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祥媽媽發聲護犢子:屢次接吻惹爭議,別讓 “越界”毀了孩子

文章:橙果媽媽

(原創不易,請勿隨意抄襲和搬運,歡迎討論和關注!)

這幾天,一打開新聞,熱搜上都是羅志祥和周揚青分手一事消息,本來隨著羅志祥和蝴蝶姐姐道歉,熱搜慢慢下去了,誰知道這時候羅志祥的媽媽都出來發聲了,羅媽媽護犢子表示很生氣,稱:

感情的事情應該私下處理,不應該公開撕破臉,周揚青這是想毀了羅志祥。

羅志祥媽媽發聲護犢子:屢次接吻惹爭議,別讓 “越界”毀了孩子

對此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

網友紛紛表示,這羅媽媽才是羅志祥最大的瓜,這又再次點燃圍觀網友們的嘲諷與內心擠壓的怒火,讓人感慨,有個不省心的媽就如同有個多了一個豬隊友。

更重要的是,大家還扒出來小豬羅志祥和媽媽親吻的照片,對此,很多網友表示,母親與孩子這麼親密,怪不得羅志祥對於女性沒有界限感。這都是媽媽的錯。

那麼問題來了,父母與異性子女之間的親密行為,年齡界限到底應該是多大呢?父母是否該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羅志祥媽媽發聲護犢子:屢次接吻惹爭議,別讓 “越界”毀了孩子

01

關於父母與異性子女親密的肢體接觸方面,一直以來是有爭議的:

很多父女或者母子之間,會因為母愛或者父愛,對於性別相處的忽視,而導致出現一些讓人不理解的行為。

比如:羅志祥和媽媽長大後還經常接吻,公然在舞臺上跟媽媽說一些黃色的笑話、做很親密的舉止等;

比如:韓國的一檔綜藝節目,一位高中女生說,爸爸還是會親吻自己,還會用舌頭舔自己的臉,刷碗時,父親會摸她的屁股等,讓她很尷尬;

比如:23歲的日本女明星北貝直美在節目中告訴大家,儘管自己已經成年,但還是會經常和父親、哥哥一起泡澡;

羅志祥媽媽發聲護犢子:屢次接吻惹爭議,別讓 “越界”毀了孩子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或許是因為孩子小不懂,但是父母不能假裝不知道,而錯過了培養孩子性別意識, 父母有義務給孩子樹立的正確的性別界限。

縱然是親子感情再好,也需要孩子長大後,保持好界限。

02

這裡就需要提到一個概念,兒童是怎樣理解性別的?

寶寶一出生就是兩個性別,在慢慢成長過程中,會逐漸地獲得他(她)所處的社會傳統和文化所賦予的適合於男性或女性的價值、動機、性格特徵、情緒反應、言行舉止和態度等等。

這個心理上對自己性別認識的過程就是兒童性別化,這也是也是兒童心理發展水平的標誌。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兒童發展心理學家勞倫斯·科爾伯格認為,兒童對於自己是男性還是女性的基本理解是逐漸發展的,整個過程經歷了三個階段:

  • 第一階段是性別自認:大概在2-3歲,兒童瞭解要不是男孩,要不是女孩,兩者不一樣。
  • 第二階段是性別穩定性:慢慢在5歲之前,幼兒開始理解性別是穩定的,長大後,男孩會變成男人,女孩會變成女人;
  • 第三階段是性別恆常性:在5-7歲時,大多數兒童理解了男性女性並不會隨著情境或者個人願望而改變。
羅志祥媽媽發聲護犢子:屢次接吻惹爭議,別讓 “越界”毀了孩子

03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形成理念中提到:

  • 孩子到3-6歲這一階段,即性啟蒙期,孩子開始對於男女性別的差異有了模糊、淺顯的意識。

他們會好奇自己以及他人的生殖器產生好奇,他們的參照大多來自於父母。

這個階段孩子,就需要父母多進行陪伴同時,還有一個教育的關鍵點:可以適度引導孩子理解男女性別差異,逐步過渡到性啟蒙知識。

羅志祥媽媽發聲護犢子:屢次接吻惹爭議,別讓 “越界”毀了孩子

  • 6-12歲的孩子,是心理潛伏期,對於男女的界限已經很明確。

處於心理潛伏期的孩子,對於周圍事物的興趣大大增長,原始的慾望處於潛伏狀態。而這一時期的男孩女孩之間,從情感上開始疏遠,團體活動中呈現出男女分離的狀態。比如:常見的課桌“三八線”,見了異性同學會害羞跑開等。

這個時期的孩子,父母需要引導孩子有正確和清晰的性觀念,這時候的孩子最需要心理的“養育”。孩子如果遇到不良的誘惑,則容易產生性偏離。

所謂性偏離,就是產生諸如:戀童癖、戀物癖等等不良的性滿足方式,所以,父母正確的引導極為重要。

羅志祥媽媽發聲護犢子:屢次接吻惹爭議,別讓 “越界”毀了孩子

04

那麼,對於父母而言,該如何指導孩子建立正確的性別觀呢?

1、 從小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教育。

在6歲上學左右,孩子就會觀察到男孩和女孩身體是不一樣的,他們會好奇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有的男孩會掀女孩的裙子,有的女孩還會學著男孩站著尿尿,還有的會偷看大人洗澡等;

家長需要引導孩子認識到男女身體的差異,這讓讓孩子在成長中對異性保持正常的心態, 同時,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孩子需要懂得異性之間的界限。

比如:身體的那些部位是不能讓人觸摸的,特別是隱私部位;異性之間不能隨意的擁抱和親吻,這些都是不禮貌的;正常的交往還有保持正確的距離很重要等。

羅志祥媽媽發聲護犢子:屢次接吻惹爭議,別讓 “越界”毀了孩子

2、 父母自身言傳身教,3歲起培養孩子性別意識。

對於孩子而言,樹立正確的兩性觀,啟蒙老師肯定是父母。所以,對於父母而言,孩子年滿3歲就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比如:孩子洗澡儘量是同性父母幫助;不在孩子面前換衣服;不親孩子的嘴巴等。

從小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讓孩子長大後知道需要跟異性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感, 父母的言傳身教,讓孩子懂得界限清晰化,才會讓孩子懂得保護好自己。

羅志祥媽媽發聲護犢子:屢次接吻惹爭議,別讓 “越界”毀了孩子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不斷與父母進行斷舍離的過程,父母再不捨也需要懂得迴避,所謂:“女大避父,兒大避母” ,相互尊重對方的隱私,才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和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