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分鐘讀1頁書,到1年讀700本書,書評人的快速閱讀法真有用嗎?

原創|鴻雁

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富心學習號,每天為你推薦一本書,分享書中乾貨。

引言

你是否為自己讀書慢而苦惱?又或者對速讀有偏見,認為讀書不是比速度而是看收穫。

本文為你推薦《快速閱讀術》,並分享書中乾貨。為你解決無法快速閱讀的困擾以及擔心速讀影響讀書效果的問題。

本書作者印南敦史,是日本著名書評人。

他曾經是個“慢讀者”,讀1頁書要用5分鐘,現在他平均每天閱讀2本書,寫2篇書評,一年可以讀700本書。

書籍經他推薦後,常位於亞馬遜書榜前列,在日本常出現脫銷的情況。

作者根據自己讀書的經驗,總結了一套有效的速讀方法,撰寫了這本《快速閱讀術》。

從5分鐘讀1頁書,到1年讀700本書,書評人的快速閱讀法真有用嗎?

本文是我為你整理的書中乾貨。

還是那句話:如果有時間,推薦你閱讀原作,如果沒時間,閱讀本文也可以瞭解書中精髓。

正文

一、閱讀速度緩慢的原因

我們之所以讀書慢,是因為我們執著於讀懂並記住全部內容。

但事實證明,即使讀得再慢,再仔細,記不住的內容還是會遺忘。閱讀速度與理解程度、記憶效果並不成正比。

有時候甚至適得其反:用一個月讀一本書,即使每天都被書中內容感動,但讀完之後也只是覺得“這是一本好書”,卻不記得曾經讓自己感動的內容了。

閱讀速度慢的原因,歸根結底,並非能力問題,而是對讀書的認識欠妥。讀書的真正意義,並不在於“複製100%”的原文,而是在於“邂逅1%”的收穫。

並不存在讀得快或讀得慢的人,他們之間的差異僅僅在於,是“能夠擺脫仔細閱讀的束縛”,還是“糾結於仔細閱讀”。僅此而已。

為此,作者提出“流水式閱讀”的理念:讓書籍內容從心中“流過”,只要“流過”便有意義。

從5分鐘讀1頁書,到1年讀700本書,書評人的快速閱讀法真有用嗎?

二、養成每月閱讀20本書的習慣

如何每月讀20本書?只需以下三個步驟。

步驟一:在“每天同一時間”讀書

不僅是讀書,任何習慣的養成,最重要的都是在每天同一時間做同一件事。

通過固定時間段和固定情境,讓大腦產生“習慣的錯覺”,久而久之,便會習慣閱讀。

步驟二:首選“可以快速閱讀”的書

書籍可以分為三類:

  • 不必讀的書
  • 無法快速閱讀的書
  • 可以快速閱讀的書

對於不適合自己的“不必讀的書”,就不要浪費時間去閱讀了。

而那些故事性較強的書籍,如小說、隨筆、漫畫、散文等,則不適合速讀。此外,對於需要慢慢品讀的書籍,也不適合快速閱讀。

無法快速閱讀的書並不多,通常佔閱讀書籍的5-10%。

在培養閱讀習慣期間,要多讀可以快速閱讀的書,這樣可以增加成就感,讓我們有種“已經讀了很多書”的滿足感,從而產生更大的閱讀動力。


從5分鐘讀1頁書,到1年讀700本書,書評人的快速閱讀法真有用嗎?


步驟三:閱讀不同類別的書

經常變換書籍類別。這就好像無論多好吃的美食,如果每天吃也會膩。此外,不管一個月讀幾本書,當開始閱讀一本書之後,最好在一天之內讀完,不要隔夜。

與其拖拖拉拉地讀10天,不如全神貫注地讀60分鐘”。這樣你的閱讀質量會有飛躍性的提高。

作者發現,用一個小時快速閱讀書籍,更容易記住書籍核心要點。相反,一邊尋求共鳴,一邊閱讀,花費一個月才讀完的書,最後可能不知道書中到底講了什麼。

這多半是因為,拖的時間長,更不容易抓住書的全貌。

三、為寫而讀,讓你讀後不會忘

與其仔細品讀,不如將文字摘錄下來。這樣不僅能夠細細品味,也不易忘記。

作者將這種方法定義為“呼吸式閱讀”,閱讀就像吸氣,摘錄就像吸氣,如果只吸氣不呼氣就會感到憋悶。

從5分鐘讀1頁書,到1年讀700本書,書評人的快速閱讀法真有用嗎?

將摘錄與閱讀相結合,讀書才更有效。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一行採集”。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記錄筆記本上。儘量短小精悍,將摘錄的內容控制在幾行之內。

從5分鐘讀1頁書,到1年讀700本書,書評人的快速閱讀法真有用嗎?

步驟二:“一行精華”。將整本書採集到的內容進行“優中選優”,採擷最精彩的一行,記錄在另一個筆記本上。

步驟三:“一行評論”。將一本書的內容,通過撰寫“一行評論”的方式,高度總結概括出來。與“一行精華”記錄在同一個筆記本上,同時記下日期、書名、作者。

步驟四:自我評定讀書足跡。每讀完12本書,選出最佳的一本,做好標記。

從5分鐘讀1頁書,到1年讀700本書,書評人的快速閱讀法真有用嗎?

四、流水式閱讀的具體技巧

作者將速讀方法稱為“流水式閱讀”,這個方法的關鍵是“跳讀”。

“跳讀”的原則是:

以小標題為單位,進行跳讀。即在看到小標題之後,如果覺得“沒有必要閱讀”或者“不想讀”,就可以毫不猶豫地跳過去。

鑑定跳讀內容的三個標誌:

1. 為了區別其他同類書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可以跳讀。

2. 印證理論或主張的特殊事例、經歷可以跳讀。一般來說,論證的順序是:理論—事例—理論(總結)。捨棄事例,直接跳讀到總結的部分,完全不會妨礙理解。

3. 渲染期待和危機情緒的誇張表達可以跳讀。例如:“讀過此書,你的人生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提高閱讀速度的4個步驟:


1. 仔細閱讀序言和目錄

序言是書籍的導入部分,會寫明書籍的撰寫目的、概要等。通過閱讀序言,可以瞭解一本書的文體、寫作意圖,把握全貌。

目錄就像書籍內容的結構圖,通讀目錄,可以選出自己需要閱讀的章節。

2. 僅讀開頭和結尾的5行

根據書籍結構,確定閱讀單位。一般建議閱讀單位為20頁左右,或者以章、節為單位。

然後,只需閱讀每個閱讀單位的最初5行和最後5行。一般來說,這樣便可以瞭解這個閱讀單位的主要內容。

而如果通過這些閱讀內容,發現這裡很重要,再返回單元開頭認真閱讀即可。

從5分鐘讀1頁書,到1年讀700本書,書評人的快速閱讀法真有用嗎?

3. 確定了關鍵詞之後再閱讀


讀書之前先思考自己的閱讀目的:我究竟想獲得什麼。然後再帶著目的去讀書,只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這裡作者推薦“關鍵詞搜索閱讀法”。確定不想漏掉的關鍵詞,一邊搜索,一邊閱讀。

如果覺得只閱讀包含關鍵詞的部分不能完全理解起內容,就倒退幾頁開始閱讀,或者把關鍵詞所在的這一小節仔細閱讀,基本能把握大致內容。

4. 使用多種閱讀節奏閱讀

建議大家在讀書時,不必始終保持一個速度,而是還可以有1.5倍的中速閱讀節奏,2倍速的高速閱讀節奏,以及5倍速的流水式閱讀節奏。

結束語

以上便是《快速閱讀術》這本書中的精華內容。是否有效,實踐一下試試看吧!

在書的結尾,作者還介紹瞭如何選書、如何制定閱讀計劃以及如何處理讀過的書、如何整理書架等內容。

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閱讀原作,這是我為大家找到的京東正版書籍鏈接。



也可以通過微信讀書閱讀電子版。

如果只是想掌握書中的快速閱讀方法,閱讀本文就夠了。

希望本文對你有所幫助。喜歡本文,歡迎點贊、留言、轉發、收藏。你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鴻雁,閱讀與寫作的踐行者,多平臺原創作者。碩士研究生,70後二胎寶媽,致力於讀好書、寫美文、為你薦書。

關注富心學習號,為你分享個人成長、育兒、理財、心理學好書和乾貨,與你一起終身學習,終身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