朱拉德認為,當一個人總是隱藏自己時,他就會變成一個套中之人。在面對現實時不是積極地解決問題,而是用各種心理防衛機制歪曲事實以維持不真實的自我,這樣就無法成長和自我實現。

他認為,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必備前提條件。

適當的自我暴露能夠在人們第一次見面時讓彼此增進好感;特別是關於負面經歷的自我暴露,會讓人感到你的真實、可愛,提升信賴感,這也是鞏固人們的友情或者親密關係的紐帶。

但自我暴露也是有代價的。最直接的影響是它會使人感到脆弱。當我們在主動做出了自我暴露,卻沒有得到期待的回應的時刻。往往最容易感到“對方在這段關係中比我有著更多的掌控權”。一些本身存在不安全感的人,就比較容易被激發強烈的負面情緒,做出想要回撤、逃跑、攻擊、甚至“報復”等行為。

你是否有這樣的經歷,平時太忙很久沒在朋友圈互動了,但是有些朋友,還是一直在心裡。偶爾想起,去翻翻她的朋友圈,想了解一下她的近況,點進去看到的卻是一條靜默的橫線。


繼90後之後,00後也正消失在朋友圈!

就像網友@丞丞說的

“以前我的朋友圈沒有設置幾天可見,但當我發現我所發的每一個心情,每一個朋友圈都看不到一個點讚的時候,我才發現自以為過得很好的自己原來這麼孤單。所以我就設置了僅三天可見,如果有可能我想我應該會設置僅自己可見吧。因為我是一個孤獨的人,我的心情讓自己看見就好。”

在現實中,當我們無法處理網絡社交的邊界的時候,就只能趨向於收縮和隱藏。


我的寂寞你不懂,圈子不同不必強融


作為一款社交工具,朋友圈已經陪我們走過了8年的時光。從最初的“熟人的小圈子,純粹的心情分享”到“幫我點個贊,集齊30個贊可以打八折,在線等呢(呲牙)”“3個月瘦20斤,純天然,不反彈”。

朋友圈已經不是交朋友的地方,而是變成消滅朋友的地方了。

繼90後之後,00後也正消失在朋友圈!

不知什麼時候,我們的“私家客廳”變成朋友之間的 “沙龍”,如果說我們在這裡分享價值信息,瞭解並學習朋友們的關注點和興趣點,尚且能夠感覺到很充實;那越來越多的來自四海八荒的花式廣告和營銷推廣,就好像把我們的私人空間變成了“公眾展位”,讓人頓覺索然無趣。

數據顯示,有近六成的用戶新增好友大部分來自工作環境,有超過80%的用戶在微信上有過工作行為,如今的微信群似乎成為承載工作的主要渠道之一。這也就不難解釋,給你點讚的為什麼往往是陌生人比熟人多了。

我們正置身於一個泛關係社交的超級圈裡而不自知。且不說微商“亂入”,軟硬兼施廣告橫行,商業氣息漸濃。單就是那越來愈多的表演和緘默,足以讓我們貌似深諳人性,實則小心翼翼。如果說成為職場主力的90後,已經默然接受了這個“潛規則”,那對於還處於青春期尾巴上的00後來說,這恰恰是最難以接受的。


繼90後之後,00後也正消失在朋友圈!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青少年人群其實正處於自我成長的一個敏感期,也是一個人生的試錯期。一方面社會要求他們用越來越成人化的方式交往,另一方面,他們又因為跟父母、長輩及他人缺乏共通的語境而更感孤獨。因此人際關係似乎是每一代年輕人都比較鬱悶的話題,常常因為不被理解和人際交往中的不和諧而苦惱,有時候只好選擇逃避。

但是,表達的慾望並不會真正的消失,只會換種出口體現。這也是為什麼00後們會熱衷於B站上的狂歡,偏愛在QQ空間裡寫留言,甚至是邊追劇邊滿屏的刷彈幕。

一旦人們開始表露自己,就有對事實的再認識,這會幫助我們意識到事件並沒有原先想象的那麼糟糕、令人鬱悶或難為情,從而增強對生活的控制感,提高解決問題的自信心,並且找到認同和歸屬感。

寫在最後


當有人為私域流量時代到來歡呼的時候,卻忽略了為什麼現在的年輕人對很多營銷形式無感。

只有結合語境的表達,才是有效的溝通。謹以此紀念我們終將消失的“朋友圈”。


END.

我是蜜辣,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賬號:蜜辣心理。喜歡記得點贊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