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做人做事或已不再重要,活著才是目標

做人和做事,稱得上是人漫長又短暫一生必不可免,需要思索的大事。

尤是疫情當前,它更演變為了測驗每個人道德底線的拷問。

雖然自古至今,懂禮知義得人脫口而出,都是先做一個能讓人信得過得到好人,再做讓人靠得住的好事。

但具體為之,又八九不離十是自說自話,難辨真假。

暫不論其奉承與否,總之聽了讓人如沐春風覺得舒服便是。

可,在人性早已於追求理想的過程中被慾望所掌控失去對自己的把握,每件事都急不可耐,衝動且盲目的社會,如何控制好自己,就變成了一種新能力。

雖然每個人都明白,無論是做人還是做事,都需要人品這一基礎。

而歷經多年打磨,人變得圓滑後才發現,無論是先做人後做事,抑或是人品至上,大抵不過是一句讓人誤以為有用,但是不是正確卻又要進一步論證才能知曉的話。

如人各有命,富貴在天,這耳熟能詳的話,是對的,還是不對,誰又知道呢。

近日來,我都在馬不停蹄的找工作,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無論電子簡歷,還是步履足跡,我繞著不大的縣城忙的不亦樂乎。

只是這個不大的小城,也和中國大部分地方一樣,在人口早已飽和的前提下工作本就難找,更何況還有疫情肆虐之下的嚴控嚴管,諸多單位仍在停工觀望,更是在我求職的路上設置了諸多障礙。

說真的,從未想過有一天也會陷入兩難困境的我,有了快要扛不住的感覺。

水電費、通信費、交通費、一家子的生活費,彷彿現在的我,只是為了變成散財童子而活。

此時此刻,我忍不住想著,僅月餘前我還哂笑新聞曝光那些欠債不還的老賴,借遍高炮無法脫身被暴力追討得可憐人;轉眼間,我就看到了自己身上掛著和他們一樣的影子。

仔細算起來,小時候我過得也是苦日子,從小到大基本上沒有過什麼零花錢,近乎所有想要買的東西都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賺來的。所以,我一直以為自己很堅強,最起碼也要比生長在溫室大棚裡的幼苗強壯得多,也懂事的多。

但無法避免在接觸過大都市繁華後,我也忘記了那句”不當家不知柴米貴”,沉浸於紙醉金迷的世界裡。

可無論是讀書的時候,還是自己出去工作,我的生存狀態都是相對穩定,雖有波瀾,但又按部就班,從無太大變故。

只是今年自疫情開始到現在,那種吃老本的感覺真的很讓人絕望。明明心裡知道再不去工作,“破產”得危險就已燃眉,可就像所有人一樣,求路無門,一職難找。

或許人真的是經歷越多,才懂得越多。現在,我真正明白了那些曾經在網上看見過那些人的壓力。

是啊,我也將那個三更半夜陪完客戶酒醉的連家都回不去,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等待妻子來接的“爺們”充當過茶餘飯後的談資;我也將短視頻裡介紹過的,為省錢把早飯和午飯壓在一起,卻只能喝上一碗最便宜清粥卻失聲痛哭的女孩視為笑柄。

自以為是的毛病,在我身上原來也有停留的足跡。

這些,對於有錢人家的孩子來說是有些可笑的事,可對於已經半年沒有收入,馬上就要在坐吃山空面前繃不住最後一根弦的我來說,是那麼赤裸裸的現實。

雖然我現在還能比上不足,但比下有餘。

可活著二字,卻即將要成為我能否繼續生存的問題了。

我真的希望我可以看見每一天生命裡的第一絲曙光,哪怕更多的還是迷茫。

(以上觀點均屬個人看法,如有不當請批評指正。)

歡迎大家提供創作素材!

(文中圖片源自於網絡)

如果感覺可以,請多多轉發,傳遞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