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什麼沒有太監,實在是技術不過關

日本為什麼沒有太監,實在是技術不過關

中國古代,在以皇帝為中心,以宮牆為界限的範圍內,就是在這種活動範圍極其有限的環境下,生活著一群人,準確的說是一群服務人員——宦官。宦官這個群體,怎麼說呢,可能是陪伴皇帝時間最多的人,當然伺候娘娘妃子的太監未必。在皇宮有限的範圍內,太監承擔了絕大部分服務工作。皇帝輪流做,但是皇帝都離不開太監的伺候。

海那邊,我們的鄰居日本,從漢朝開始就虛心好學,不管華夏大地是哪個朝代,好學生日本都會隔三差五過來聽課。到了唐朝,學業加重,日本乾脆帶著鋪蓋捲兒來上課,相當於進了寄宿制學校。日本人的學習態度還是很不錯的,古代學中國,清末學西方,基本算是學有所成。一塊來上課的除了日本,還有古代越南,古代朝鮮,古代琉球等,這幾個算是親戚家的孩子。

日本為什麼沒有太監,實在是技術不過關

中國的課堂氣氛相當開放,凡是眼見能看見的,都教給學生,日本不餘遺力的學。後來日本盤點學習筆記時發現,有兩堂課沒有筆記。一堂是論中國古代公務員選拔考試的方法(簡稱科舉),還有就是,如何專業服務皇帝及皇帝周邊人員的服務手冊。科舉是門複雜的學科,沒學會也沒辦法。但是皇宮內是不能沒有專業服務員的。眼看著老師家皇帝有專業服務人員,自己想照貓畫虎,奈何始終沒法動手。

因為桓武天皇開始,全國信佛,日本人覺得殘害人的肢體,很殘忍,何況變成太監的這個外科手術需要切除的部分還不一般。頓時覺得這是不道德的。當然信佛這個理由,其實有很大漏洞。中國古代皇帝信佛的也不少,不管是真的信仰還是政治標榜,反正在信佛這件事上,大部分皇帝都愛裝裝樣子。但是皇宮太監也沒見少了幾個。至於害怕殘忍,日本武士殺人可是從來不覺得殘忍,忍者在切割自己的時候也很輕鬆。現在每年日本都是捕鯨大戶,捕殺手段何其殘忍。

日本為什麼沒有太監,實在是技術不過關

太監沒有順利進入日本,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用人成本太高,天皇用不起太監。江戶幕府時,幕府將軍掌握實權,對日本天皇實行嚴格的管控。以至於天皇家的日子越過越不像樣,天皇實在過不下去了,時常賣點自己的藝術品掙錢。身邊的宮女也做起了兼職,沒什麼可賣就只能賣自己。天皇都這樣了,太監這樣的專職專業的高端服務員自然用不起,宮女都去兼職了,天皇沒事劈個材,燒個火也沒什麼不可以。

但是這些理由似乎還有些說不過去,究其本源,還是因為一項關鍵技術不達標,日本人不會閹割。

日本為什麼沒有太監,實在是技術不過關

今天日本醫術發達,也是從二戰以來才迅速發展起來的,尤其外科手術,是需要不斷實驗的,日本人二戰殘害了多少亞洲人,用他們生命做實驗,積累實驗數據和技術,等到戰後,披上白大褂就是外科醫生。古代日本人外科手術可不怎麼樣,連給狗做個絕育手術都不會,還能指望他們在人身上劃拉一刀。直到1898年,日本人才寫了《去勢術》這本書,才開始專業的介紹閹割這門外科手術。

日本為什麼沒有太監,實在是技術不過關

去勢一詞就有閹割的意思。技術不過關,再怎麼想也白搭,太監在手術前後的護理都是很麻煩的,割一刀,搞不好命就沒了。風險太大,找個服務員實在沒理由冒這麼大的風險。幸虧古代日本人不會閹割,不然以日本人殘忍的性格,不知道有多少壯小夥要遭殃。

事情還沒有結束,太監可以沒有,天皇也可以自己動手養活自己,但是幕府將軍不能沒人伺候,誰讓幕府將軍掌實權了。說到底,活還是那些活,總的有人幹。於是將軍的後宮,除了將軍一人外,都是女人,上到陪將軍媳婦談心,下到打掃做飯。全是女人在幹。沒辦法,將軍不讓男人進後宮,日本又不生產太監。

日本為什麼沒有太監,實在是技術不過關

有別於古代中國,古代朝鮮,古代越南等地方。古代日本後宮就是這種獨特的女仕服務。

古代中國,漂洋過海去日本的有名人,有實物,有技術,有各種典章制度,就是科舉和太監沒有渡過海。科舉制度作為當時的一種先進的選拔人才的方式,有些遺憾沒有傳播出去。太監這種殘害人體,目的就是為滿足皇權私慾的制度,就徹底被封印在古代中國的皇宮裡,直到徹底消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