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穿越,就是要走出一個惡性循環!

城市越大,資本與人才就會越聚集,溢價能力會越強。

從人性的角度來講:思考要升高維度,做事要降低維度,成年人的穿越,都是狠心地斬斷一個惡性循環。

從人才的角度來講:二代們大多數眼高手低,紙上談兵,而屌絲出身卻是容易得意忘形,守成不足,21世紀缺少還是葛大爺講的:人才。

成年人的穿越,就是要走出一個惡性循環!


第一;城市的本質


我們一提到為什麼要去大城市,大家可能都會提到大城市有優越的醫療條件與良好的教育水平,以及吃喝玩樂的許多小地方沒有的東西。這符合普通人對於城市的理解。

但是對於財經領域來講,城市的本質是:

當資本完成積累,就要通過城市這個載體輸出,這就是資本的城市空間化。但這個城市到處都是標價,所有的東西都是有價格的,這是城市空間的資本化。

所以城市的本質是資本的聚集,表象是城市景觀的聚集,我們看不到資本,我們只能夠看到景觀。

這個景觀,包括視覺,味覺,感覺為一體的花花世界!

成年人的穿越,就是要走出一個惡性循環!


至於普通人理解是優越的醫療與良好的教育,本質都是資本積累在城市的表現。

你看到的地鐵,高架,商場,摩天樓等等美好的景觀,都是有資本完成原始積累後的聚集。

第二:城市的溢價能力


城市越大,資本與人才就會越聚集,溢價能力會越強。

什麼是溢價?就是產品本身超越自身價值的東西。

今天有幾個人在諮詢我,現在要買房嗎?在哪兒買房?

大家知道,我一直是一個堅定的一線城市支持者,我在某個知乎群裡講的“砸鍋賣鐵”理論,剛開始是被一些人所牴觸的。

因為年輕人沒有看透這個世界是分層的:你是哪種人,就應該在哪裡生活。上面講實現居者有其屋,這個是沒有錯的。

整體來講,從一線到二線,再到三線四線,最後到縣城,鄉村。這個分層是隨著資本聚集效應越來越減弱的,溢價能力也是越來越少的。

大家知道當年共享單車大戰時候是摩拜單車吧?那個創始人胡瑋煒,杭州城市學院畢業的三本學生,為什麼就會突然創造幾十億的公司呢?

有關媒體介紹,胡瑋煒畢業後,在北京做媒體工作,自身能力也是非常強的,摩拜單車為了對標共享單車模式的發起公司ofo公司,資本看中了可以對標北大畢業的ofo創業者戴威,所以,胡瑋煒站到風口上,至於現在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APP都被併入美團,但是那場創業,胡瑋煒絕對實現了財富自由。

還有人大畢業後找不到工作被女朋友拋棄,後來在中關村賣電腦,剛剛辭職的市值幾百億美元的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先生,都是靠著城市這種溢價能力實現了人生的絕對價值。

永遠不要嫌棄一線房地產價格高。經濟學來講,

最高價格取決於需求,最低價格取決於該產品的成本價,在最低與最高之間定價,取決於競品價。

第三,人生最重要的是金融能力


前面文章寫過這個金融能力,也是預示著階層,二代徵信的出臺,也就意味著階層固化的開始。

很多人對金融有一種很“敬畏”的心理,覺得金融門檻很高,高大上的學歷背景、複雜的數學模型、晦澀的專業詞彙,是少數精英的遊戲。

其實,只要你看一下我們生活的現代社會,就不難發現:從教育到擇業、從消費到理財、從醫療到養老……金融已經貫穿了每個人生活的全過程。

因此,無論你學什麼專業、從事什麼工作、年齡大小,都應該主動地構建自己的金融學素養——掌握金融知識已經成為現代人的“剛需”。

金融的本質,就是一種工具,打通有錢人與沒錢人的工具,打通資金端與需求端的橋樑。當然這裡的人包括自然人和法人,個人就按照個體來理解吧。

金融工具把有錢的金主和沒錢的結合在一起共同賺錢,那你可能要問,為什麼要借錢給你呢?因為你有投資價值。

美國電影教父3有經典對白:第一,最強的人也需要交朋友,金融政治人物也不例外。第二,金融就是一把槍。

成年人的穿越,就是要走出一個惡性循環!


用金融學的思維可以為我們的人生賦能,不僅能幫助我們作出正確的人生決策,真正掌控自己的命運;還能幫助我們不但在投資上做一個價值投資者,在人生上也做一個價值投資者。

你看看自己支付寶信用分的維度,就能感知到人生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

理解了金融能力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減少網貸,減少信用損耗,提高收入。

央行貨幣放水從來不可能根本性解決經濟問題,只會導致聰明人,富人,有信用的人,獲得更多廉價資金,用槓桿撬動財富進一步提升。

而不夠聰明的人,窮人,缺乏信用的人(純金融層面,非道德層面),往往只能被通脹洗劫。

現在這個世界的運行模式,真不太合理。

第四、關於格局的深度思考


格局,這個詞語是一個高頻用詞,很多時候很多人,在很多事情上談到格局,我也看過很多類似寫格局是文章,但是還是沒有感悟透徹格局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東西?能不能量化的寫出來,讓讀者讀懂?

作為老牌大學生,深度思考這個問題,也困惑了很久。

有天讀到了巴爾扎克寫的《高老頭》,裡面的一句話:世界上沒有原則,只有事故;沒有法律,只有時勢;高明的人同事故跟時勢打成一片,任意支配。

這句話翻譯一下:一個自詡從不改變觀點的人,是一個永遠走直線的人,一個自以為永遠正確的大傻瓜,世上沒有原則,只有事故;沒有法律,只有機遇;有本事的人把時間和機遇結合起來並駕馭他們。

我理解的一個人的格局,也就是抵禦風險的能力,這變通中成長。這裡是水太深了,我也就不舉例說明了,每個人的感悟能力不一樣,格局結局也就不一樣。

請記住,格局就是在複雜世界中的變通能力。

做成事需要權術,需要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但是,更多的時候,更需要盟友,需要個性,需要道德!

結語:如何更好的適應這個時代?


成年人的穿越,就是要斬斷一個惡性的循環,用心接通一個良性的循環。

一個人十年後的人生,並不是不能預測的,因為這和當前的狀態是掛鉤的。

簡而言之:當下決定未來。

對於未來的期許,我們自然希望自己可以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價值,但很多事情不是光想就可以的,得具備實現的能力,否則就是做夢。

一個人想要越活越值錢,我覺得需要具備這幾種能力:學習的能力、人脈拓展的能力、讓自己靜下來的能力、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今天的年輕人為何奮鬥回報低,是因為“空間”很小了。

社會發展太快,畢竟我們用幾十年走完西方200年的道路,“空間”幾乎都被60、70的人給提前佔了,這些早先的“有產者”生了孩子繼續佔著絕大多數資產與機遇。

從歷史的維度來看,需要犧牲一代到兩代人的利益進程,未來最可怕的是基因的聚集:你沒有別人聰明,沒有別人長得帥,沒有別人有錢。

犧牲兩三代人的歷史維度做一件事,還是需要提高認識,砸鍋賣鐵過程顯得尤為重要。

最重要的一件事:面對危機,底層操作邏輯非常重要,思考要提高維度,做事要降低維度。思考升高維度能夠形成強大的底層操作邏輯,也就是人們講的“降維打擊”。

這幾年,互聯網創業公司比如拼多多就是靠下沉市場的底層操作邏輯快速做大的。以後這些會專門的寫出來。

小北我有個發小,從小就跟我講薩達姆,這次春節回老家又給我講特朗普,總的來講,農村人關於特朗普的瞭解並不比城裡人知道的要少,反而可能更多。

成年人的穿越,就是要走出一個惡性循環!

對於普通人,多麼瞭解薩達姆與特朗普,基本沒有什麼用處。

討論國際形勢,請上二樓吧!

這篇文章,只能意會,文字觸及不到的地方才是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