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比特幣和以太坊,兩者在貨幣的意義上到底有什麼差別

在 2017 年 ICO 風潮吹大的泡沫被刺破後,大量劣質的山寨幣在退潮時陸續被市場所清洗,而始終佔據著頭把交椅的比特幣則重回60%以上的總市值比例,以經歷市場歷練及自身硬分叉的挑戰而屹立不倒的姿態,從事實上確立其模式的成功。

另一方面,曾經一度逼近比特幣市值的以太坊,雖也有過短期失去次席位置的時候,但如今背靠不斷成長的DeFi已經保持相對穩定的市值比例,也基本確立了其加密貨幣第二代表的地位。綜合來說,比特幣和以太坊不論是市值上還是名聲及認知度上,絕對是加密貨幣的兩大代表,但兩者之間、比如在“貨幣”方面,也是有著顯著的差別的。


聚焦比特幣和以太坊,兩者在貨幣的意義上到底有什麼差別

(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市值比例變化)


要想理解比特幣和以太坊“貨幣”上的差別,我們首先要明白“貨幣”本身還是一個相對模糊的概念,以現行法幣體系中的貨幣定義,將其分成了3個主要層次,即M0,M1,M2,其中的“M”指的就是“Money”/貨幣(甚至還有M3、M4等進一步的擴展,但這些分類在主流認識中並不具備統一的概念)。


聚焦比特幣和以太坊,兩者在貨幣的意義上到底有什麼差別

M0,M1,M2一般表示流通中的現金,狹義貨幣與廣義貨幣。


M0=流通中現金

M1=M0+可開支票進行支付的單位活期存款

M2=M1+居民儲蓄存款+單位定期存款+單位其他存款+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從近期熱門話題 DCEP 上很多朋友已經瞭解到了其基本只用於對現金/M0的替代,這也是數字貨幣最基本且顯而易見的功能及定位;而作為加密貨幣元老的比特幣,不論是作為“支付手段”還是“數字黃金”,其定位也是立於M0之上,因為其既是貨幣的出發點也是最終結算的工具。M0一個重要特徵是除了可能存在的發行者外,持有和使用本身並沒有任何額外的對手盤風險。


聚焦比特幣和以太坊,兩者在貨幣的意義上到底有什麼差別

(法幣對金本位的取代歷史其實並不長)

而在M0之上,就涉及到借貸關係及由此增加了對手盤風險。對於現代金融體系,就要引入一個重要的概念叫部分準備金制度:部分準備金制度是相對於全額準備金制度而言的,是指商業銀行留下一部分準備金,把其餘的資金全部貸出的制度。而這就是貨幣乘數效應的由來,即由M0為基礎M1M2會產生更多的派生貨幣。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相對於現實金融體系銀行的部分準備金制度,與之有類似對應關係的DeFi所使用的卻是超額抵押制度,所以貨幣體系反而是M1/M2相對M0越來越少的萎縮態勢。


聚焦比特幣和以太坊,兩者在貨幣的意義上到底有什麼差別

(貨幣乘數等於準備金率的倒數)

從M0到M2(甚至更為向上的M3M4)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逐漸引入對手盤風險及信用的過程:越往上,引入的風險越高,相對應需要的信用越高,流動性也因此逐漸減少。我們可以理解為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是用信用對風險進行補償,也因此削弱了其流動性。而以太坊的貨幣體系,顯然和專注或者侷限於M0的比特幣有所不同,其已逐漸形成層次之上的類似M1/M2。從表面上來說這是DeFi在以太坊上(率先)發展的結果,但實質上DeFi之所以(率先)在以太坊上興起(而非比特幣),恰恰是因為比特幣和以太坊“貨幣”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的結果。


聚焦比特幣和以太坊,兩者在貨幣的意義上到底有什麼差別

(DeFi之王MakerDA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