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距離認識譚博已經過去了14年,歲月在他的臉上,居然沒留下印記。

除了“克隆”一個5歲的兒子,譚博依然文靜而羞澀。

叛 逆

文靜是表面,踢球的時候,譚博還是兇,12歲就從達州選進成都隊,沒得點脾氣還是扶不住。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當年在法國梅斯青訓中心的成都娃(左1譚博、左3王昕柯、左4王楚、右2楊澤志)

第一次認識他是在法國梅斯青訓中心的訓練場,個子不高,臉色白淨,看起文靜卻動作迅猛。

張哥邊看邊問王楚,你們訓練中心有韓國人?王楚說,沒得韓國人哦。

張哥一指,王楚(目前效力中乙四川九牛)大笑,“那娃是我們成都來的哈……”因為這個事情,當時都在梅斯的楊澤志(目前效力中甲四川FC)等人笑了一天!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譚博(左2)@成都市足協

再次見到譚博,已經是成都謝菲聯時代。

同年齡段的張池明、馮卓毅、彭欣力、楊澤志等人已經上了一隊,毫無疑問那是中國足球最壞的時代。

“我踢球的時候職業足球待遇好低哦……”。職業足球的落寞,也給了他們一個新的選擇。

譚博選擇了同在梅斯接受培訓的王昕柯、徐夷文一樣的道路,去大學讀書,他選擇了電子科大,繼續喜歡的足球,只不過11人制變成了5人制。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曾經在謝菲聯的隊友楊澤志(目前效力中甲四川FC隊)@楊澤志個人微博

大學畢業,譚博想過繼續給足球為伴,但是還是扭不過父親,“父親給我找的工作”。開始幹一個給過去的20多年完全不搭邊的工作——銀行職員。

“銀行工資還是可以,要拿1萬多,坐了一年櫃檯,天天給那些大爺、大媽打交道,不堪回首。”

雖然不堪回首,譚博還是很感謝那段經歷,“真的把我性格磨平了,你曉得的,踢球的脾氣,現在想想帶小娃娃遇到任何家長都受得下來,要是沒在銀行待,不曉得要鬧成啥子樣子!”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譚博(左2)

一年的櫃檯鍛鍊,他走出櫃檯混到了業務經理的職位,按理說不用繼續隨時面對大爺、大媽,從此人生開始新的篇章。

但是,他覺得這不是他的生活,“就是不想在銀行了,還是想從事足球行業”,為了這個事情,他娃開始跟母親父親扯皮。

“不准我辭職,我就天天鬧,在屋裡睡起,給他們說,不準辭職我就天天睡起,反正不會去上班。”

這種抗爭,譚博父親除了沒有吐血,估計天天都有打他的想法。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梯隊教練的工作比銀行辛苦,當然收入也少得多@成都市足協官微

最終,譚博父親輸了!

那是2015年,他順利從銀行辭職,跑回成都足協找到辜建明主席說自己想帶小娃娃踢球。

這個選擇不僅是他父親崩潰,連老婆都接受不了,完全不可理喻!

“都曉得當教練,要出去比賽,要訓練,晚上還要管,在屋頭的時間都少,娃娃又小……”

傳 承

12歲多來成都,譚博的教練是法國教練艾迪,再之後去法國梅斯,回來以後沒多久進大學讀書。

他基本上都是跟到外國教練在一起,正好15年成都足協開始組建04/05年齡段的隊伍,主教練是葡萄牙教練,缺少一名助理教練,譚博開始了自己的教練生涯。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譚博帶隊@成都市足協官微

“剛去隊上3000多一個月”,說這些的時候譚博輕描淡寫,從接近兩萬的月薪到3000多,這個落差沒有讓他失望。

“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天心情都是好的,渾身都是勁。”

“那陣踢球的人好少哦,比我們小時候還少,我記得第一次組隊選拔隊員的時候,來了30多個人,選啥子嘛選,最後選了10個人算組成一個隊暫時開始訓練,都沒法打對抗”。

“成都足協送我去德國沃爾夫斯堡接受教練培訓,他們的教練給我說,一般都是從10多萬娃娃裡面選人,我們從30多人裡面選。在梅斯的時候,梅斯除了在法國選,還要去非洲選,你說怎麼踢得過別人?”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成都足協梯隊赴法交流@成都市足協官微

雖然從踢球開始就跟到老外一起,但是譚博還是尊重自己的師父們。

“徐指導(徐建業)、張指導(張偉哲)、胡老師(胡磊),李指導(李勝)……有啥子訓練上的問題我都要切請教他們,聽他們的意見,胡老師帶隊訓練認真,李指導學習精神好……”

基本上成都足協每個教練的特點他都瞭如指掌。

“肯定了解嘛,以前都是跟到他們學踢球,現在跟著他們學當教練”。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譚博和他的師父以及曾經的隊友

就是這種學習精神使得譚波迅速在教練員的位置上成長,外籍教練轉而帶其它年齡段後,04/05年齡段就留給譚博個人來帶,30歲的教練。

“我什麼都不懂,打青運會的時候,領導讓報目標,我跑去報力爭打到第五名。報完去請教徐指導比賽注意事項,徐指導笑安逸了,說報目標都是前八、前四、冠軍,哪裡有什麼第五名的目標哦”。

這個譚博其實是自己的想法,“我想我踢球的時候,劉指導(劉文韜)帶我們就打的第五名,是當時比較好的成績,我就想當教練能超過自己踢球時候的成績。”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二青會U15冠軍頒獎典禮,是成都隊歷史上獲得的第一個全國冠軍@成都市足協官微

譚博帶隊超越了自己踢球時候的成績,還上演了帶隊戰勝師父。

“劉指導帶的四川隊,我們贏過的。”

“打青運會的時候,王昕柯來了的,他是我們隊的領隊。”

兩個曾經同在梅斯接受培訓的年輕人搭檔完成了比賽之前沒敢想的成績,以這樣搭檔的方式完成成都足球的另外一種傳承。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譚博(右3)和曾經的隊友王昕柯(左2,梅斯接受培訓回國後入選過國青隊,後選擇讀大學,東華大學畢業後

“娃娃還是要讀書學習,學習成績好的踢球也好。”

這個理念,以前小時候辜建明給他們念,劉剛鼓搗他們讀書,到教練位置才真正完全明白,“我現在就喜歡學習好的娃娃。”

困 惑

因為年齡小,帶訓練最怕的是隊員家長有其它想法。

上週,張偉哲因為有事情請他幫忙代三天培訓班娃娃的課。

害怕家長些有想法,專門在家長群裡說,“譚教雖然年齡不大,但是有經驗有水平,帶領成都15隊拿到青運會冠軍……”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上週,譚博幫師父張偉哲代課

“師父,他們給你說了今天發生的事情沒有嘛……”張偉哲來電話問他幫代課培訓班的情況。

“打對抗賽,一個娃娃沒傳球,半場輸了。同隊一個家長就去罵那個娃娃,把娃娃都罵哭了,那個娃娃家長也在,就給對方毛起了,就這樣吵架……後頭譚教過來說,如果再吵再鬧就不要參加訓練了。”

這種事情對譚博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二青會成都U15在譚博教練團隊的帶領下奪冠@成都市足協官微

“帶娃娃真的不好帶,要不是銀行上班,估計每次都要給家長吵架。有教練在,教練都沒說話,家長在下面指揮……”

有個問題譚博困惑得很,“我們小時候訓練沒做好,教練處罰了,回到家裡根本不敢開腔,開腔遭家裡人知道了,絕對還要補挨一頓。現在不會喲,馬上找教練鬧。”

這種事情,他記得最清楚的是打青年錦標賽。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成都市足協官微

“我們打長春,長時間11打10,最後0比1捱了。比賽結束,隊員還嘻哈打笑的,我毛了就開始罵,隊員不但不接受還頂嘴,我實在忍不住給了一下,隊員回去給家長說了,事情鬧得很大……”

為什麼現在的娃娃缺乏進取心、自尊心,譚博搞不懂。

“熊貓杯看了嘛,輸成那樣,娃娃些完全是麻木的,都不想怎麼去縮小這些差距。”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本屆熊貓杯,中國隊三戰皆墨@成都市足協官微

自己也是家長,他自己也在思考。

“或許是生活環境吧。現在我們隊上新疆隊員就不一樣,真的很聽話,他們知道只有努力才能改變自己的生活。”

糾 結

按照成都足協的傳統,一個教練帶一個隊會採取延續性,一直帶到17歲。

讀完了B級教練員培訓班的譚博具備帶到這個年齡段的資格。

“我還想一直帶一個年齡段,這樣時間多一點,我可以帶我的兒爪球。5歲了,再不踢球就晚了。”

譚博很希望自己的兒子踢球,完成自己兒時的夢想,進入國家隊!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也許未來的某一天,譚博的兒子也將加入這樣歡慶勝利的隊伍中

因為自己沒時間帶,譚博把兒帶到FF足球培訓那邊去訓練過,“我兒身體那些適合踢球,不過看起好像對爪球沒得好大興趣……”

目前成都足協也確實在考慮是不是改變以前的模式,讓教練一直帶某一年齡段,這也是國際上通用的方式。

“劉主任(足管中心)也說可能今後採用這種方式。”

看到這些娃娃從12歲進入成都足協,現在又開始帶成都的娃娃踢球,這是成都足協最希望看到的。

“我們也是在傳承,小娃娃開始在足協踢球,出來又帶更小的娃娃”,譚博現在很享受自己的生活。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率領成都足協U15梯隊二青會奪冠後,全隊歡慶勝利

“力力(彭欣力)轉會了,這次待遇要提高,我多祝福他們的。我們那批每年都要聚會,當時帶我們的艾迪真是個好教練,出來很多隊員。”

那批隊員中,彭欣力、弋騰、馮卓毅都在中超隊伍踢主力。

“現在我帶的隊員,我覺得應該有5、6個人踢得出來,我說的5、6個人是踢中超哈”。

至於未來會不會帶成年隊,譚博現在只有默默的瞭望,“現在我還年輕,把娃娃帶好,說不定等40、50歲可以帶成年隊……”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未來,譚博帶領的娃娃也許能像師叔一樣站在中超的賽場上@綠地申花官微

如果真的能達到譚博的願望能有5、6人踢上中超,這對於一支青年隊伍來說又將是一項不容易超越的成績。

後 記

成都足協去年底與新疆喀什足協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成都足協派出外籍教練從喀什足協挑選隊員到成都接受培訓。

目前不僅15歲年齡段隊伍有新疆球員,13歲隊伍也有新疆隊員,這大大提升了成都球員在青少年階段身體發育、力量不如北方球隊的劣勢,對成都足球的發展是巨大的補充。

成都第一個青運會足球冠軍的背後...

▲成都市足協主席辜建明、專職副主席劉剛和成都足協的新疆小球員們一同觀看成都興城的主場比賽。

為了最大限度提升選拔人才的面,成都足協目前每個年齡段開始保持兩支隊伍。

一支隊伍在棠外一邊讀書一邊踢球,另外一支在列五中學一邊讀書一邊踢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