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從青樓頭牌到上海灘最牛女企業家,她把人生活成傳奇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在民國時期的舊上海,有這樣一位傳奇女子,她12歲被賣入青樓,14歲成為督軍夫人,34歲時卻帶著四個女兒離婚創業,一躍成為上海灘最牛女企業家。然而,屬於她的傳奇,這才剛剛開始……她就是董竹君,錦江飯店的創始人。

1900年,董竹君出生於上海的貧民窟,父親是拉黃包車的車伕,母親是幹粗活的姨娘。幸運的是,父母雖窮,卻堅持送她進私塾讀書。只是,不幸又來得太快,12歲那年,父親身患重病,全家人生活無以為繼,萬般無奈下,自幼相貌出眾的董竹君被押給“書寓”做了“清倌人”,賣藝不賣身,期限是三年。

董竹君:從青樓頭牌到上海灘最牛女企業家,她把人生活成傳奇

(年輕時的董竹君)


所謂“書寓”,又稱“長三堂子”,就是高級青樓,所謂“清倌人”,又稱“小先生”,就是藝妓。這種高級青樓有個規矩,那就是未成年的“清倌人”不接客,目的是等姑娘唱紅了賣個好價錢,但也正因為如此,董竹君得以僥倖逃過厄運,風塵走一遭,卻依舊冰清玉潔。

由於董竹君風華絕色又技藝超群,而且為了掙錢十分賣力,每天要唱五六十場,所以剛進“書寓”不久便一炮而紅,成為頭牌,又因為不苟言笑,只冷冷地坐在一隅彈唱,唱完就走,遂得了個“冷西施”的雅號。

但風塵裡賣唱,這並非董竹君所願,她要逃離,唯一的辦法就是在接客之前把自己嫁出去,於是,她開始在客人中尋覓良人。終於,她找到了。

董竹君:從青樓頭牌到上海灘最牛女企業家,她把人生活成傳奇

(婚後的董竹君)

1914年,董竹君結識了時任四川省副都督的革命黨人夏之時,一段才子佳人情緣就此在煙花柳巷裡上演。情竇初開的董竹君是真心愛上了這位青年才俊,風華正茂的夏之時也是真心愛上了這位身在風塵卻內心純潔的女孩。於是,董竹君義無反顧逃出“書寓”,與夏之時在上海結婚。這一年,董竹君年僅14歲,敢愛敢恨敢決斷。

幾天之後,董竹君就跟隨丈夫去了日本。日本六年,讓董竹君涅槃重生,天生好學的她,執意入讀東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夜夜讀書直到雙眼紅腫。六年之後,董竹君的學識和眼界都有了質的飛躍,這也為她日後的發跡打下了基礎。

回到國內後,董竹君成為顯赫一時的四川省督軍夫人,她憑藉精明能幹,把家中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條,就連一度嫌棄她風塵出身的婆婆,也不得不對她另眼相看,主動為她重辦婚禮,以示認可。

董竹君:從青樓頭牌到上海灘最牛女企業家,她把人生活成傳奇

(董竹君)

但是,董竹君的好日子並沒有過上多久,由於政局變化,夏之時被解除兵權,他因此自暴自棄,開始抽鴉片,脾氣也越來越壞,甚至開始動手打女人。而且,夏之時非常大男子主義,他不僅反對董竹君做生意補貼家用,還做過一件非常著名的事情:亂世之中他曾給董竹君一把手槍,讓她防賊,若是做了對不起他的事,則用它自殺。

更重要的是,夏之時非常重男輕女,董竹君連續生了四個女兒讓他很不高興,後來終於生下一個男孩,夏之時卻不允許四個女兒讀書。這讓董竹君對丈夫徹底失望,她終於明白,如此眼界的男人,絕非她的良人。

1929年,董竹君毅然放棄榮華富貴和安穩生活,帶著四個女兒離開了那個日漸腐朽的丈夫。若問為什麼單單沒有帶兒子?那還用說,自然是夏之時不許。這一年,董竹君29歲。

董竹君:從青樓頭牌到上海灘最牛女企業家,她把人生活成傳奇

(董竹君與漂亮女兒)

董竹君回到了家鄉上海,立志成為獨立女性,把四個女兒培養成才。她要證明給夏之時以及全天下人看,女人也可以撐下一片天。

1930年,董竹君典當了所有首飾家當,創辦了群益紗管廠,但很快,紗管廠就在淞滬會戰中被日軍炸燬。但是董竹君仍然沒有氣餒,她一邊宣傳抗日,一邊出國籌資,籌謀東山再起。

1934年,董竹君與夏之時分居五年後正式離婚。1935年,董竹君拿著朋友資助的2000元錢開了錦江菜館。在當時的上海灘,川菜根本是毫無市場,但董竹君就是憑藉超強的商業頭腦,一手把錦江菜館打造成上海灘最火的飯店,不僅上海的軍政要人絡繹不絕,南京的政府要人也經常光顧,黃金榮、杜月笙、張嘯林更是常客,連卓別林來中國,都要特意去錦江菜館一飽口福。

錦江菜館實在太火爆了,永遠客滿,永遠需要等位。有一次,青幫大佬杜月笙因為等位太久大發雷霆,大罵為什麼不擴建一下門面。董竹君聞言抓住機會,在杜月笙的幫助下果真把錦江菜館做上了規模。

董竹君:從青樓頭牌到上海灘最牛女企業家,她把人生活成傳奇

(錦江飯店)

錦江菜館經過多次擴建,生意越來越好,董竹君的產業也越來越大,一躍成為上海灘赫赫有名的女企業家。她終於活成了自己夢想的模樣,不僅經濟獨立,美麗優雅,還把四個女兒全部送到美國留學,個個成名成才。

董竹君這樣的女子,自然是不乏追求者,但她一直不為所動,但有一個人除外,那就是曾經給她投資過的菲律賓華僑陳清泉。但是,當陳清泉的妻子找到董竹君,表明誓死捍衛婚姻的立場後,董竹君堅決斬斷情絲,悄然退出。因為作為女人她深知,自己的幸福是不應該以別人的痛苦為代價的。

最難能可貴的是,董竹君還非常愛國,抗戰期間,她堅決抗日,不僅拒絕了日本人的拉攏,還四處發表抗日言論。建國之後,她更是把所有產業以及含辛茹苦十六年所賺得的十五萬美元全部奉獻給了國家,這在當時絕對是一筆鉅款,並且她還交出了自家的花園別墅,只留下一副郭沫若書寫的《沁園春》詞以及一套文房四寶。

董竹君:從青樓頭牌到上海灘最牛女企業家,她把人生活成傳奇

(董竹君中年)


上海解放後,董竹君遵照上海市公安局和市委的指令,以錦江菜館為班底,創立了錦江飯店,這裡接待過134個國家的500多位首腦人物,締造了傳奇。

董竹君一生積極向上、熱愛生活,堅持每日跑步運動,這讓她在1997年,以97歲的年紀高壽去世,與世紀同齡。董竹君晚年留給世人最後的良言是:“我對人生坎坷沒有怨言,只是對愛有了一點遺憾。”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