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想大蝦”到“理想大蝦”

一年半前,兒子上了初中,在送兒子上學的路上會路過一個叫做“李想大蝦”的店。無數次的路過無數次的猜測,到底李想是誰?來來往往的顧客都在吃些什麼?吃一頓要花多少錢?於是我和媳婦總盤算著什麼時候帶著孩子能去吃一會,可是又擔心萬一要花四五百可怎麼辦?大老爺們不能進店了一聽說錢多再出來吧!可是對於汽車修理工的我來說四五百可是要付出很多辛苦的勞動呀!一糾結就是一年多。

記憶即使偶爾缺席但是從來不會遠離。今天兒子開學了,熟悉的路上“李想大蝦”還在那裡。大堂裡依然熱熱鬧鬧煙霧嫋嫋。晚飯的時候我們一家三口終於達成一致意見。“李想大蝦”我來了!

從“李想大蝦”到“理想大蝦”

進入店裡,我選擇了能夠看到店外情況的位置,目的是可以隨時瞟一眼我的電驢,要知道這輛車我花了將近四千大洋,為的是可以在西安市內給貨車提供遠距離的上門保養服務,沒他可不行。接下來開始研究菜單,大蝦鍋底分88,108,128三檔,蔬菜10元/盤起步,丸子20元/盤起,肉類30元/起,可惜當時沒有拍照。應該耽誤了十分鐘我列好了菜單:

醬香鍋底108元(含油麥菜,豆腐皮,魚丸,手工面各一份),撒尿牛丸一盤22元,菠菜一盤10元,金針菇10元,腐竹10元,可樂10元。合計170元.

從“李想大蝦”到“理想大蝦”

我兒子喜歡牛肉丸子和可樂,我媳婦喜歡金針菇和菠菜,當然我是能裝碗裡的都不介意。

從“李想大蝦”到“理想大蝦”

我們不緊不慢的吃著,味道還是很好的,覺得比那個“海鮮大鐵鍁”文氣一點。沒想到的是最後撒尿牛丸竟然沒有吃完,只能打包帶走。期間我注意到鄰桌的一盤牛肚最多吃了三分之一就結賬走人,我心裡難受了很大一會兒。也許不同的財力狀況會有不同的飯量吧!

就在我們走的時候,手機響了,我一看是我媽打來的,剛喊了個“媽”手機就沒電關機了,也就是這個電話使我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李想大蝦”吃一次難過一次……

到家後手機通上電我把電話就打過去了,原來我媽告訴我需要的證件已經快遞過來了,注意查收。我順便問春節期間我爹感冒好了沒有,現在都在忙些什麼活 ……“還沒有好徹底,這幾天在菜園子起菠菜賣菠菜,也不值錢,去街上趕集一集賣個三十來塊錢,天天還在下雨……”

我突然覺得心裡老堵,就在剛才我點的菠菜——不足十棵十元!我不想去講所謂的隱形消費,我只是覺得當我在大西安吃一頓飯花一二百元的時候,我父母卻在老家農村透支著健康只為掙二三十元錢……在我的記憶裡找不到父母吃過大蝦的畫面,也沒有找到父母在飯店吃飯的畫面,在城市人習以為常的一點點事情對我父母來說是那樣的奢侈和遙遠……記得南水北調中線開通的時候,別人送給我父母三四斤蝦米,我媽還找人把蝦米從南陽捎到西安,四百公里呀!就一個原因——“我孫子喜歡吃馬蝦”。

“李想大蝦”突然變成了“理想大蝦”。吃這一次我難受一次,但是我想我還會再來,下一次我把父母帶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