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視文置 I 八一建軍節,細數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

九十三載春秋,九十三年的輝煌。走過九十三載的崢嶸歲月,我們的軍隊是一支信仰堅定、戰無不勝的鋼鐵雄師。四渡赤水,我們靈活作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浴血直羅鎮,我們悍不畏死!平型關戰役,我們迎來第一場大勝!百團大戰,我們撕碎囚籠浴火重生!


港視文置 I 八一建軍節,細數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


讓我們走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過去,一起追尋那些軍史上的光輝足跡,細數我軍歷史上的八個“一”。


一、 南昌起義: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港視文置 I 八一建軍節,細數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


1927年8月1日,中國江西南昌,由中國共產黨勢力軍隊針對中國國民黨的分共政策而發起武裝反抗事件。由周恩來、譚平山、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賀龍領導--賀龍在事件後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當中還有第20軍的蘇聯軍事顧問庫馬寧。


南昌起義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聯合國民黨左派,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開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創建革命軍隊的序幕。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8月1日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二、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中國歷史上第一塊革命根據地


港視文置 I 八一建軍節,細數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


井岡山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朱德等創立的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位於湘贛邊界羅霄山脈的中段。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部隊到達井岡山,發動農民“打土豪,分田地”,開展游擊戰爭,恢復黨的組織,建立工農兵政權,開始了工農武裝割據。從1927年10月到1928年2月,先後成立了寧岡、永新、遂川、茶陵四個縣委和縣政權,酃縣成立了特委,蓮花也開始建立了黨的組織。


1928年5月,召開了湘贛邊界第一次黨代表大會,成立了湘贛邊界特委。1928年4月,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保存下來的部隊和湘南起義農軍,來到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5月成立了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隨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大大加強了革命武裝力量。同年12月,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的紅五軍主力到達井岡山。


1929年1月,朱德、毛澤東率領紅四軍主力向贛南、閩西進軍,留下一部分紅軍繼續堅持井岡山的鬥爭。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為中國革命開闢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道路,它是中國革命的偉大創舉。


三、 古田會議:形成第一份政治建軍的綱領性文件


港視文置 I 八一建軍節,細數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


在我軍發展史上,古田會議是一個具有開創意義的光輝界合碑。《古田會議決議》明確了我軍的性質、宗旨和使命任務,指明瞭把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革命軍隊建設成為新型人民軍隊的基本途徑,從根本上解決了我們黨領導和建設軍隊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人民軍隊由此得以脫胎換骨,耀世而出。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重溫古田會議精神,領悟人民軍隊建設的真諦,對於保持人民軍隊的紅色基因,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具有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四、 一江山島戰役:第一次聯合兵種協同作戰


港視文置 I 八一建軍節,細數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


一江山島登陸作戰,是迄今為止我國人民解放軍進行的唯一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此役規模不大,但政治意義深遠;參戰部隊不多,但兵種齊全,組織指揮難度大。


通過此次作戰,我軍經歷並獲得了繼續解放沿海島嶼的重要作戰經驗,初步探索到了陸、海、空三軍協同配合,實施登陸作戰的基本原則,這對於加強建設一支強大的現代化國防軍的進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今天,一江山島戰役勝利(1955年)已65週年,在我軍研究探討現代條件下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問題的時候,這一戰例的成功經驗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五、 1955年大授銜:中國軍史上的第一次授銜


港視文置 I 八一建軍節,細數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


1955年9月27日,中南海懷仁堂,拉開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大授銜的序幕。從元帥到將軍,從將軍到士兵,授予軍銜,佩戴勳章。軍銜等級為六等十九級。軍官軍銜評定的五要素:任職、素質、能力、資歷、軍功。既不是純粹的“論資排輩”,也不是簡單的“論功行賞”。堅持公道合理,頒發勳章、獎章,從元帥到士兵,共享巨大榮譽。


六、 列寧號:中國軍隊第一架飛機


港視文置 I 八一建軍節,細數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


1931年4月,紅軍繳獲了第一架飛機。這是一架美製國民黨空軍的“柯塞”式偵察轟炸機(也有人說是德制“容克”式飛機)。這架飛機由武漢飛往開封執行通信聯絡任務返航途中,遇大霧迷航,油料耗盡,被迫降落在鄂豫皖邊區革命根據地宣化店(今湖北大悟縣)西南10公里陳家河的河灘上。在山頭放哨的赤衛隊員發現後,吹響了號角,霎時,赤衛隊員們把這架飛機包圍了起來,就這樣繳獲了這架飛機,俘虜了飛行員龍文光。


山溝溝裡沒有飛機場,紅軍就把飛機運到河南新縣縣城--新集。戰士們自己動手在附近河邊的空地上,修建了一個佔地百餘畝的飛機場,同時在湖北黃安(今紅安)、麻城交界的紫雲區,安徽、湖北兩省交界的英山縣金家寨,各修建一個簡易機場,以備“列寧號”起降之用。這幾處機場,可以說是中國共產黨最早建立的航空設施。


七、 遼寧號:中國軍隊第一艘航空母艦


港視文置 I 八一建軍節,細數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


遼寧號的列裝有助於海軍實力的跨越式發展,將不斷增強我們保衛自身的能力。只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保衛我們這麼多年的改革開放成果,更加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我們才能更加安心的搞經濟建設。


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艦”正式交接入列。航母入列,對於提高中國海軍綜合作戰力量現代化水平,增強防衛作戰能力,發展遠海合作與應對非傳統安全威脅能力,有效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共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八、 吉布提基地:第一個海外基地


港視文置 I 八一建軍節,細數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吉布提建立了第一個海外保障基地,這一基地的建設與使用是為更好地履行中方在亞丁灣、索馬里海域護航以及人道主義救援等國際義務,有利於帶動吉布提經濟社會發展,也有利於中方為維護非洲和世界的和平穩定做出新的貢獻。為進一步促進中吉兩軍友好合作,同時也為基地更好地履行保障功能,經中吉雙方協商,建設必要的設施供雙方共同使用。


近百年的歲月,無數次慘烈的戰鬥淬鍊了軍人的意志,塑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魂,軍人是時代的鋼鐵長城。軍人環視四方,凜凜威風,與人民貼心,令敵人敬畏。


港視文置 I 八一建軍節,細數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受命於祖國和人民,忠於黨,不惹事,也不怕事,所向披靡,百戰百勝。現代軍人必將維護中華民族的統一,守衛中國人民的領土完整,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仗劍護航,一定會不負祖國和人民所託,寫就新的燦爛篇章!


紅旗漫卷,錚錚誓言,八一建軍節,讓我們一起向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致敬!


港視文置 I 八一建軍節,細數中國軍史上的八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