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至:變“廢”為寶 糞汙再利用實現綠色循環

近日,走進樂至縣龍門鎮龍王廟村某柑橘園內,連片的柑橘樹隨即映入眼簾,土地中,淺埋的黑色灌溉管道正在為柑橘樹輸送有機肥,而這些肥沃土地的有機肥則來源於龍門鄉聖美園養殖場。

樂至:變“廢”為寶 糞汙再利用實現綠色循環


在農科村聖美園養殖場異位發酵床車間內,兩臺翻拋機正在翻拋混合穀糠殼、鋸木面、幹糞等有機肥生產原料,通過高溫殺菌和菌種發酵後,糞汙便可轉化為固態有機肥。

樂至:變“廢”為寶 糞汙再利用實現綠色循環


“養殖場豬糞通過管網流到沼液池,然後再把幹糞輸送到發酵廠,統一收集到一起處理,通過菌種發酵和高溫殺菌後,能有效地無臭化處理養殖場糞汙,還能生產成有機肥,用於果園施肥。”聖美園養殖場異位發酵床車間負責人鄧運周說,該車間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於2019年3月份左右建成投用,年產有機肥近1000噸。生產的有機肥再經過1年以上的發酵,便可用作肥料,沼液池中的沼液在發酵一段時間後也可以通過管道直接輸送至果園,灌溉果樹,將糞汙變“廢”為寶,實現了糞汙循環利用,既綠色環保,又經濟實惠。

樂至:變“廢”為寶 糞汙再利用實現綠色循環


在樂至縣高寺鎮來龍村,一佔地約60畝的有機肥廠正在緊張建設中。據瞭解,該有機肥廠由四川環友肥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總投資約4500萬元,計劃建設有機肥生產車間、配套10000平方米厭氧發酵罐、3000立方米沼氣罐等。四川環友有限公司該項目管理人員曾紅輝告訴記者,該有機肥廠建成後,周邊縣區的秸稈、糞都可收集到有機肥廠,進行統一收集加工,年生產成複合肥、有機肥等約30萬噸。

樂至:變“廢”為寶 糞汙再利用實現綠色循環


據悉,為將種植業和養殖業有效結合,實現生態健康高效養殖、糞汙資源循環利用,促進環境友好、資源節約,樂至縣加快推進糞汙資源化利用項目,項目總投資1.65億元,自2018年開始實施以來,已完成了97家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汙處理設施設備及多個有機肥廠的開工建設,建成沼液核心利用示範區3個,示範面積約15000畝。截至目前,樂至縣糞汙設施設備配套率已達到了95%,全縣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到了90.2%,預計將在2020年7月前全面完成建設任務。

來源:資陽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