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2019年8月3日下午,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馮明珠院長蒞臨「揚州講壇」

馮明珠,1974 年畢業於臺灣大學歷史系,1978 年取得臺大歷史研究所碩士學位,隨即進入臺北故宮博物院服務,擔任研究人員,從事《清史稿校注》六年。後歷任臺北故宮圖書文獻處幹事、編輯、副研究員、研究員,2012 年榮升院長,2016 年卸任退休。現職寶吉祥馮明珠文史研究院院長,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國際時尚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顧問及兼任教授。專長博物館營運與策展、中華文物研究、清史研究、藏學及文獻檔案學,學術著作及主編書籍豐富,曾擔任《故宮學術季刊》與《故宮文物月刊》雙主編十餘年。1983 年即參與臺北故宮文創發展,帶領文創三十餘年;1998 年推動並執行臺北故宮數位典藏,十多年間推向無牆博物館、雲端博物館行列,深獲國際博物館界肯定。2012 年執行臺北故宮南部院區籌建計劃,成功於2015年落成並開館營運迄今。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暖場節目由人間音緣合唱團男高音石榮富老師帶來歌曲《精忠報國》

非常感恩這麼炎熱的下午,這麼多人來到鑑真圖書館齊聚一堂,聽我為大家分享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我先自我簡介,再為大家介紹臺北故宮的淵源。我在臺北故宮服務了38年,自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後,由老師陳捷先教授推薦入故宮從事《清史稿》校注。陳捷先教授是江都邵伯人,臺灣著名清史學者,積極推動兩岸學術交流,在陳老師帶領下,我與中國大陸清史研究的前輩學者有些淵源。我校注《清史稿》6年,完成後留在故宮工作,直到2016年5月20日卸任。

累積了38年對文物的經驗與感情,執行編輯《故宮學術季刊》17年,主編《季刊》及《故宮文物月刊》各5年,讓我有更多的機會讀中國藝術史與清史有關的文章,累積了我對文物的看法,今天為大家分享我心儀的故宮文物。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今日的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淵源

臺北故宮源自清宮紫禁城。故宮博物院肇建於1925年10月10日,迄今94年。從設置到1931年,是故宮博物院在北平發展的黃金時代。可惜好景不長,1933年日本侵略戰爭爆發,為避烽火戰亂,故宮文物裝箱打包,分批撤離紫禁城運到上海、南京。總共運了13427箱又64包,同時撤退的包括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國子監、雍和宮等文物。

臺北故宮典藏除了紫禁城淵源外,也結合了古物陳列所的重要典藏。古物陳列所是民國肇建後設置的第一所清宮典藏博物館。1912年溥儀退位,1913年熱河避暑山莊行宮文物分7批運抵北京,1914年瀋陽故宮文物分6批也運抵北京,集合這兩批文物於1914年2月設置古物陳列所,同年10月10日在紫禁城武英殿正式揭幕。抗日戰爆發,古物陳列所將精彩典藏裝箱,與故宮文物一起南遷。1933年奉國民政府令,將南遷文物撥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1949年遷到臺灣,1965年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與故宮博物院合併復院,即今天座落在臺北士林外雙溪的國立故宮博物院。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馮明珠院長向大家介紹了臺北故宮的淵源、典藏特色,並分享器物、書畫、圖書文獻等中華瑰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精彩典藏

故宮典藏特色之一:傳承有緒,賬目清晰。舉例來說,文物編號有“故博”兩字,代表是故宮博物院原藏,因文物類別不同,有故書、故畫、故瓷、故銅、故宮、故機等等;“故宮”是宮中檔硃批奏摺,“故機”是軍機處奏摺錄附或軍機處檔案。臺北故宮保存了故宮博物院成立之初的原貌,堅持著文物不分散,除歷代書畫與各類器物外,另典藏近40萬件清代檔案及20萬冊善本古籍。“中博”代表源自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臺購”代表到臺灣後新購文物,“臺贈”代表到臺灣後接受捐贈文物,“南購”是為座落在嘉義太保故宮南部分院新購藏的亞洲文物,“中日”字號代表日本投降歸還的文物等。臺北故宮文物編號,一目瞭然,說明了淵源。根據2015年4月臺北故宮官網公佈共有696344件文物,源於故宮的佔了85%以上,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雖僅佔1.66%,卻件件是精品,構成臺北故宮主要典藏,另外就是捐贈、購藏或其他。

禮樂典範、工藝創新、盛世極品——器物類

臺北故宮典藏器物約七萬件,種類多樣,包括:銅、玉、瓷、漆、琺琅、玻璃、竹木牙雕、多寶格等。官方製作特多,傳承有緒,源遠流長。我第一件介紹是毛公鼎。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西周晚期《毛公鼎》

西周晚期《毛公鼎》高53.8、腹深27.2、口徑47公分,重34.7公斤,外觀樸實,大口圓腹,口沿一道重環紋飾,兩隻大耳,三隻獸蹄形足,標準的周晚期圓鼎造型。毛公鼎成為國寶重器,是因為腹壁鑄有500字銘文,迄今仍是中國青銅器裡銘文最長的一件。這篇銘文古雅精奧、字體端整,記載了周宣王重用毛公治理國家的政績,成就了“宣王中興”時代,是一篇第一手史料,印證並補充了史書的闕遺。它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文物,常態性在臺北故宮陳列室中展覽。

我為大家選介的第二件青銅器,也鑄造於西周晚期:散氏盤。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西周晚期《散氏盤》

西周晚期《散氏盤》高20.6 、腹深9.8、口徑54.6、底徑41.4 公分,重21.3公斤。盤內鑄有一篇357字銘文,載記了當時兩諸侯國間解決了土地紛爭問題所訂誓約。《散氏盤》於康熙年間出土,嘉慶朝入宮,器身鑄有夔龍紋、饕餮紋等,造形典雅,文辭優美,內容特殊,也是國寶重器。

再介紹兩件汝窯。根據明曹昭《格古要論》記載,周世宗柴榮於公元954年曾下令陶工燒造:「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色澤的瓷器,說明宋人崇尚自然的美學。汝窯,就是宋代師法自然美學下,理想青瓷的色澤。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

北宋《汝窯青瓷蓮花式溫碗》高10.4、口徑16.2、足徑8.1、深7.6公分,是舉世無雙的宋瓷絕品,也是觀眾到故宮必看文物。《蓮花式溫碗》口緣十瓣蓮花瓣,花瓣流暢貫連,碗腹壁薄,直口稍斂,圈足稍高。由口緣至圈足厚度均勻,釉薄不透明,釉色青藍溫潤,通體滿布冰裂紋。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

北宋《汝窯青瓷無紋水仙盆》高6.9、口徑23×16.4、足徑19.3×12.9公分,釉色極為溫潤勻淨,全器純潔無紋,存世孤品。乾隆皇帝特別為它配製紫檀木座,並制《乾隆御筆書畫合璧》,藏於木座抽屜中,更增添這件文物的趣味。汝窯青瓷“雨過天青” 寧靜、開朗、溫潤的色澤,正是宋人追求“師法自然”的美感。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北宋《定窯白瓷嬰兒枕》

北宋《定窯白瓷嬰兒枕》高18.8、底徑31x13.2公分,存世3件,向大家介紹的這件很特別,白瓷娃娃身穿刻花小背心,蹺著一隻腳,手拿平安如意結,一臉聰穎討喜模樣,十分可愛。2007年,臺北故宮以嬰兒枕、漢代玉辟邪及宋代黃玉鴨為主角,設計了3個國寶娃娃,拍攝製作一系列《國寶娃娃》動漫影片,用以推廣教育,獲獎無數。定窯也是宋代名瓷,故宮典藏豐富。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明永樂《青花瓷花卉紋扁壺》

明永樂《青花瓷花卉紋扁壺》高38.8、背徑34.4公分。青花瓷有特別的絲路文化交流的意涵,研究指出:藍白相間的美學來自伊斯蘭世界,最早燒青花瓷所用“鈷藍釉”由中亞傳入,在中國開花結果燒製出青花瓷,暢銷世界。這件明永樂《青花瓷花卉紋扁壺》就是用進口的青花釉料燒製的,明中晚期才發現中國境域的青花釉。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清《翠玉白菜》

清《翠玉白菜》高18.7、寬9.1、厚5.7公分,幾與真實白菜等大,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人氣瑰寶,吸引著大批觀眾排隊圍觀。玉分 “閃玉”(軟玉)與 “輝玉”(硬玉)兩種,18世紀以前中國人眼中的玉是“閃玉”, 俗稱漢白玉、羊脂白玉或和田玉,代表身份、地位與有德君子;今日極受人們喜愛、價格高昂的“翡翠”是“輝玉”,在乾隆晚期價格才慢慢上揚。《翠玉白菜》是件巧雕,即利用玉材綠白相間的色澤,雕成白菜,根據文物編號,原藏於紫禁城永和宮,光緒妃子瑾妃的寢宮,因此故宮前輩玉器專家那志良先生推測它是瑾妃的嫁妝。《翠玉白菜》上雕有一隻蟈蟈、一隻蝗蟲,都象徵多子多孫,白菜則代表新娘清清白白。

翰墨光華——書法類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東晉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

東晉 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縱23、橫14.8公分,紙本,冊頁。

中國漢字發展到了魏晉,完成了各種書體,楷書、行書、草書也在魏晉200年間定型、美化。王羲之(303-361)是此時代的關鍵人物,他將秦篆、漢隸各種不同筆法,融入自由奔放的行草中,開啟書體嶄新的一頁。《快雪時晴帖》行書,短短28個字,是王羲之在大雪後向友人張侯問候短簡。唐太宗喜愛王羲之的書法,奠定了他“書聖”的地位。有人形容王羲之的書法 “筆法圓勁古雅,意態閒逸;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乾隆評曰:“神乎其技”,位列神品。研究指出《快雪時晴帖》是唐代雙鉤模本,但王羲之的作品傳到乾隆年間已是 “天下無雙,古今鮮對”了。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唐 閻立本《蕭翼賺蘭亭》

唐 閻立本《蕭翼賺蘭亭》縱27.4、橫64.7公分,絹本,卷。這幅著名的人物畫,講的是唐太宗派足智多謀的監察御史蕭翼,智取辯才和尚《蘭亭序》的故事。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傳到唐代已為稀珍之物,他所寫的《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早已不知所終,傳說被唐太宗陪葬。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唐 顏真卿《祭侄文稿》

唐 顏真卿《祭侄文稿》縱28.3、橫75.5公分,紙本,卷。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北宋 蘇軾《寒食帖》

北宋 蘇軾《寒食帖》縱34.2、橫189公分,紙本,卷。

天下第一行書唐太宗後失傳,但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709-785)《祭侄文稿》及第三行書蘇東坡(1037-1101)《寒食帖》,兩卷均典藏在臺北故宮。

丹青瑰寶——繪畫類

中國繪於紙絹上的繪畫發展,大致始於晉唐(265-907)時代講求形神兼備的人物畫。五代(907-960)出現了荊浩、關仝、李成等著名畫家,繪華北的崇山峻嶺;董源、巨然等寫江南山水景色,奠定了中國山水畫的發展。北宋(960-1127)范寬、郭熙、李唐等人,樹立了主峰堂堂、巍峨雄壯的新山水畫典範。於此同時花鳥畫也有所發展,從唐代「形似」寫實,五代、北宋重視寫生,到南宋小品冊頁出現,中國花鳥畫也發展完成。北宋黃居寀、崔白的花鳥作品,除生趣盎然外,更是花鳥畫開風氣的創作。宋徽宗建立畫院制度,追求典雅、恭謹、細緻、寫生、意境的畫風,奠定宮廷院畫風格,直到南宋(1127-1279)盛行不衰。而文同、蘇軾等不以形似取勝的藝術表現,開展了中國繪畫的新局。元代(1279-1368)趙孟俯、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等人強調氣韻、筆情墨趣, 確立了文人畫屹立不搖的地位。以上所列舉的大家作品,臺北故宮均有典藏。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唐人《宮樂圖》

唐人《宮樂圖》縱48.7、橫69.5公分,絹本,卷。描繪唐代中晚宮中女性生活,是一幅形神兼備,人物畫上乘作品。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唐 韓幹《牧馬圖》

唐 韓幹《牧馬圖》縱27.5、橫34.1公分,絹本,卷。韓幹唐代宮廷供奉,以畫馬聞名於世。畫中繪一位牧人騎著白馬,牽一匹黑駿,馬匹雄健壯碩,畫筆細緻,畫幅上有宋徽宗題:“韓幹真跡 丁亥御筆”。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北宋《宋仁宗後坐像》

北宋《宋仁宗後坐像》縱172.1、橫165.3公分,絹本,軸。繪北宋仁宗慈聖光獻曹皇后及其侍女,反映了宋宮廷女性妝扮,只見釵冠、花帽、服飾華麗無比,臥蠶眉、珍珠花鈿妝極為特殊,實屬中國人物畫典範之作。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北宋 范寬《溪山行旅圖》

北宋 范寬《溪山行旅圖》縱206.3、橫103.3公分,絹本,軸。主峰聳立,大山瀑布下,繪一支極微小的行旅騾隊,更突出山體氣勢雄偉;視覺端點出現前景、中景與遠景。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北宋 郭熙《早春圖》

北宋 郭熙《早春圖》

縱158.3、橫108.1公分,絹本,軸。繪煙嵐嫋嫋,主峰堂堂,樓閣房舍,人蹤屢現,生機盎然,山水畫發展出可遊可居的新風貌;除前景、中景、遠景外,視覺無限延伸。

范寬《溪山行旅圖》與郭熙《早春圖》,均呈現人與自然和諧與共的自然觀,北宋山水畫巔峰之作。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北宋崔白《雙喜圖》

北宋崔白《雙喜圖》

縱193.7、橫103.4公分,絹本,軸。土坡小徑,枯枝殘葉,強風肅殺,一隻野兔路過,因二隻咶噪的喜鵲而止步回望。崔白捕捉住迅間野趣,動感十足,北宋花鳥畫巔峰創作。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北宋 文同《墨竹》

北宋 文同《墨竹》縱131.6、橫105.4公分,絹本,軸。首創以水墨畫竹。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宋 徽宗《蠟梅山禽》

宋 徽宗《蠟梅山禽》縱83.3、橫53.3公分,絹本,軸。兩隻白頭翁相依棲息於梅枝上,梅旁山礬二株,徽宗以瘦精體書:“山禽矜逸態,梅粉弄輕柔,已有丹青約,千秋指白頭。”《蠟梅山禽》集宋徽宗詩、書、畫三絕。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2011 〈富春山居圖〉合璧:〈剩山圖卷〉與〈無用師卷〉

元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

縱33、橫636.9公分,紙本,卷。黃公望,字子久,江蘇常熟人,晚年號大痴。50歲後,棄絕功名,以道士為業,開始習畫,成就一生畫業,影響明清兩代文人畫深遠。留下作品不多,最著名的便是〈富春山居圖〉。此卷在順治七年(1650)遭火劫,斷為兩段,後段《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卷》於乾隆11年(1746)入內府典藏;前段《剩山圖》最後入藏浙江博物館。2011年斷了361年,分藏兩岸的《富春山居圖》合璧展出,引起轟動,開創為看一張古畫,排隊3小時的紀錄。

金匱寶笈——善本古籍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存世孤本 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江陰刊本

歷代的皇帝都有藏書,像鑑真圖書館一樣藏書豐富;但第一位以善本古籍藏書的皇帝就是乾隆。乾隆勤於蒐藏天下好的古籍,他將搜得的宋、金、元、明版及鈔本圖書,集中藏於昭仁殿,賜名《天祿琳琅》,共計宋版書71部、金版書1部、影宋鈔本20部、元版85部、明版252部,可惜於嘉慶二年付之一炬。嘉慶皇帝為太上皇重蒐集了《天祿繼鑑》,計宋版書223部、遼金版各1部、影宋鈔本9部、元版116部、明版289部。目前剩下五百多部,分藏臺北故宮及北京國家圖書館,其餘流散民間。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文淵閣四庫全書》

《文淵閣四庫全書》6144函, 3451種書,共36381冊,乾隆38年下令修纂,負責修書的館臣360人、抄繕3826人,校對、裝訂、製作、函套等至少達5000人,費時15年,於乾隆52年竣事,被公認為傳世最大叢書。乾隆修《四庫全書》時已高齡63歲,怕見不到《四庫全書》面世,逐下令擷取精華,編成《四庫全書薈要》,43年完成,收書463種,11180冊,分裝2000函。

《四庫全書》共七部:文源閣本,原藏圓明園,毀於英法聯軍;文溯閣本,原藏瀋陽故宮,現藏甘肅蘭州文溯閣圖書館;文津閣本,原藏熱河避暑山莊,現藏北京圖書館;文宗閣本,原藏江蘇省金山寺,毀於鴉片戰爭;文匯閣本,藏江蘇揚州,毀於太平天國;文瀾閣本,藏浙江聖恩寺,毀於太平天國。

《四庫全書薈要》共兩部,一藏紫禁城摛藻堂,現藏臺北故宮;圓明園本,毀於英法聯軍。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康熙八年 泥金寫本藏文甘珠爾

康熙八年《內府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奉孝莊太皇太后懿旨修造,共108函,每函300-500葉不等,是中國歷史上最華麗的一部佛經,一部國寶級的善本古籍。

臺北故宮典藏主要源於清宮,傳承了宋元明清歷代皇室收藏,文物環環相扣,未曾中斷,可以說是中華瑰寶,這是作為中華民族最值得驕傲之處。

馮明珠:分享我心中的中華瑰寶—臺北故宮博物院的故事與精彩典藏

馮明珠院長與會嘉賓、揚州講壇青年義工合影留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