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香菸背後,簡析經久不衰的中國菸草文化

中國菸草文化經久不衰。

明中葉後期,菸草從閩廣海路以及東北陸路多條渠道進入中國之後,它便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在絕大部分省區迅速種植起來,菸民也迅速地普及到了尊卑、男女各階層、各民族。可以說,中國在吸收外來文化的歷史上,還沒有哪一種文化在時間和空間上能與人們對菸草的嗜愛相比井。

走進香菸背後,簡析經久不衰的中國菸草文化

早在明末,就已經是京城“累者盈葡”。(楊士聰《玉堂薈記》卷四)南方港地更是“通處栽種,呈三尺童子莫不食煙”了。(玉通《蚓靡珊語》)以致煙成為億萬民眾本居的第八樁要事,有“柴米油鹽醬醋茶煙”之稱。數百年來,人們對菸草有一種神奇的偏愛,在諧音譯稱“淡巴弧”之外又有“淡肉果”、“擔不歸”、“醉仙桃”、“賽龍斑”、“辣爵”、“返魂香”、“相思草”、“金絲薰”、“胡椒紫”等不下數十種極富賽譽感情色彩的別名。清初人陸耀還著《煙譜》一書倡言煙有宜吃者八事:“睡起宜吃,飲後宜吃,對客宜吃,作文宜吃,觀書欲倦宜吃,待好友不至宜吃,胸有煩悶宜吃,案無酒宜吃”。總之是興之所至,煩之所來,足之所至,心之所欲,可謂隨時隨地可吃!

走進香菸背後,簡析經久不衰的中國菸草文化

中國人最早吸食的是曬乾的菸草。明末時,吸者手持一中通的竹筒,對一盤孟中盛放的所燃菸草之煙吸食。隨後就有了簡盂相連的“煙接鍋”了。煙管長短不一,有士夫官宦便於攜帶的5-6寸短管,有長50釐米左右的中管,更有家居簡出老太婆的一米左右長管。下層社會菸民所用煙管的煙鍋與菸嘴,一般是銅鍋、鋁鍋和銅、鋁或瑪斑、翡翠等嘴;上層社會及君子所用則多是金、玉嘴。

走進香菸背後,簡析經久不衰的中國菸草文化

竹管則必用湘妃,且雕菱以精美圖紋。菸草吸食要隨時隨地,故一般均煙管不隅身,下民多插於腰帶(多是條布挽成)上,旁懸一盛放煙草的“菸袋”。菸袋多以羊外腎囊製成,或外套以布,飾以繡紋,或乾脆不作任何囊飾。其長處是煙末及氣味不外溢,且柔韌便於從外捏揉。這便是“早姻娑”,因其後又有“水菸袋”之興。水菸袋是在煙管上加增一盛水的“錫盂”,“另為管插盂中,旁出一管如鶴頭,使煙氣從水中過”。(《煙譜》)比較旱菸,則水煙似更繁難也更雅遙,因而也多為有錢有閒階級所用,不僅士夫官宦嗜食,而且清宮后妃、王公內眷、富貴家屬幾乎人手一袋,寸步不離。

走進香菸背後,簡析經久不衰的中國菸草文化

慈禧太后本人就是個籍婦人,同時也就為麻民社會的上層所羨慕而附尚。即所謂"吸者以上中社會之人為多,非若早煙之人人皆吸也。”(菸袋也越制越精美華貴,內為金銀,外嵌珠玉已為銅製,如76代衍聖公孔令貽繼配夫人陶氏的“百壽銀袋”即是一例。水煙吸食如早煙吸食一樣,心先點燃菸葉,在“洋火”傳入之前,一般是以火鐮擊火石燃紙捻等作為點火工具的。即便是火柴傳入之後,城鎮下民及邊城之民也長期沿用舊打火具。

走進香菸背後,簡析經久不衰的中國菸草文化

有許多家庭還於內屋牆壁上懸一大捆長長的火繩,火繩長燃,煙香嫋嫋,星火不熄,極富恬靜陶然的生活氣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