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天道》5:從林黛玉到丁元英,隔著一扇打開生活的窗

我以俗人的眼光看

林黛玉,清高敏感,自憐自愛,努力把生活過成悲劇的代表。

丁元英,出則淨土入則凡塵,可自助,可助人,不悲不喜。

他們中間隔著一扇窗,打開,紅塵滾滾;關上,枉自嗟呀!

我看《天道》5:從林黛玉到丁元英,隔著一扇打開生活的窗

林黛玉做為賈府第一美人,第一才女,生得傾城傾國貌,兼有曠世詩才,與寶玉既有木石前緣,又兩小無猜一起長大,如此真愛卻沒能和寶玉結合,讓人扼腕嘆息,尤其看到黛玉的丫鬟扶著寶釵與寶玉拜堂成親,更讓人為黛玉抱屈。

以文學的角度,林黛玉性情最富靈氣,對佛道的感悟,幾乎無人能夠企及,拿丁元英和她放在一起似乎也不可類比,彷彿一個仙子,一個混混。

但為何林黛玉做為老莊文化的代表,做的禪詩,打得機鋒,那麼灑脫,生活中卻任何一點小事,都能讓她心碎,無法從自己的情緒之中走出來,她為何那麼容易被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影響,不能灑脫一點,以至於最後含恨而死呢?

我看《天道》5:從林黛玉到丁元英,隔著一扇打開生活的窗

以前只是從情感從外界原因去同情黛玉,無論從還淚也罷,乃至覺得是寶釵的心機造成的也罷,從沒有真正從她自身思考過悲劇的原因。

現在覺得即便沒有薛寶釵,林黛玉也無法成為賈夫人。

因為按正常的發展,沒有抄家出家這些事情,給賈寶玉選妻,選擇的就是賈府未來的內府的掌門人,需要具備的素質是:賢良淑德,會理財,有管理能力。

這些條件,林黛玉都不具備。

首先古代對女人尤其大戶人家對妻子的要求是賢良淑德,貌美才高都是次要條件,可以納妾彌補。

而賢良淑德,不只是善良,更多的是守婦道,守婦道也不僅僅是不和外面人亂搞,還有許多內容,至於怎樣守,有一些死灰復燃的女德班正在演繹,不合時代不過多論述。

反正這在倡導精神自由,愛情自由,婚姻自由的林黛玉身上是不會有的,這也是紅樓夢在那個時代,讓人感覺思想超前的原因,也是林黛玉的可愛之處。

第二,賈府上上下下那麼龐大的開銷,不說辦省親送葬那麼大的事情,就是一般的日常開銷,沒有精明的理財頭腦與手段都是不行的。林黛玉這中拿到錢都嫌髒的人,該如何應對各類經濟問題呢?

第三,榮、寧二府四百多人,姻親、血親錯綜複雜,再加上奴僕眾多,奴僕的下面還有奴僕,儼然是一個小江湖。有主子間的明爭暗鬥,也有奴僕間的趨炎附勢。很難想象讓林黛玉這樣的女人去管理會怎麼樣?會不會常常被下人氣哭呢?

她的善良敏感柔弱在大多數人眼中可能會覺得她人是好人,但大家跟著她不是一起傷春悲秋的,是要賺錢生活的,即便林黛玉成為賈夫人最終肯定也不會落好。

所以,在賈府那樣的環境下,怎麼可以只是有才情沒財情,只在乎內心情感的人呢?只讓賈寶玉一個人滿意的婚姻是不行的,是需要找一個符合整個家族利益的女人。

我看《天道》5:從林黛玉到丁元英,隔著一扇打開生活的窗

相對的,王熙鳳八面玲瓏狡詐虛偽,私生活上也很混亂,在傳統道德層面不能算是好人,但卻不讓人討厭。為什麼呢?

因為她有手段,有本事,能維護著已經腐爛的賈府照常運轉,換句話說就是能讓大多數人得利,能讓大多數人依靠,那麼就是一個好的主子。

當然人生當是豐富多彩的,花這麼大篇幅說林黛玉,並不是說林黛玉不好,非要把仙女變成世俗的女強人,只是覺得像林黛玉那樣的人,有那麼高的顏值,那麼高的才學,卻鬱鬱寡歡一生,最後淚盡而死,實在可惜。

林黛玉做為文學角色,當然非常經典,但一些女孩如果把自己活成了林黛玉,總是陷入自己的小情緒裡,彷彿全世界都虧欠了自己,悲悲切切一生,那為何不讓自己強大一點,具備應付俗世的能力,幸福快樂的過一生呢?

不然,你的悲劇,除了能獲得一些嘆息和同情,又能得到什麼呢?

有才學的人容易清高,但沉迷於才情本身之外,更要懂得,你能給別人帶來什麼益處呢?

我曾經也犯過這樣的錯誤,對很多事情很多人都不屑於思考,總是要表達自己的孤獨與與眾不同,這對別人來說或許能引發一些情感共鳴與感動,但並沒有對任何人有任何幫助。

當我改變思維,不再沉浸在小我小情緒之中,才彷彿打開了一扇門,世界豁然開朗。

思維方式從關注自身的情緒,轉變為能為別人帶來什麼益處。

我看《天道》5:從林黛玉到丁元英,隔著一扇打開生活的窗

前段時間寫《天道》第一篇,寫了強勢文化屬性與弱勢文化屬性的分界線,在於靠字。

一個人只能靠別人時,不一定活得不好,但就像寵物一樣,我們有時候也會羨慕寵物,覺得自己活得不如富人的一條狗,但你要懂得搖尾巴,懂得順從,還時不時根據主人的命令作個揖,換取主人的賞賜。

這便是弱勢文化屬性的特徵,要找到一個能恩賜自己的主人。

但做寵物是被動的,寵你的主人一旦不在呢?歷史上最悲慘的大概就是戚夫人,劉邦在時戚夫人因為漂亮得到的是寵物般的愛,一旦沒了劉邦的照應,這個寵物就在呂后的手下就變成了人彘,想一下戚夫人最後的境遇,中午的陽光都是流血的。

而如果你具備強勢文化屬性時,那麼更應該思考的是能為別人提供什麼幫助,讓別人靠你時就強了。

生活中也一樣能見到許多寵物般的女孩,單純可愛惹人憐,人特別好,特別善良,但就是讓人感覺太弱了,本質中也有一種林黛玉般的悲劇人格,但千萬不要把自己活成悲劇。

無論弱勢還是強勢,這便是俗世凡塵的生活之道,而林黛玉那種則是從未踏進塵世一般,她太乾淨,不為主,也不為奴,只守著一份感情,因此她將成人之時,便被凡塵所吞噬了,所毀滅了。

我們很難想象,林黛玉變成老媽子的形象,讀者與世人都不允許她那樣變吧。

我看《天道》5:從林黛玉到丁元英,隔著一扇打開生活的窗

在俗世生活中無論男女沒人會是林黛玉,總要應付各種俗務,那麼在做事的時候,多學學丁元英,如何讓事情做得圓滿,會讓自己生活過得好很多。

看丁元英請別人做事時,總能先替別人想很多,讓別人得到好處,事情才會更圓滿。

例如:跟韓楚風打賭,讓韓楚風覺得輸贏都會賺;讓歐陽雪投資,讓歐陽雪覺得自己像撿錢一樣;讓曉明馮世傑劉冰管理日常,就讓他們得到股份都有種成為老總經理的自我滿足;讓農民幹活,也讓農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每一個人都能清晰的知道自己將得到的好處,事情就變得好辦的多。

有很多創業者做事,總是在該談錢的時候談感情,該談感情的時候談原則,公司小小的就樹立了各種規矩,最後反而弄得是眾叛親離。

做為創始人或者老闆你要做成一件事情,你吃苦是應該的,為何要拉到別人和你一起吃苦?就一定要把別人的需求,能給別人帶來什麼,想清楚,並且明確告知。

你不是500強的大企業,可以通過各種規章制度去管理人約束人,在初期所能做的就是感情和利益,給別人以信心,就像歐陽雪常說的:我就信大哥。

試想丁元英不把利益講清楚,就讓歐陽雪拿一百萬當董事長,歐陽雪就是心再大也難以答應吧。

包括自己現在寫文章也是,過去過多的是表現自己的情感孤獨等等,現在儘量想寫出一些真正有感悟,能對別人有些益處的東西。

我看《天道》5:從林黛玉到丁元英,隔著一扇打開生活的窗

當然人生選擇什麼生活都可以,不一定都要學丁元英的成功,但我認為好的生活與壞的生活的分界線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選擇。

就像現在許多人逃離北上廣,如果不是被動的活不下去離開,而是做好了人生規劃,主動地離開,這樣也挺好的。

如同別人都執著於出人頭地的時候,丁元英卻默默的呆在古城,活個自在吧。

從林黛玉到丁元英中間隔著什麼,明白後就像打開一扇窗,這扇窗就是生活!

打開窗前,是隻看到自己獨善其身;打開窗後,還能看到外面的世界,為更多人散發光芒。

前面幾篇《天道》文章:

我看《天道》1: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分界線——靠

我看《天道》2:丁元英身上的靜氣、貴氣、殺氣和痞氣

我看《天道》3:用“見路不走”解讀丁元英的“天道思維”

我看《天道》4:如何讓思維在垂直度與跨界上游刃有餘

關注我,或許能給你帶來些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