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劇裡的痴情“四爺”雍正,歷史上到底有多狠?

說起雍正,也許很多人會想到電視劇裡的“四爺”,似穿越劇《宮》和《步步驚心》裡那般痴情,或是像《甄嬛傳》裡那麼耿直而溫柔。他被許多網絡小說和電視劇消費,引起了無數人對一代帝王的幻想。

1722年,雍正帝即位,與他幾乎同一時期登上王位的世界其他君主,有俄國的彼得大帝、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日本的德川八代將軍,上演著各具特色的獨裁統治一幕。

他的父親康熙和兒子乾隆兩位皇帝譜寫了歷史上的“康乾盛世”,而夾在中間的雍正,卻顯得低調而缺乏存在感。這個表面“平庸”的四阿哥,靠心狠手辣坐穩皇位,然後才能勵精圖治十三年,每日晝夜批諭奏摺,善用能人,使得寇亂平息、災荒得治,在康乾盛世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四阿哥的逆襲之路

在康熙時期,關於誰能繼承皇位這件事,四阿哥雍正本來不被周圍的人看好。作為嫡長子也是曾經的皇太子二阿哥被廢了兩次,八阿哥被其他皇子舉薦,雍正的同母弟弟十四阿哥則最受康熙器重,擔當平定西北的重任,相比之下,四阿哥則顯得極為平庸,登上帝位的為什麼會是他呢?

皇位繼承之事還得從康熙說起,他八歲登基,十四歲生下第一個兒子,登記在玉牒上皇子有三十五名,但其中許多皇子都在出生不久就夭折,直到第五個兒子才順利長大成人,成了大阿哥。然而,他只是庶出。

二阿哥是唯一一位皇后所生的兒子,也就是唯一的嫡長子。皇后生下他之後不久就去世了。當時康熙只有二十歲。為了寄託哀思,康熙對二阿哥十分寵愛,甚至破例設立皇太子(清朝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皇太子),但這反而害了他。

當時朋黨之風盛行,官員們看到二阿哥前途無量,紛紛巴結,通過他把政治上的聲音傳遞到康熙耳邊。而年輕氣盛的皇太子也厭倦了父皇安排在身邊的人生導師,轉而結交一些“玩伴”,從大臣們手中收受的賄賂正好可以當作玩資。二阿哥的不學無術讓康熙很失望,於是決定廢掉他的皇太子身份,希望他能改過自新。誰知他非但沒有正視自己的錯誤,依舊以“天之驕子”自命,而且還有傳聞說他想要發動政變,康熙對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失望。

經歷了兩度立和廢之後,二阿哥已無法再獲得康熙的寄望。而在二阿哥被廢除皇太子之位期間,大阿哥曾在康熙面前替八阿哥說好話,把康熙惹怒,覺得他們不應該干涉皇位繼承人的問題,所以對他們也十分不滿。

康熙六十年,三十一歲的十四阿哥是朝中最受熱議的皇位人選,都說他最有康熙年輕時的風度。當時,佔據著蒙古西北部的敦多布發動了叛亂,試圖侵吞西藏,康熙命十四阿哥為大將軍,舉兵征討,第二年立下了顯赫戰功,也正是此時,在相隔萬里的紫禁城中,康熙駕崩。

大臣隆科多被召到康熙身邊傳達遺詔,結果出人意料,竟是誰也沒有想到的四阿哥胤禛。後來有傳聞說,雍正帝不是康熙真正指定的繼位者,本來康熙的遺詔上寫著“傳位十四阿哥”,這個“十”字被隆科多篡改成“於”字,變成了“傳位於四阿哥”。傳聞的意指十分明顯,一來試圖動搖雍正皇位的正統性,二來挑撥他和十四阿哥的關係。

從對地位的正統性來說,四阿哥繼位也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的。首先,他自幼就在第二任皇后孝懿仁皇后親手培養下長大,皇后本身無子,自雍正小時候就對他寄予厚望。其次,在太子被廢期間,大阿哥替八阿哥說話(其實也是藉機表現自己),干涉皇位繼承人的選定,被禁錮家中;三阿哥則因擁護皇子二阿哥而遭牽連,這麼順位下來也該到什麼錯都沒有犯的四阿哥了。

從天資上來說,他蟄伏藩邸四十幾年,深知世情冷暖,能清晰地看出政策的好壞。從外部力量來說,當時的吏部尚書隆科多是孝懿仁皇后的親弟弟,自四阿哥小時候起就跟他很親密,而且當時他還是步軍統領,手握兵權,由他來“宣佈遺詔”,雍正自然能“順利”地走上皇位。在外,還有手握重兵、軍功卓著的川陝總督年羹堯支持。

殺兄害弟,坐穩帝位

每一代皇帝在坐上皇位之後,首先要做的當然是鞏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雍正帝也不例外。於是,他開始著手“排除異己”這項浩大的工程。

皇太子在第二次被廢的時候,其勢力已經被康熙打壓得差不多了。雍正主要對付的是爭位時勢力最強大的八阿哥一派,但並不是一開始就針對八阿哥本人,而是先讓他擔任總理事務大臣,冊封廉親王,兼“理藩院”尚書,然後再拔光他的羽毛,肅清他的黨派——十四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大阿哥,最後才收拾他。

雍正下令,命手握重兵的撫遠大將軍十四阿哥,從駐紮地西寧回到皇宮奔喪,隨後,又把他調去位於遵化的景陵(康熙之墓)看守,等待“大祭”,繼而封他為郡王,把他的活動範圍限制在景陵旁邊的馬蘭峪。這算是對於這個同母弟比較寬容的懲戒了。

在召回十四阿哥的同時,雍正派遣九阿哥赴往西寧,卻並沒有給他執掌兵權的名義,實際上只是把他放在年羹堯的眼皮子底下受監視。

後來,九阿哥偷偷給在皇城的十阿哥寫信,信中寫道:“事機已失,追悔無及。”這自然被雍正解讀為某種密謀。九阿哥對基督教頗感興趣,他和他的兒子都懂得些羅馬字,後來他用羅馬字母給家人寫信,被截獲,雍正把信交給一名傳教士看,卻得到“看不懂”的回覆。根據雍正的意思,宗人府決定剝奪九阿哥的皇族身份。雍正命其改名,九阿哥提議改成“塞思黑”(滿語:豬)。不久,九阿哥在被押解回京途中暴卒。

至於大阿哥則“安穩”得多。早在康熙四十七年太子第一次被廢的時候,就發現他為了詛咒廢太子,請來蒙古的薩滿施展“魘魅”,用於下咒的布偶埋於地下許多個地方,被三阿哥發現並檢舉。自此,康熙就把大阿哥禁錮家中,嚴加看守,雍正即位後依舊把他禁錮,不予釋放。

八阿哥也不是一下子被“整死”的。一開始,他被派去監督先帝山陵工程,按照先例,建造過程中需要用到的紅土得從北京運過去,但運費太高,他深知雍正向來勤儉,於是就用了當地的紅土取代。這招致雍正的斥責,說他想讓皇帝蒙受“不孝”之名。

隨後,雍正讓八阿哥管理上駟院,當“弼馬溫”。他覺得馬場中太多馬毫無用處,想要縮減數量。雍正責怪他暗示先帝的做法太奢侈,說如果有大事發生,多少馬都不夠用。

接下來,八阿哥被調去整飭內務府的人事,一開始雍正責怪他管理過於寬鬆。繼而,他大刀闊斧實行改革,引起了激烈的反對,甚至引發騷亂。被問及是否煽動者的時候,心想無論如何都會遭到憎恨的八阿哥一味地說“是”。他還被要求指出騷亂中最先闖入八阿哥家中的五個人,八阿哥根據廚子的證詞說出了名單,後來,這五個人竟然都與騷動無關。

因為要考察先帝的事蹟,八阿哥被要求上交先帝賜給他的詔書等文件,他聲稱家人誤將這些文件焚燬了,並以“全家”性命立誓。“全家”不就是指整個清朝皇室成員嗎?這徹底地激怒了雍正,以此為把柄,八阿哥被削去宗籍,貶為平民,並讓他自己改名,八阿哥改成了阿其那(滿語:狗)。

君主面前,不容驕扈

在收拾完一眾皇室兄弟以後,雍正便開始把矛頭指向曾經在背後支持他的“撫遠大將軍”年羹堯和大臣隆科多。

年羹堯的經歷更是從如日中天到墜入深淵。年羹堯是漢軍鑲黃旗人,父親年遐齡由“筆帖式”(相當於書記)一直升至湖廣總督。他本人是康熙三十九年的進士,仕途也是一路攀升。康熙五十九年,掛“平西將軍”印,指揮嶽鍾琪(岳飛後人)等將領擊敗策妄阿拉布坦(準噶爾蒙古可汗)的駐藏軍隊。次年,康熙升他為“兼理四川陝西總督”。

雍正元年(1723年)十月,年羹堯擔當撫遠大將軍,指揮嶽鍾琪討伐在青海造反的蒙古軍隊,次年三月,肅清青海;十月,奉召進京,雍正賜他雙眼花翎、四團龍補服、黃帶、紫轡、金幣。

雍正三年二月,年羹堯在上交的奏摺中,錯把出自《易經》的成語“朝乾夕惕”(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顛倒成了“夕惕朝乾”,以勤於政務著稱的雍正覺得這是在諷刺他,說他稱不上“朝乾夕惕”四個字,甚至與之相反。為此,到了四月,雍正就免了他的大將軍和總督的職位,調任杭州將軍。

年羹堯習慣了康熙時期的寬大政策,同時仗著自己軍功卓著,而且妹妹又是雍正的後宮貴妃,他毫不忌諱自己的貪贓枉法。在調往杭州途中,他將任職期間囤積的財產用二十輛馬車、七八十艘船來運輸。他還擁有二百九十七頃土地、一千二百間房屋,到達杭州時,家庭成員多達一千餘人,僕人之下還有僕人的僕人。

當雍正帝表明要追究年羹堯罪責的堅定態度以後,朝野上下官吏紛紛參劾他,揭發他的罪狀,列出大逆之罪5條、欺罔罪9條、僭越罪16條、狂悖罪13條、專擅罪6條、貪婪18條、侵蝕罪15條、忌刻罪6條、殘忍罪4條,總共92條罪狀。最終,年羹堯被下令自裁,長子年富被判斬首,其餘十五歲以上兒子充軍,女眷則為奴,全部財產被抄。

那時,年羹堯的妹妹年貴妃在哥哥被朝野上下參劾的時候病重,對此,雍正帝毫不動搖,下令說,如果年貴妃病故,就升為皇貴妃入葬。在此,年羹堯結束了落差極大的一生。

至於隆科多,雍正在即位後,他就被任命為總理事務大臣,又從理藩院尚書轉任吏部尚書,承襲父親佟國維“一等公”爵位。雍正三年,他以包庇年羹堯的罪名被解除步軍統領職務,他的兒子王柱也被免了鑾儀使的職務,交由他“管束”。

“我朝之有造於中國,大且至矣!”

在年羹堯垮臺以後,取而代之的是曾經跟他征戰沙場的嶽鍾琪,據說是抗金名將岳飛的後代。當時有個叫張熙的人,帶著老師曾靜寫的信千里迢迢來找嶽鍾琪,勸他“反清復明”,但出生於明朝滅亡後一百年的嶽鍾琪根本沒有這個念頭,於是把他暗中把此事報告上去。

於是,雍正下令把曾靜和張熙抓捕歸案。這個曾靜之所以產生這個念想,是因為讀了呂留良的書,當時呂留良已死,曾靜與他的兒子呂毅中、學生嚴鴻逵、嚴鴻逵的學生沈在寬交好,這些人一併被抓了起來。

在寫給嶽鍾琪的心中,曾靜指出了雍正的九大罪狀:竊位、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耽酒、淫色、誅忠用佞。但雍正說“曾譏誹止朕一人”,最終留了他一條命。向天下表示,“朕”不與山野村夫計較。

對於曾靜所信服的呂留良的理論,雍正反駁道,說皇帝是天所指派的,只問“德”,不問出身,又詰問曾靜說:“舜為東夷之人,文王為西夷之人,曾何損聖德?”“我朝既仰承天命,為中外生民之主,凡所以蒙受此扶綏愛育者,何得以華夷殊視?”曾靜無以辯駁。

然而,雍正到底還是一個心狠手辣的皇帝,他雖然放過了曾靜,但對呂留良一家卻是大問其罪。他認為呂留良“上誣皇考(康熙)之德盛”,“於本朝祥瑞事蹟概隱匿不書,而專造作妖誣,布其私憤”,誹謗整個大清朝,最後,呂留良被開棺戮屍、梟首示眾,其子呂毅中、學生嚴鴻逵、徒孫沈在寬被問斬,其餘家中男丁全數充軍,女子全部“入宮”。

君主集權的極致

雍正不僅對人狠,對事也“狠”,文字獄當然是把言論自由狠狠封殺,但程度相較於康熙時期的動輒滿門抄斬略為放寬,他最“狠”的地方還是設立了軍機處,把君主集權推向了歷史的頂峰。

軍機處源於雍正七年六月的設立的“軍需房”,是一個為西北戰事服務的機構,其中,主要人物有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怡親王胤祥(十三阿哥)、戶部尚書蔣廷錫,三人“密辦軍需”。

後來,張廷玉改軍需房為軍機房,再改為軍機處,用一張“籤條”架空了原來沿襲自明朝的“內閣”(用於分割宰相權力),把權力全部交到皇帝手上。張廷玉把寫給皇帝的奏章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政務的“疏”,另一類是涉及國家機密的“摺”。“疏”由通政司收進,交內閣用“籤條”“擬旨”;“摺”由“奏事處”收進,交到軍機處,由皇帝監督軍機大臣擬辦,立刻用御筆硃批。

軍機處的設立,加強了雍正皇權之餘,也加大了他的工作量,雍正在位十三年間,每天從早上到夜深勤勤懇懇地批奏摺,不像康熙乾隆那樣喜歡遊歷江南,留了一部《雍正硃批諭旨》給後世作為評價他政績的材料。

雖然他重用怡親王胤祥(此人忠心耿耿)、鄂爾泰等賢能的宗親,提拔田文鏡、李衛、張廷玉等漢人良才,解決了叛亂戰爭、水利災荒、貪汙盜寇等問題,天下整體呈現太平盛景,但他本人積怨太多,《清史稿》中記錄他的死也只草草了事,讓對他的死充滿遐想。

民間有傳說,他是被呂留良的孫女呂四娘殺死的,說這呂四娘擅長劍術,用飛劍割去了雍正的頭,又說她混進圓明園當宮女,在侍寢的時候把雍正殺了,還有一種說法是,呂四娘用“血滴子”(一種口子佈滿刀刃的袋子)套住他的頭,收緊帶口把他的頭割下來收走了。

真相只有一個,想知道真相,也許要等考古學家發現雍正之墓,看看他的屍體到底有沒有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