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孩子不離婚,一定是錯誤的行為嗎?

小齊和妻子結婚不到兩年,從當初的“你儂我儂”到現在的橫眉冷對、誤會重重,愛情最美好的感覺消磨殆盡。

正當小齊考慮兩個人要不要分開時,妻子懷孕,小齊不得不重新規劃生活。

孩子是男人的“官殺”,此時的小齊有了很強的責任感,面對即將出生的新生命,他堅定的認為:無論如何都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大不了自己受點兒委屈,忍讓妻子一些。

因為小齊知道,離婚會讓孩子缺失安全感,影響自信心,甚至導致將來對戀愛婚姻即兩性關係的看法。

為了孩子不離婚,一定是錯誤的行為嗎?

只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妻子缺乏安全感,也不太會付出愛,只會在他身上不斷索取來尋找存在感。

小齊的忍讓被妻子視為不在乎自己,對小齊各種盤問和挑剔,讓他煩躁不已。

兒子出生後,小齊媽媽過來幫忙照顧,卻加劇了兩人價值觀念的差異,不管是孩子的養育問題,還是和老人的相處方式,兩個人都有很多分歧,爭執不斷。

看著一天天長大,越來越知事兒的兒子,小齊焦慮萬分,本來是想給孩子完整的愛才維繫了婚姻,如今家庭關係越來越擰巴,這樣的成長環境只會給兒子帶來更多的傷害。

“為孩子不離婚是最自私的想法。”小齊說:“勉強維繫婚姻的兩個人若都還自以為是,不做任何調整改變,讓孩子在冷漠的或雞飛狗跳的環境成長,受傷害最大的就是孩子。”

“我是父親,是個大男人,愛孩子更應該為孩子樹立一個榜樣,靠自己的學習和改變調整生活狀態,成為負責任的父親,給孩子更好的成長環境。”小齊下定決心調整自己和妻子相處的言行習慣。

小齊是個庚金,最不怕困難和磨礪,一旦內心篤定改變,自然能扛住“千錘百煉”。

為了改變說話直愣愣的習慣,小齊經常照鏡子反覆練習表達時的眼神、語氣和肢體動作;

妻子“沒事找事”時,小齊不再硬碰硬,而是體會她的委屈;

小齊推掉大部分工作應酬,開始專心在家和妻子一起帶兒子,或一起出去遊玩兒;

嘗試出門和回家都擁抱妻子,並認真說一句“我愛你”是小齊最大的改變,當然也是最難的。但他做到了,從最初的彆扭,到逐漸的習慣,最終自己也離不開這樣的互動方式了,畢竟“乙庚合”也是他骨子裡的需求。

半年多的調整,妻子也有了很多改變,開始展現性格里溫柔的特性,兩個人又能夠心平氣和的交流溝通。

兩人商定,一方生氣,另一方要學會“止語”,給出擁抱和撫摸。雖然剛開始並不是特別順利,但刻意練習的結果便是讓“練習”變成了一種習慣。

兒子今年去了心儀的小學,開學的二十來天狀態很好,與老師同學相處很和諧,還被當選為代理班長。

“看著健康長大的兒子,所有的付出都值了。也就是彆扭了一年多,但收穫的將是我們一家三口持續的幸福。”小齊嘴角上揚:“我媳婦是個小女人,只要能滿足她的需求,還是很好哄的,現在比談戀愛的時候更溫柔可愛。”

為了孩子不離婚,一定是錯誤的行為嗎?

我們不是為孩子而活,但我們不得不為孩子而強大。為人父母,學會自我剋制和修正慣有模式才是一種強大,一種責任的擔當,也是自我認可的過程。

小齊維繫婚姻,看上去是為了孩子,但他從改善夫妻關係著手,最終受益的絕不僅僅只是孩子。

家和萬事興,小齊的事業也在今年迎來了新的發展。

一個朋友說過:“人生就是一場單程之旅,自己選的另一半,即使哭著跪著也要走完。”他並沒有只把這當成一句話,而是成為自己篤定過好這一生的信條。於是,他和自己近五十歲的妻子始終如戀愛一般甜蜜。

“煙花再美,終是瞬間”,愛情也許像流星一樣閃過,剎那之間。

婚後生活,需要的不是愛情,而是愛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在磨礪中鍛鍊和培養。

婚姻需要藉由愛的能力點滴經營。

不要只想用孩子維繫搖搖欲墜的婚姻,那隻會造成更多的傷害。若愛另一半的能力都沒有,又有多少能力去愛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