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拾趣——我的父親

前面有說過父親兄弟七個,他排行老三,一個六十多歲卻很可愛的小老頭,沒有讀過書因為那個年代生在農村的人沒有幾個讀過書,十幾歲時出去學木匠,家裡是祖傳的木匠,不知當時爺爺為何安排他出去拜師學徒,不知道學了幾年回來時經媒人介紹認識了我媽媽,然後結婚有了我和我哥哥,在我懵懂的年紀時,母親常常因為家裡缺桌子少板凳來說笑父親這個祖傳的木匠。

父親是個寡言的人,不怎麼愛說話,脾氣又特別倔強,村裡的人就送他一個外號三別子(方言形容特別倔強的人)小時候覺得他很嚴厲,他不善言辭,卻很喜歡講大道理。小時候覺得父親很高大,很健朗,轉眼間三十年過去了,再看父親已是滿頭的白髮,父親老了腰也駝了。

午後的我泡一杯清茶坐在辦公室裡,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從我窗前走過,引起了我無盡的思緒,在腦海裡彷彿回到了豫南平原的一個小村落,正午小村裡炊煙點點,我知道那是母親在為農田裡操勞的父親準備午飯。

驕陽如火般的烘烤著大地,父親彷彿不知疲倦的在那塊水汪汪的稻田裡,趕著家中的那頭老牛,慢吞吞的在移動,耳邊不時傳來父親的吆喝聲,我知道那是父親在催促著那頭老牛快一點,在烈日下父親那滿頭的白髮晃得我眼睛生疼,父親老了,步伐也慢了很多,跟這那頭老牛一步一踉蹌的犁著那塊水汪汪的稻田。

想到不由自主的眼淚流了下來,父親為了自己操勞了一輩子,老了仍在為子女奔波,擦乾淚水叫父親,吃飯嘍,就來嘍,就來嘍,父親仍是那麼的慈祥,只是聲音蒼老了很多.......

童年拾趣——我的父親


童年拾趣——我的父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