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偏好與健康——從大數據看中國人口生活質量

2019年,《柳葉刀》的全球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震驚了很多人:不良飲食是導致死亡的第一大可控風險因素;中國人由於飲食不健康導致的死亡人數比例高於世界上很多國家,按照這一比例推算,

中國每年約有400萬人死於飲食不當[1]。也許這就是中國人平均壽命難以再提高的原因之一。

飲食偏好與健康——從大數據看中國人口生活質量


這對一向以飲食文化大國自居的人們來說,有點難以接受。在我們眼中,中餐才是世界上最美味最健康的食物,中餐使用了世界上最豐富的烹飪花樣,此外中國人每天都吃很多蔬菜,怎麼就不健康了呢?


食與心結合中國慢性疾病比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壓等現狀與中國的飲食情況做過分析介紹。幾乎所有的慢性疾病都與飲食密切相關,不良飲食是導致慢性疾病死亡的最大可控風險因素。高鈉攝入(即吃鹽太多)和全穀物食品吃太少是不良飲食的最主要特徵。由於當時缺乏關於飲食的數據和研究,食與心並未對不同地區的飲食與慢性疾病關聯討論。


最近上海交通大學發表的一項研究,通過大數據,分析了全國不同地區人群的飲食偏好(涉及2億多人,佔中國成年人口總數的1/6以上),分析了飲食偏好與糖尿病和高血壓的聯繫[2]。本期

食與心將結合這篇文章與中國的癌症和糖尿病等研究,為大家介紹中國不同地區的飲食偏好,以及這種飲食偏好與該地區的慢性疾病的關係。


一.飲食大數據研究顯示:人們的飲食偏好與疾病情況顯著相關


這項研究收集了2016年人們的網上訂餐情況,篩選出油炸食物、燒烤食物、涮燙食物(如火鍋麻辣燙)、辣味食物、甜味食物和麻味食物等六種偏好,結合國家統計局的統計年鑑和2010年全國非傳染性疾病調查數據,分析飲食偏好與當地慢性疾病情況的關聯。


結果發現:


1. 中國不同地區的人們有不同的飲食偏好。在北京地區和東北地區,人們更偏愛油炸食物和燒烤食物,海南人也偏愛燒烤食物;偏愛辣味食物的人更多集中在四川、湖南以及北部和中部地區;偏愛麻味食物的人更多集中於四川、西北和東北地區;偏愛涮燙食物的人更多集中在愛吃火鍋的地區,比如北京和四川;偏愛甜味食物的人更多集中在東南沿海地區和北方大城市比如北京和天津。

飲食偏好與健康——從大數據看中國人口生活質量


飲食偏好與健康——從大數據看中國人口生活質量


2. 年齡、性別、緯度和氣溫等因素影響人們的飲食選擇。這些食物偏好在年輕人中更為明顯,隨著年齡增加,偏好逐漸減弱,特別是涮燙食物;女性比男性更偏愛甜味食物、油炸食物和辣味食物,其他偏好無性別差異。高緯度地區的人更偏愛油炸食物,隨著緯度增加燒烤食物和甜味食物的比重逐漸降低,而辣味食物和麻味食物的比重逐漸增加。在平均氣溫偏低的地區,氣溫最低時(1月),人們會更多選擇油炸食物;而在平均氣溫偏高的地區,氣溫最高時(6月),人們則更多選擇甜味食物,更少選擇辣味和麻味食物。


3. 飲食偏好與當地的慢性疾病情況顯著相關。油炸食品偏好與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壓患病率、BMI指數、空腹血糖值和餐後血糖值呈顯著正相關;燒烤食物偏好與糖尿病患病率、高血壓患病率、BMI指數、空腹血糖值和餐後血糖值呈同樣顯著正相關;甜味食物偏好與糖尿病患病率和空腹血糖值呈顯著正相關;而辣味食物偏好與糖尿病患病率、空腹血糖值和餐後血糖值呈顯著負相關,麻味食物和涮燙食物偏好同樣與空腹血糖值和餐後血糖值呈顯著負相關。


飲食偏好與健康——從大數據看中國人口生活質量


二.糖尿病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與大數據飲食研究結果基本吻合


過去,糖尿病常被人們作為富貴病的典型,而現在,低生活水平人群中糖尿病也開始暴發,這表明不健康的飲食方式在糖尿病發生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1980到2010的30年間,中國的糖尿病發生率增長了17倍,從1994到2010,糖尿病前期(餐後血糖過高和糖耐量異常)發生率也增加了近10倍。


飲食偏好與健康——從大數據看中國人口生活質量

近幾十年來中國人的餐桌發生了巨大改變,但不同地區的飲食偏好相對比較穩定。上海交大的這篇研究雖然使用的是2016年的飲食數據和2010年的糖尿病調查,但飲食對於當地健康狀態,仍有顯著相關。這些發現與另一篇中國從2000-2014年糖尿病情況的研究結果也比較一致[3]。2014年,對油炸食物、燒烤食物和甜味食物都比較偏愛的東北地區、內蒙古和京津冀都是中國糖尿病患病率發生偏高的地區。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這篇最新研究還沒包括不同飲食偏好中吃鹽量的影響,而高鈉飲食是不良飲食的第一大特徵。雖然辣味食物、麻味食物和涮燙食物偏愛與糖尿病發生率呈負相關,但這些食物中的鹽和油含量同樣不容忽視,這可能也是西南地區(比如四川和重慶)糖尿病發生率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癌症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與大數據飲食研究結果比較吻合


2019年《柳葉刀》的另一篇文章詳細分析了中國不同地區的癌症情況(採用的是2014年的全國數據),發現中國近一半的癌症死亡由可控風險因素引起(男51.2%,女34.9%)。而不良飲食是最主要的可控風險因素之一,主要特徵包括:過量加工肉製品、紅肉和鹹菜攝入,以及膳食纖維、蔬菜、鈣和水果攝入不足[4]。


飲食偏好與健康——從大數據看中國人口生活質量


飲食偏好與健康——從大數據看中國人口生活質量

結合這兩項研究可以發現:偏愛油炸食物和燒烤食物的黑龍江、吉林和內蒙古也是癌症死亡率偏高的地區。而油炸食物和燒烤食物往往含有大量鹽、加工肉和紅肉等,偏好這種飲食的人也更可能缺少膳食纖維和新鮮蔬果攝入。也就是說,一個地區人們的飲食偏好,對於當地由於飲食因素導致的癌症死亡情況,也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


而癌症病理研究也顯示:不良飲食習慣是誘發癌症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可擾亂腸道和呼吸道表面微生物,破壞黏膜屏障,導致有毒有害物質(比如細菌毒素、有害微生物、重金屬及其他有害物質)進入體內,誘發正常細胞突變,增生甚至形成腫瘤。


飲食偏好與健康——從大數據看中國人口生活質量


食與心點評:飲食是影響腸道菌群的最主要因素,健康的飲食可以塑造健康的腸道菌群,提升菌-腸-腦軸功能,促進身心健康;而不健康的飲食則會擾亂腸道菌群,損害菌-腸-腦軸功能,引起代謝、免疫、內分泌和神經等異常,埋下各種疾病的隱患。


飲食偏好與健康——從大數據看中國人口生活質量


實際上,對於不同口味的偏好並無優劣之分。關鍵在於整體飲食是否健康,是否含有人體需要的七大營養素及其搭配是否合理,糖、鹽和油是否過量,對人體直接有害的成分如反式脂肪酸含量以及對菌群有害的物質添加劑和抗生素含量等。深入瞭解那些食物有害及原因可參考最傷大腦的七種食物(中)和加工食品的9大危險特徵。


在這篇大數據研究中,油炸食物、燒烤食物和甜味食物顯得如此有害可能跟烹飪形式也密切相關。這些食物家庭自制時人們往往更注意鹽、油和糖等的用量,會盡量減小反式脂肪酸量,但食品廠和餐館烹飪時則更偏重是否好吃能否吸引人。自己烹飪的油炸食物、燒烤食物和甜味食物,適量食用時,對健康並無大礙。


雖然上述研究所使用的的數據分別是2014-2016年為止的大數據調查,但這以後至2019年,我們的飲食方式還在惡化,且癌症人數還在上升,已經達到每分鐘7.5人被確診為癌症,死亡率也居高不下。與國外注重飲食健康和適當治療導致癌症死亡率大幅下降相比,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努力的空間。


經常關注食與心的朋友都知道:健康飲食是最有效最經濟最簡單的保健方式,省錢,能減少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和癌症)風險,還能提升情緒和認知。除此之外,健康飲食還能幫人抵抗病毒感染,比如呼吸道病毒感染。不過大家一定要記住一點:不必可以追求某一種所謂的好食品,多吃本地食物、非反季節食物非常重要,蘿蔔白菜米飯饅頭最便宜最健康。

食與心將在後續文章中介紹健康飲食是如何幫人抵禦病毒感染的,敬請期待!


(注:文中飲食偏好、糖尿病患病率和癌症死亡率有明確分佈地圖,好看易懂,但由於篇幅和技術處理方面問題,無法上傳,想看到圖片的朋友可參閱食與心公眾號同名文章,給讀者帶來的不便,深表歉意!)

參考文獻:

1 Afshin A, Sur P J, Fay K A, etal. Health Effects of Dietary Risks in 195 Countries, 1990–2017: A Systematic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7. The Lancet, 2019,

2 ZhaoZ, Li M, Li C, et al. Dietary Preferences and Diabetic Risk in China: ALarge-Scale Nationwide Internet Data-Based Study. Journal of diabetes, 2020,12: 270-8.

3 YangL, Shao J, Bian Y, et al. Prevalence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mong InlandResidents in China (2000-2014):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diabetesinvestigation, 2016, 7: 845-52.

4 ChenW, Xia C, Zheng R, et al. Disparities by Province, Age, and Sex inSite-Specific Cancer Burden Attributable to 23 Potentially Modifiable RiskFactors in China: A Comparative Risk Assessment. The Lancet Global Health,2019, 7: e257-e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