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領先世界?

如今,許多學校開始復課。幼兒園的孩子預計會晚一點,但許多家長已經開始擔心他們的孩子進入幼兒園。

談到幼兒教育,日本一直遙遙領先。事實上,他們有幾個我們可以學習的核心育兒概念。

為什麼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領先世界?

日本4核心育兒理念,中生活可以嘗試

1.讓孩子們自己穿衣服

在日本,孩子們從兩歲開始就必須試著自己穿衣服。母親只負責站在一旁指導他們,基本上不伸出手來幫忙。

為什麼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領先世界?

這篇文章與圖均源網絡相匹配,與圖片和文本無關。

也許許多父母認為這沒什麼大不了的。事實上,日本幼兒園通過這種方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他們的孩子在幼兒園時會換衣服,分發練習手冊,張貼筆記,掛手帕等等。

日本的兒童從兩歲或三歲開始訓練他們的基本生活技能,這使他們逐漸養成有條不紊地做事的習慣和在成長過程中獨立生活的能力。

為什麼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領先世界?

如果我們比較一下日, 中,幼兒園的孩子,我們會發現中國的父母很少意識到要在這方面鍛鍊他們孩子的獨立生活,許多父母在第一天送孩子上學時,不得不用各種可能的方式告訴他們的老師:"我們的孩子必須吃飯,否則他不會吃飯","我的孩子上廁所,希望老師能幫他們脫下褲子".

2.讓孩子們自己拿書包

從上幼兒園的第一天起,日本的賢惠母親會為他們的孩子準備不同用途的揹包:餐具袋、文具袋、衣服袋、鞋袋等。總共大約有7到8種。因為幼兒園對袋子的使用有嚴格的規定,每個孩子可能會帶不同的東西,這些袋子不能直接從購物中心購買,需要由他的母親手工縫製。

為什麼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領先世界?

日本幼兒園的這一規定不僅是對母親動手能力的挑戰,也是對孩子動手能力的檢驗:一方面,孩子放學後需要將自己的個人物品一件一件地放入各種袋子裡。另一方面,這些包都是孩子們自己帶回家的。即使成人在放學後把它們撿起來,這些袋子仍然會被孩子們拿在手中,但是父母什麼都沒有。

日本人民認為,應該從小就引導兒童培養"自己做自己的事"的意識和習慣。首先要做的是從日在中的瑣碎生活開始,讓他們先養成這個習慣。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中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這一切都是為了不斷提高他們的吃苦耐勞和獨立精神。為什麼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領先世界?兒童保育的四點核心理念值得中國兒童學習!

為什麼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領先世界?

也許中國的一些父母會說這只是針對貧困家庭的。日本的大多數父母並不存在,不管他們的階級或財富。即使是日本皇室的小公主,放學後下雨或下雪時也需要自己帶包。在日本,除非孩子不能移動或身體不適,否則父母永遠不會輕易幫忙。

3、一歲半開始排便教育

許多孩子在進入幼兒園後仍然小便。父母往往只准備一條褲子給他們換,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意識。事實上,許多幼兒園老師會告訴家長,如果他們不教孩子使用廁所,一天一條多餘的褲子是不夠的。

為什麼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領先世界?

在日本,這種情況相對較少,因為他們的幼兒園將有專門訓練孩子獨立如廁的"排便教室"。在這堂課中,老師將使用粘土製作不同形狀的糞便,告訴孩子們糞便與人類健康的關係,並教育孩子們區分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

事實上,日本的兒童大約一歲半,學校和家庭可能會開始訓練他們站立時使用廁所設施。在幼兒園專用的廁所裡,有一大排沖水廁所設施。孩子們一進入托兒所,就通過護士的一對一訓練,學會使用廁所和清潔身體的正確方法。

為什麼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領先世界?

仔細回顧我們的生活,許多孩子上小學時無法照顧自己。這真的是因為日本的孩子有天賦嗎?

不是那樣,而是他們的長輩更願意放手去監督和訓練,用自己的雙手去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4、重視團隊教育而不是個人

日本的孩子剛進幼兒園時會參加體育比賽。有些孩子還不到一歲,在爬山時可能會絆倒並走路。如果中國的父母認為幼兒園一點也不人性化,他們只想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事實上,他們只看到一個方面。

為什麼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領先世界?

在日本,幼兒園舉辦的運動會上沒有個人冠軍,因為他們只設立團體項目,包括許多田徑接力、拔河和其他運動。這樣,他們告訴他們的孩子,團隊和集體的榮譽高於個人的榮譽,他們是為了培養孩子的合作和群體意識。

這樣,幼兒園強調兒童參與集體活動對培養兒童的歸屬感非常重要,而不鼓勵比較,以免加深根植於人類意識和內在的比較感。為什麼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領先世界?兒童保育的四點核心理念值得中國兒童學習

除了以上幾個具有日本特色的育兒理念外,他們還有完整的混合班教育(大、中、小班合作)、微笑感恩教育(注重綜合教育)、食育(提倡慢吃)等。

如果我們總結一下,我們可以發現,日本早期兒童教育的目的似乎不是把幼兒當作弱勢群體,而是把他們培養成獨立的"人"。因此,有大量的法規我們無法理解,看起來也很苛刻。


為什麼日本在幼兒教育方面領先世界?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日本人的教育與娛樂、嚴格訓練相結合的育兒理念非常有效,最終的結果並不十分令人信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