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叫做菊潭這麼美麗的名字,因避諱而更名——河南內鄉縣

【開篇語】關於地名的探究一直是我的興趣,用了大半年的時間,終於梳理完了山東的地名。其間,有過反覆,有過彷徨,有過喜悅,有過沮喪,但還是堅持了下來。中原地名探究是我的第二個專題。之於我來說,是一個學習歷史和地理的過程,通過對地名的認識抑或是重新認識,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其中有故事、有情懷,有山川,有河流,更多的是神州大地上先民們櫛風沐雨,薪火相傳;篳路藍縷,玉汝於成的奮鬥歷程。

曾叫做菊潭這麼美麗的名字,因避諱而更名——河南內鄉縣

▲內鄉地圖

中國地名以方位得名的很多,東西南北,上下左右都可找到例證。內鄉縣也是屬於這個序列。

曾叫做菊潭這麼美麗的名字,因避諱而更名——河南內鄉縣

▲內鄉菊花

在改作"內鄉"以前,這裡叫做中鄉——秦置中鄉縣,因地處南鄉與北鄉之間,故名。舊時,今淅川境內設有一南鄉,西峽北設有一北鄉。

中鄉叫的好好的,為啥要改名"內鄉"呢?避諱,還是避諱,只是這次不是避的帝王的諱,而是帝王他爹的諱——隋開皇三年(583年),為避文帝楊堅父楊忠名諱,"中"與"忠"同音,與"內"義近,故改中鄉縣為內鄉縣。

曾叫做菊潭這麼美麗的名字,因避諱而更名——河南內鄉縣

▲隋朝地圖——淅陽郡——內鄉

楊忠也不是小角色,被追封的諡號乃是隋太祖,這是虛名,沾兒子的光不算啥,但是作為關隴貴族的代表,西魏十二大將軍之一,雖然未到八大柱國的級別,也是部級以上的國之棟樑了。

曾叫做菊潭這麼美麗的名字,因避諱而更名——河南內鄉縣

▲關隴貴族關係圖

內鄉之名自公元583年至今未再更名,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也是千年古縣。但是在叫做內鄉以前,內鄉一地,地名變更頻仍,因政局變更,內鄉可以和若干個古縣攀得上交情,我們選取幾個有代表性的來說一說。

曾叫做菊潭這麼美麗的名字,因避諱而更名——河南內鄉縣

▲內鄉地名變遷

內鄉之酈國

西周時,封黃帝后人涓於今河南省內鄉縣酈城村,建立酈國。特別需要注意酈讀作zhí,而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lì,不是有個酈道元嘛,作為姓氏時這個字讀lì。

曾叫做菊潭這麼美麗的名字,因避諱而更名——河南內鄉縣

▲酈城村位於內鄉縣趙店鄉

內鄉之析縣

秦置。因析水為名。即今河南西峽縣。《史記·高祖本紀》:秦二世三年(前207),劉邦"降析、酈"。秦屬南陽郡,西漢屬弘農郡,東漢屬南陽郡,三國魏屬南鄉郡,晉屬順陽郡。南朝宋廢。

內鄉之菊潭縣

隋開皇三年(583年)改酈縣置,治今河南省內鄉縣北。屬鄧州。"因縣界內菊水為名"(《》)。大業初屬南陽郡。後廢。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析新城縣復置,治今內鄉縣西北。屬鄧州。五代周顯德五年(958年)廢入臨瀨縣。

曾叫做菊潭這麼美麗的名字,因避諱而更名——河南內鄉縣

▲內鄉菊潭公園

《漢書*地理志》記載:"析,黃水出黃谷,鞠水出析谷,俱東至酈入湍水。"唐代顏師古注:"鞠水即今所謂菊潭也"(析即析縣,今西峽縣)

東漢末年應劭撰《風俗通義》載:"其山有大菊谷,水從山下流,得菊花滋液,味甚甘美。谷中三十餘家,風俗通義不復穿井,皆飲此水,上壽百二三十,中壽百歲,下壽七八十"。

曾叫做菊潭這麼美麗的名字,因避諱而更名——河南內鄉縣

▲內鄉菊花

內鄉舊時稱菊潭縣,是藥用菊花的發源地。千百年來,內鄉人民種菊、用菊、愛菊、賞菊蔚然成風。李白、白居易、孟浩然、元好問等詩人曾到內鄉賞菊。

曾叫做菊潭這麼美麗的名字,因避諱而更名——河南內鄉縣

▲天下第一衙---內鄉縣衙

內鄉縣是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縣,位於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西緣。東接鎮平,南連鄧州,西鄰淅川、西峽,北依嵩縣、南召。自古被譽為"入關孔道""秦楚要塞";有"守八百里伏牛之門戶,扼秦楚交通之要津"之說。秦時置縣,古稱"菊潭",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總面積2465平方公里,耕地73萬畝,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稱;轄16個鄉鎮,288個行政村,總人口73萬。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