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的荷蘭,農業之強卻直追美國,中國有何值得借鑑


只有廣東1/4大的荷蘭,農業之強卻直追美國,中國有何值得借鑑

荷蘭,一個面積只有4.2萬平方公里、人口1700多萬人的小國,農業卻強的不可思議。它是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農產品輸出國,量大且豐富。乳製品出口世界第三,動植物油世界出口第三,肉類出口世界第四,番茄、馬鈴薯、洋蔥等也是世界前列,完全是尖子生中的尖子生。

荷蘭的領土面積只有美國的1/270,只有中國廣東省的四分之一,人口和廣州市差不多,但荷蘭農業為何如此強大?

其實各種高科技、先進技術不必多說,因為這算是發達國家的基本功,而荷蘭農業之所以強大,還有兩個關鍵原因:農業教育和合作社模式。

只有廣東1/4大的荷蘭,農業之強卻直追美國,中國有何值得借鑑

在中國,讀書就是為了不當農民。但在荷蘭,學歷卻是農民的基本條件,多數人具有本科學歷,有的還是碩士、博士,你能想象的到嗎?

荷蘭有很完善的農業教育體系,有預備農業職業教育、中等農業教育、高等農業教育,普通人在上學期間、工作期間都可以進行學習,還有向全社會開放的農業成人教育,任何層次的學員都可以參加。

荷蘭的合作社模式也是全球聞名。荷蘭不像美國全是大農場、大企業集團,而是以家庭農場為主,市場競爭力弱,於是荷蘭人想到一個辦法:合作社,把農民組織起來互助互惠,農民一起批量採購種子、化肥、農具等,農產品集中向外銷售。

只有廣東1/4大的荷蘭,農業之強卻直追美國,中國有何值得借鑑

荷蘭的合作社有很強的獨立性和自主性,農民可以同時加入3-4個合作社。在荷蘭農民的收入中,合作社來源佔據了非常大的比例。

其實荷蘭農業整體跟中國農業環境差不多,都是人多地少,那麼荷蘭農業的先進經驗,我們完全可以借鑑,也忽然發現,它竟與拼多多這些年在農村做的事情有異曲同工之處。

剛剛拼多多發佈了2019年農產品上行報告,去年農副產品銷售額1364億元,比前一年翻了一倍,是國內第一農產品上行平臺,直連農戶1200萬,去年單品銷量10萬+的農貨達到1500款。

在拼多多的推動下,很多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農民收入有了很大提升,來自國家級貧困縣的商家年訂單就達372億元。

拼多多的做法,不是簡單的要農民去網上賣貨,而有兩個方面:深入農產區推動產業鏈形成,以及幫農民做培訓讓他們成為農商、新農人。

只有廣東1/4大的荷蘭,農業之強卻直追美國,中國有何值得借鑑

拼多多有一個助農項目叫“多多農園”,已經在雲南的保山、文山、怒江和新疆喀什等多地落地。在“多多農園”項目裡,拼多多引入專家指導農民科學種植,將先進技術帶到農村。例如雲南怒江,拼多多聯合中國工程院,引入適合當地的晚熟沃柑和特色香櫞配套種植,並首次將滴灌及監測設施等智慧農業技術引入。

此外,拼多多還一直在做培訓。去年“多多大學”線下課程累計課時1400小時,線上課時更是累計觸達了49萬農業經營者。被評為時代楷模的“農民院士”朱有勇,在雲南瀾滄扶貧成果卓著,他也專門聯繫了拼多多來為農民上課,讓農民在家就把農貨賣往全國。


只有廣東1/4大的荷蘭,農業之強卻直追美國,中國有何值得借鑑

所以說,拼多多把農民們都“武裝”起來,大家一起接受教育培訓,接受專家教授的指導,一起從拼多多上拼購便宜的農資用品,也從拼多多上解決了農產品銷售難題。教育,合作,是荷蘭農業同出一轍。

以前我們總說中國農業大而不強,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耕地少。但比起荷蘭,中國的條件難道更差嗎?關鍵看你怎麼做,模式行不行,可喜的是改變已經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