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昨天的文章我們說到,2020年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在這特殊的日子裡,讓我帶大家一同鑑賞中國歷史長河中,主流瓷器之一——青花瓷。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藏友們應該都知道,元代青花瓷可是價值連城,名氣最盛。但是除去元代青花,明清的青花也是極好的。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青花麒麟紋盤,盤心青花雙線圈內繪兩隻奔騰追逐的麒麟及朵雲紋,盤外壁繪首尾相逐的麒麟。 外口沿楷書“大明成化年制”橫行六字款。這件麒麟紋盤器型大而不失秀美,胎釉精細,紋飾舒展豪放,為成化青花大器的典型之作,是一件稀有的傳世珍品。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明代瓷器工藝發展到成化時期出現了追求精緻典雅的風尚。成化瓷器造型精緻細巧,胎薄釉潤,畫風精細。這一時期的青花瓷器可分為早期青花和典型青花兩個階段。早期的青花瓷器風格與宣德時期相似,典型的成化青花瓷器由於採用了國產的平等青料,髮色淡雅無黑斑,青花色彩更為清麗明快。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青花枇杷綬帶鳥紋大盤,通體作16瓣蓮花形,無款識,露胎處呈現火石紅色。青花底釉青白亮麗,厚潤透明。 永樂、宣德兩朝是我國青花瓷器史上的黃金時代,其青花瓷之胎質、底釉、繪畫,無一不精。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此盤使用永樂時由西洋進口的“蘇泥勃青”料,濃重豔麗,滲入胎骨,並有自然暈散形成的“鐵鏽斑”,手撫之有凹凸不平之感。國內外現存傳世的永樂青花瓷,大盤往往以花卉為裝飾題材,用枇杷綬帶鳥為主題圖案的較少見。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青花人物紋缸,外壁繪大將呂布頭戴束髮冠,身穿百花袍,身後有一侍者,周圍站立幾名武士,手持各式兵器。呂布對面李肅手捧珍寶,獻給呂布,其身後的幾名隨從也各持寶物。周圍繪有旗幟、軍帳、城池、山水、草木等。外底素胎無釉。無款識。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此缸描繪的故事出自《饋寶說呂布》一節,李肅受董卓之命,帶著赤兔寶馬、黃金、珠寶、玉帶等寶物來到洛陽城下的呂布軍帳中,說服呂布投降。匠師巧妙地將此故事情節移植到器物的裝飾畫中,人物形象生動,青花色澤濃豔,為崇禎朝青花瓷器中的上乘之作。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青花竹石紋碗,外壁青花翠竹、怪石及花草紋裝飾。碗型秀美,釉面光潤,造型源自北宋汝窯淡天青釉碗。大面積留白,給人以清新雅緻之視覺感受,擺脫了元代和明代洪武時期青花瓷器裝飾繁縟的典型風格的影響,堪稱永樂一朝開創瓷器裝飾新風格的標誌性作品。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青花夔鳳紋雙陸尊,外壁青花裝飾。瓶體通過留白的裝飾技法,頸、腹間繪有青花夔鳳紋樣。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雍正年制” 雙行六字款。此器青花色澤淡雅細膩,體現了雍正朝的風格,是雍正官窯瓷器的代表作。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清雍正時瓷土選料精細,研粉、澄漿、製坯等工藝要求嚴格,燒製技術高,因而胎胚堅白細潤,成型工整,器體輕薄。大器胎體勻稱,不顯厚重,小器愈加玲瓏。因此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說。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青花雲龍紋盤,有“戊二十五號十七年樣” 青花楷書款。由此可知此盤為乾隆十七年燒製的瓷器坯樣。該盤對研究乾隆時期瓷器製作工藝具有重要的實物資料價值。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青花嬰戲圖碗,外壁繪兩組嬰戲圖,嬰孩或穿肚兜,或穿寬衣肥褲,嬉戲玩耍,天真可愛。兩組圖間以樹木、山石、花卉相隔。外底有青花“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楷書款。

故宮博物院成立95週年,青花瓷鑑賞

以兒童遊戲為裝飾題材稱為嬰戲圖,是瓷器裝飾的典型紋樣之一。嬰戲圖最早見於唐代長沙窯瓷器。清代瓷器上出現嬰戲圖,緣於康熙朝社會生活穩定、人口增長較快。在那種大背景下,嬰戲圖成為習見的藝術畫面,並使宮廷藝術品受到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