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電商消費模式,巴楚縣打造巴楚留香系列農特產品

  從藏在深閨的“土”瓜,變成“網紅”瓜,巴楚縣探索出適合電商銷售的留香瓜種植、管理、包裝模式。

  在上海市對口支援新疆巴楚縣第八批和第九批援疆幹部牽線搭橋下,巴楚留香瓜在農村淘寶打出名氣,第十批支援巴楚縣的上海援疆幹部接過“接力棒”,升級電商消費模式,從傳統電商轉向內容電商,以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帶貨銷售,打造饢、羊肉、鴿子等巴楚留香系列農特產品。

  沙漠“土”瓜成網紅

  巴楚留香瓜,原名“庫克拜熱”,種植在沙漠邊緣,五年前它還是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土”瓜,銷售範圍主要在巴楚縣,最遠賣到喀什市。

  跟別的瓜不一樣,巴楚留香瓜顏色脆綠,口感清甜,顧客吃了都說好。2015年援疆幹部曾將“土”瓜拉到上海賣,但是它沒有名氣,很難賣出去,差點砸到手裡。

  2016年,上海市援疆幹部牽手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探索“互聯網+扶貧”模式。便於互聯網營銷,“土”瓜改名為“巴楚留香瓜”。


升級電商消費模式,巴楚縣打造巴楚留香系列農特產品

巴楚留香瓜喜獲豐收。

  電商銷售渠道橋搭好了,但商品瓜卻很難找,起初人們種瓜並沒有“商品率”概念。

  後來援疆幹部請來農業技術專家,手把手指導農民種植,按照一藤一瓜的模式標準化,“瓜都結出來了,專家卻讓我們掐掉,一根藤只留一兩個,心疼。”巴楚縣阿瓦提鎮庫勒博依村村民蘇萊曼·肉孜說。

  實施品控管理的過程,也是援疆幹部、專家與瓜農傳統觀念“大戰”的過程,以前瓜在地裡隨意生長,瓜皮一半綠一半黃,品相不好,後來專家給農民推廣瓜託,將瓜墊起來,一些農民嫌麻煩。

  瓜農種植觀念經歷了一次次洗禮,如今像蘇萊曼一樣的種植戶,嚐到改變的甜頭,“以前,一根藤上結六七個瓜,現在只留一兩個,賣的錢還比以前多,通過電商銷售,我們收益增長兩三倍。”

  2014年,蘇萊曼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種瓜脫了貧,還成為巴楚留香瓜明星種植戶。


升級電商消費模式,巴楚縣打造巴楚留香系列農特產品

留香瓜玩偶形象。

  巴楚留香瓜通過電商營銷成網紅。目前巴楚留香瓜種植面積達1.2萬畝,直接參與種植戶683戶,間接參與農戶1000多戶,在深度貧困鄉鎮瓊庫爾恰克鄉4村聯合駐村工作隊,建起了4000畝標準化留香瓜雙膜小拱棚示範種植基地,參與種植農戶均增收3000-10000元不等。“為鞏固脫貧成果,以產業帶動鄉村振興,明年巴楚留香瓜種植面積將擴大到2萬畝。”巴楚縣委副書記、上海市援疆巴楚分指指揮長李林波說。

  從傳統電商轉向內容電商

  巴楚留香瓜成名,巴楚縣乘勝追擊,打造巴楚留香系列饢、羊肉、鴿子、切糕、紅棗、核桃、羅布麻茶、巴楚蘑菇等代表性農特產品。“繼續加大品牌營銷力度,將巴楚留香從一個單品變成一個系列。”李林波說。

  跟著潮流走、跟著網紅走。巴楚縣從傳統電商營銷模式轉向內容電商,通過網紅直播、短視頻等方式宣傳巴楚留香系列產品。


升級電商消費模式,巴楚縣打造巴楚留香系列農特產品

網紅在直播銷售巴楚留香系列產品。

  同時,巴楚留香系列農特產品宣傳也從單一的產品宣傳走向文旅融合,通過旅遊、活動、新媒體等多種方式推介,挖掘巴楚歷史底蘊和風土人情,使巴楚留香系列產品有更多文化故事。


升級電商消費模式,巴楚縣打造巴楚留香系列農特產品

巴楚留香系列農特產品通過文旅融合宣傳。

  巴楚縣是畜牧養殖大縣,現有67萬隻羊,年出欄鴿子300萬羽以上,目前已開發出紅棗鴿子湯、枸杞鴿子湯等適合內地顧客消費的產品。


升級電商消費模式,巴楚縣打造巴楚留香系列農特產品

巴楚縣年出欄鴿子300萬羽以上。

  未來,巴楚羊肉和巴楚鴿子將進行精細化分割銷售,通過冷鏈物流運輸到上海分倉。巴楚縣將繼續對接消費扶貧平臺,擬通過832平臺、上海市總工會申工社、工商銀行融e購等渠道銷售。

  文/記者 於江豔 圖/上海市援疆巴楚分指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