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中安時評:讓尊人才、學人才、做人才成為新時代新風尚-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人才優勢是最有潛力、最可依靠的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就人才工作曾發表過一系列重要講話,深刻指出了人才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特殊重要性和緊迫性。他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黨的十九大,更是把人才強國戰略列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七大戰略之一,把人才擺在事關民族振興、國際競爭的戰略位置,與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直接聯繫起來,賦予了人才工作新的戰略定位,導向鮮明地促進全社會形成尊人才、學人才、做人才的思潮風尚。

  尊崇人才方能人才輩出。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觀會對社會群體成員的價值取向、奮鬥目標形成重大的影響作用。知識改變命運,人才引領美好未來,人才是一切事業興旺發達的根本,讓“唯才是舉”深入人心、廣泛遵循是國家社會具備巨大發展潛力的一個重要先決條件。尊重人才首先應該體現於尊師重教,推崇科學、科技和創造,大力弘揚“工匠精神”,讓人才“名利雙收”,成為人人尊崇的楷模、學習的榜樣,不斷形成人人見賢思齊、學比趕超學人才、做人才的廣泛共識與自覺行動。

  爭做人才方能展現國家社會的蓬勃生機。一枝獨秀不為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當今世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已成為世界的普遍共識,誰佔領了科技高地,誰就能昂立經濟社會發展的潮頭,引領世界的發展方向。每一次科技的巨大進步,都會促進人類社會的飛躍發展。只有人人爭做人才,爭做各個領域的尖端標兵,不斷開拓進取、創新創造,將知識化為攻堅克難的“金鑰匙”,讓人才成為經濟發展各領域的領跑人,用汗水澆灌夢想,用“專尖精”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用好人才方能實現經濟發展的優質高效。好鋼用在刀刃上,“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才能發揮出人才最大的生產力。當前,有些地方將人才引進當做“面子工程”,雖“求才若渴”不惜重金大量引進高端人才,卻不為人才發揮作用提供平臺,不能營造讓人才施展才能的環境,更談不上為人才積極工作搞好服務,把人才束之高閣或使用不當,“重擁有、輕使用”,不能充分發揮人才的引領帶動作用,反而造成了人才的浪費,這樣是非常要不得的。千里馬用來拉磨或不如普通駑馬,才盡其用、用當其時方可得“求才”始終,讓人才發揮出其最大效能。

  人才興則國興,人才旺則國旺,人才強則國強。植物生長需要適合的土壤和陽光雨露,人才的湧現亦需要健康積極的成長環境、發揮平臺,只要全社會努力做到推崇人才、愛才有方、用才有道,協力強化人才成長壯大的軟硬條件,充分激發人才的創新活力和創造智慧,我們共同的“中國夢”必能早日實現,共和國的未來必將更加壯麗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