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閩大地“環形鐵路”,打破瓶頸促發展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點,“一山繞過一山攔”的重重阻隔,曾是福建發展繞不開的難題。如今,鐵路網在八閩大地不斷延伸,福建在全國率先實現“市市通高鐵”,一幅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精彩畫卷正徐徐展開。

2015年,福建省率先成為我國第一個“市市通高鐵”省級行政區,2018年,南龍鐵路建成後,與合福高鐵、福廈鐵路、龍廈鐵路完成環閩動車運行線路閉合“口”狀形。一個城市的交通運輸是這個城市經濟發展的基礎,是這個城市中各項社會事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證,也是這個城市經濟活動得以正常運轉的基礎條件。福建省特殊地貌因素,鐵路網三縱六橫九環打通了福建省的交通瓶頸,令八閩大地串聯起來。高鐵站的時間成本和運輸效率對一個城市的發展意義重大,它是參與區域競爭與合作的微觀主體,最重要的是改變了這個城市在區域中的時空關係,一個大的交通樞紐站,能夠直接或者間接的改變當地的文化、產業、商業服務,從而影響經濟區位。

交通好了,發展就快了。城市密集的鐵路網,是福建省許多發展中城市的“經濟加速帶”。要想富,先修路,任何領域範圍內的經濟發展都是以交通建設發展為基礎,只有交通好了,經濟才能真正的發展起來。“市市通高鐵”讓福建省掙脫了特殊地貌的束縛,成功的將“黃金斷裂帶”演變成“黃金投資帶”。“口”狀形的環閩動車線,直接拉近了各個城市的距離,這有利於統一的市場競爭機制的培育和完善,為城市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有“報團取暖”的作用。便利的城市交通是吸引外資的重要因素,成功吸引電廠、工業園和高新技術等產業的入駐,一些具有發展潛力的項目也會逐漸落實,令資本有效流動和促進資源合理配置。

交通好了,青山美景就是聚寶盆。旅遊業和交通運輸服務密切相關,優質的客運服務是旅遊業的發展的基礎支撐。鼓浪嶼、武夷山、泰寧、太姥山等著名景點,為福建省年生產總值“添磚加瓦”。2014全年,福建省旅遊總收入2707.67億元,佔福建省全年生產總值的11.26%。“市市通高鐵”前後對比,福建省旅遊業全年收入佔比差異明顯,2019全年,福建省旅遊總收入8101.21億元,佔福建省全年生產總值的19.11%。客運服務效應,提高了遊客的可達性,快速、安全的高速列車能夠助力旅遊勝地的開發,令“藏在深閨無人知”的美好景色展現在人們眼前。環形動車線更是將旅遊區域串聯起來,一條銜接的旅遊線,讓遊客驚喜連連,賞遍群山萬水。

交通運輸對地區而言猶如人體血管,暢通無阻則利於經濟健康發展。現代城市和農村的發展都離不開一個要與之相匹配和適應的現代化交通體系,八閩大地“高鐵化”打破了交通瓶頸,擴大了福建全省的朋友圈,向外延伸了市場經濟帶,是交通運輸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高鐵帶來的,已不僅僅是百姓的出行代步工具,而直接影響著城市經濟的發展。交通建設,為發展、為致富、奔小康,遇山開山,水阻搭橋,發揮國民經濟大動脈的作用,與人民攜手奔向全面小康社會。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文/華尚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