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有一處百年前留下的梨園,成為關東文化最美記憶

在吉林省長春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泉眼鎮流沙村古家油坊屯有一處清朝光緒年間留下的老梨園,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五一期間,成為了省內外遊客爭相觀光的旅遊新地標。國內外數十家新聞媒體進行了宣傳推介。

東北有一處百年前留下的梨園,成為關東文化最美記憶


歷史上的蓮花山區的泉眼、勸農山鎮和四家鄉地處於清王朝修建的著名的柳條邊內。柳條邊修建於清順治十年(1654)。修建柳條邊的目的主要是清王朝認為東北地區,尤其是吉林省的長白山區是其祖宗的發源地,即“龍興之地”,所以不斷加大保護力度。歷史上,清朝不修長城,但對修建柳條邊十分重視。顧名思義,柳條邊就是在6米高的土臺子上種植柳樹,然後用繩子連接成一體,防止漢人、牲畜進入邊內砍伐、破壞森林植被等。

東北有一處百年前留下的梨園,成為關東文化最美記憶

用今天的話說,柳條邊即是滿漢的民族分界線,又是一條生態保護線。柳條邊又分為老邊和新邊。老邊從山海關一直修到遼寧的開原威遠堡,新邊從遼寧的開原威遠堡經過四平、伊通、長春一直到松花江邊上,全長1300多公里,柳條邊進入長春後正好從今天的蓮花山區邊上穿城而過。

東北有一處百年前留下的梨園,成為關東文化最美記憶


直到今天,在蓮花山境內還保留一段柳條邊的遺蹟,泉眼鎮崗子村的馬家頭臺村名就是典型的從柳條邊衍生的“臺”而來。為了便於管理,清政府在柳條邊上設置了邊門、卡倫、邊臺等管理機構。今天的九臺區名就是從柳條邊上第九個臺子而來。今天的一道美食“老邊餃子”也由此而來。1897年,為了緩解邊疆危機,清廷宣佈:全面開禁柳條邊!大規模的“闖關東”由此開始。

東北有一處百年前留下的梨園,成為關東文化最美記憶


相傳,當年一古姓人家為躲避災荒從山東老家“闖關東”至此。時因父母年事已高,便留下年輕妻子照看,相約待老人百年之後再團聚。為了便於日後找尋,夫妻二人約定梨花開時以梨園為記。古姓男人攜族人到這裡後,蓋起了四合大院,圍牆四周建有炮樓,開起了油坊,日子過得相當殷實,並在門前山上栽下百畝梨樹。花開時節,梨園漫山爛漫,成為一道風景。三年後,古家父母雙親相繼去世,妻攜長子歷盡千辛萬苦來到這裡與丈夫團圓,演繹出了一段悽美的愛情故事。因此,這片飽經滄桑的百年梨園也可以說是“闖關東”留下的歷史遺蹟。

東北有一處百年前留下的梨園,成為關東文化最美記憶

枝繁葉茂的梨樹梨花如雪


今天大家看到的梨園,只是原來的一部分。古氏家族的果園一直經營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改歸村集體所有。村集體經營果園至1982年分產到戶。由於經營不善,導致部分果樹老化,枯死。

東北有一處百年前留下的梨園,成為關東文化最美記憶

2018年以來,蓮花山度假區依託“百年梨園”原址著手打造集旅遊、休閒、度假於一身的文旅小鎮,“百年梨園”由此重放光彩,重現千古絕唱。據林業專家說,目前蓮花山百年梨園無論是規模還是樹齡之長在全國都十分罕見。目前,蓮花山度假區已經在這裡舉辦三屆“梨花節”,每年都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旅遊觀光。如今這裡已經成為吉林省城市周邊遊的首選之地。

梨花盛開揭開了東北地區春天的序幕。

文/攝:王紹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