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文/養心玲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人人皆自媒體的時代,很多人主動或被動的加入到了自媒體創作大軍中。

這支隊伍浩浩蕩蕩,前不見首後不見尾,有的一心追上先頭部隊;有的邊徒步邊欣賞沿途風景;有的跑著跑著跑不動了迷路了掉隊了沒影了......

對很多進入自媒體行業的新人來說,“新”不僅指時間上,也指創作經驗,不管是專職,還是兼職,凡是想通過自媒體證明自己並希望有所收穫的新人,必然要經歷一段瓶頸期:困惑、迷茫、失望、糾結,甚至煩燥、苦悶。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什麼樣的狀態證明到了瓶頸期?

1、創作前像無頭蒼蠅

思前想後絞盡腦汁還是無從下手,好像一堵無形的牆擋著,一團隱隱的霧罩著,就是找不到創作的主題、目標、方向——想爆發,找不到突破口,想爆炸,點不燃導火索。

2、創作時像一團漿糊

這種狀態在寫圖文或者微頭條時最明顯,醞釀了好多天,貌似千言萬語一肚子“餃子”,真動手了才發現自己像個“茶壺”。千頭萬緒在腦袋裡交織,織來織去熬了一鍋漿糊。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3、發佈時像慷慨就義

終於把作品創作完成了,仔仔細細檢查幾遍,確定要發佈了,心中七上八下,腳下如履薄冰,彷彿完成了一個壯舉,就要慷慨就義了。

4、發佈後像三魂丟了七魄

先看下頭條作品數字,確定發佈成功,然後開始想象評論、點贊、關注是鋪天蓋地而來還是泥牛入海而去,想象會有什麼樣的回覆要怎樣和粉絲互動,甚至會默算收益。不知不覺,那心思都給拐走了。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5、24小時後像站在了十字路口

一般作品發佈24小時之後就塵歸塵土歸土,平臺不會再繼續推薦,除非是爆文。大多數新人辛辛苦苦創作的作品會和自己的期望值有很大差距,推薦量閱讀量慘不忍睹的情況下,會對自己產生懷疑,進而迷茫困惑,又回到了前述的第1點。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如果以上有三條或以上符合,@養心玲可以肯定的下個結論:你是一個堅強、執著、努力並且正處在自媒體瓶頸期的新人。

為什麼會出現瓶頸期?

既然問題擺到臺上了,我們就來追根溯源一番,只有找到癥結所在,才能對症下藥。

之所以新人會臉上瓶頸期,大概率是以下幾個原因所致。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1、準備不足

很多人是抱著美好的幻想和一時的衝動扎進自媒體的汪洋大海。遊了幾下後才發現自己體力跟不上,還忘了帶個救生圈,一個浪頭拍來,頭暈目眩,嗆得半死。別隻看到那些在自媒體大咖大V們在海里遊得歡,須知人家是有強大的身體機能,有紮實的游泳技術,有足夠的救生裝備的——想要在自媒體領域立足,知識儲備、綜合能力、自身條件一個也不能少。所謂“書到用時方恨少”,想攬“瓷器活”,先準備個“金剛鑽”。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2、定位模糊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那種上知天文下曉地理能大小通吃的是大神不是凡人。自媒體為什麼會細分成若干個領域,就是因為術業有專攻,適合做哪一個領域就做哪一個領域,盯死了做,做到極致,千萬不要盲目自信朝秦暮楚,那樣只會分散自己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芝麻綠豆西瓜都想要的人,就像掰玉米的猴子,到最後兩手空空。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3、沒有規劃

自媒體是典型的“寬進嚴出”的行當。進入是零門檻,想畢業得勤學苦練。這就需要清晰的規劃,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否則,三分鐘熱度過了之後,只留下個“到此一遊”,從裡到外瓦涼瓦涼。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4、信心缺失

這和人的心理素質有關,心理素質不好的人,不適合做自媒體。作為新人,平臺給的推薦量肯定不會很高,如果作品本身質量又欠佳,投入大量精力創作的作品得不到想要的結果,“理想豐滿現實骨感”,心理落差帶來的挫折感、自卑感會越來越日復一日的消磨殘存的信心,這個時候心理素質是否過硬決定了是否能挺過瓶頸期。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5、急功近利

有部分新人就是奔著“收益”來的,功利心太強,列舉幾個常見的表現:關注了別人一定要對方回關否則就取關;作品發佈之後推薦量閱讀量播放量低就開始抱怨;看到優質作品不點贊卻幻想自己的作品篇篇爆款;某天收益從幾分錢漲到了幾毛錢幾塊錢馬上要截圖為證昭告天下......諸如此類。將心比心,大家都在街頭賣藝,要看客打賞就得有絕活,憑什麼你一個新人只佔了個位子還沒混個臉熟就要人家給賞呢?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綜上,新人的瓶頸期除了“僧多粥少”大環境的客觀原因之外,更多還得從自身主觀上找原因,要懂得反省,自悟,要有自知之明——綜合能力,實際水平,寫作天份,心理素質等都是新人能否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

到了瓶頸期該怎麼辦?

前面是基於個人經驗經歷的分析,@養心玲算是以“過來人”的身份羅嗦一堆“不慚大言”。怎麼解決問題?只能以“瓶頸新人”的身份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討,也當是自勉。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1、創作前做塊海綿

學習學習再學習。自媒體除了有零門檻准入的好處,還有海量資源可供學習的便利。每一個領域都有先頭部隊,有榜樣,有大神。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吸收一切有用的東西,彌補自己的短板。輸出不了優質內容,那就先學習優質內容。堅持一段時間,打點底也好。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2、創作時做個愚公

愚公精神就是堅持,認準目標一步一步的堅持,不在乎冷嘲熱諷,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天生我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發現自己的優點,點到適合自己的領域。太年輕?懂時尚有創意就是優點!年紀大?人生閱歷就是優點!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3、創作後做只巖燕

巖燕又稱“無足鳥”。在《阿飛正傳》中,旭仔(張國榮飾)有一句經典臺詞:“世界上有一種沒有腳的鳥,它的一生只能夠一直飛翔,飛累了就睡在風中,這種鳥一輩子才會落地一次,那就是死亡來臨的時刻。”做自媒體不需要累到死,但“開弓沒有回頭箭”,做只巖燕的意思是既然開始了,就別患得患失半途而廢,不因挫折影響,勿受功名羈絆,堅持理想和信念,實在累了,就“睡在風中”。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結語:

經歷瓶頸期後的自媒體新人一般會有兩個歸宿:一是掛名作者的讀者,也是流量貢獻者;一是兼當讀者的作者,亦即流量變現者。何去何從取決於自己如何選擇。就像人的一生都會經歷懵懂無知又渴望成長的少年一樣,過自媒體瓶頸期,需要信心,勇氣,智慧和行動。若干年後回首往事,@養心玲希望每個人都感謝曾經堅持和努力的自己,而不是空餘遺憾和悔恨。

創作和發佈作品是這樣子的,證明努力的你到了自媒體新手的瓶頸期

【往期推薦】

玩自媒體?請先把心態放平穩態度放端正

把自媒體當成第二職業,是“2”還是“愛”?

應對“1000粉後遺症”,不妨試試5字養心訣

轟轟烈烈的“千粉”運動,你參與了嗎?收穫了嗎?開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